劉怡辰
(山東省壽光一中2015級高三39班 262700)
對于我們高考生來說,要在高考中獲得更好的成績,必須全面掌握近年來物理高考命題的思路和特征,并且明確高考考試說明對教材各個部分的具體要求,有針對性地備戰(zhàn)高考.
1.將教材作為重要依托.對于命題來說,教材中的主干知識是其重要承載點,同時命題的答案是依托教材的,通過針對性問題將選題素材和教材緊密結合起來,同時對教材中的物理模型進行充分應用,通過對其變形來出題,會使我們產生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當看到答案的時候才恍然大悟.
2.從命題思路的角度來說,主要是對教材進行拓展.充分應用物理教材中已有的模型和場景,并且對其進行拓展,使其作用得到有效發(fā)揮,從全新角度出發(fā)進行認識,使其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3.對于高考命題的內容和形式來說,需要脫離教材,對新材料和新情景進行相應創(chuàng)設和應用,實現該目標,不再局限在教材的具體表述.在命題中,不回避社會熱點問題,并且將最為先進的東西適當融入.對同時代熱點密切聯系的情景材料進行設置,對隱性方式進行充分應用,從而對我們的物理知識掌握程度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進行考查.
目前,各種廣告宣傳和資料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此情況下,不能夠同教材和考試說明相分離,仍舊需要對其做到足夠重視.需要對教材和考試說明中的所有知識點進行復習,并且對其進行有效落實,保證教材知識的條理化和要點化等.與此同時,需要對全新的情境進行設置,由此開展相關探究和感知,從中得到相應結論.在不同知識點和考點之間有著兩個方面的聯系,分別是橫向聯系和縱向聯系,需要對其足夠關注和重視.當對教材內容進行復習的時候,不可以只是弄明白概念,還需要知道原因、相關拓展內容和作用等.我們需要對重要的物理模型進行全面、有效掌握和應用,能夠熟練應用多種定理和公式,在解答相關問題的時候可以對知識點進行有效應用.只有做到這幾點的時候,才能夠在高考中應付自如.
通過知識的梳理,實現知識的結構化、網絡化和系統(tǒng)化.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開展,新課標中的課程內容不斷豐富,同時,其中加入了多個獨特的知識體系,當進行復習的時候,需要對其單獨對待.
其一,在進行第一輪復習的時候,需要將新課標所要求的知識點和結構作為主線,對教材知識體系進行重新組建,保證其系統(tǒng)化和結構化.
其二,當開展第二輪復習的時候,需要對專題復習內容進行明確,主要包括力、電和相關選修內容等模塊.
牢牢抓住知識點,對其知識面進行深化,以點帶線,以線連面,促使點、線、面立體式框架知識結構的形成.
在備考的過程中,只是依靠記憶和思考是無法滿足高考需求的,必須進行做更多的練習題.在練習的過程中,一方面能夠對學生的審題和分析以及運算等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另一方面還能夠對近幾年的高考物理試題進行了解和掌握,并且從中明確高考的出題方法和答題方法.同時,必須避免練習的盲目性,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對時間和速度等進行有效把控.
在每一次訓練之后,都需要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失誤,明白出現失誤的原因,并且及時改正.與此同時,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訓練分析做題的技巧,尤其是選擇題,這種類型的題目是能力、實力和技巧的有效結合,需要對其答題規(guī)律和技巧進行有效掌握,從而在高考中得到高分.
在備戰(zhàn)高考的過程中,良好的心理是至關重要的,其決定著我們能否在高考的考場中盡情發(fā)揮.可以說,高考就是一項心智活動.其一,充滿自信.自信心有其重要來源,主要是自身的功底和對自己的全面了解,以及對高考競爭環(huán)境和要求的了解.其二,對題目進行分析,防止因為非智力因素而失分.在碰到難度較高的題目的時候不要慌張,需要對其進行細致分析和思考.在對待每一道題目的時候,都需要仔細認真,對其中的有效信息進行有效掌握,對無效信息逐一排除.當看到比較容易的題目的時候,切忌得意忘形.其三,當做選擇題的時候,需要對第一印象做到足夠重視,不要輕易修改答案.在不確定的時候,可以少選,這樣還能夠得一半分,有了錯誤的答案是不得分的.其四,在結束考試之后,不要再去想,需要全身心投入到下一場的考試中.對高考進行正確看待,能夠讓我們正常發(fā)揮甚至超水平發(fā)揮,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發(fā)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減輕復習的壓力.
參考文獻:
[1]馬得勝.高三物理復習課課堂合作學習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08):26.
[2]趙健.高三物理復習教學的有效性探究——深度學習的視角[J].物理通報,2017(S1):4-6.
[3]廖燕仁.探究式學習在高三物理復習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33):133-134.
[4]謝禮平.學習考試說明 研究教材 掌握學情 動態(tài)生成——基于一節(jié)高三物理選修模塊復習課案例的思考與實踐[J].湖南中學物理,2013,28(03):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