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告狀行為在小班比較常見,這些告狀行為看上去事小,但是如果處理不好會影響師幼以及同伴之間的關系,也會對孩子的性格和品質造成一定的影響。正確了解和處理幼兒告狀行為,在幼兒園中顯得十分重要。教師不能不當回事,要引起重視。
關鍵詞:幼兒;告狀行為;方法
一、 幼兒告狀行為問題的提出
鏡頭一:小朋友都在認真地玩著橡皮泥,這時謹嫻大叫起來:“金老師,睿睿搶冉冉的橡皮泥了,還把兩個顏色混在一起了?!?/p>
鏡頭二:午餐的時候,孩子們吃飯的速度有些慢,老師提醒讓孩子們吃的快些,并說發(fā)小禮物給吃的快的小朋友,這時玲玲對我說:“老師,我都吃得快,馬上就吃完了,琪琪還有很多?!?/p>
鏡頭三:美術活動中,教師讓畫小朋友,這時浩浩畫好了一個小朋友,于是就在紙的空余處又畫了一個小朋友還給小朋友的衣服涂上了顏色,這時邊上的靜靜舉手告訴我說:“老師,老師浩浩畫了兩個寶寶,還涂顏色?!庇谑俏覍o靜說:“畫好了一個小朋友還可以畫第二個,也可以給小朋友的衣服涂顏色的?!庇谑庆o靜在自己的畫上涂起了顏色。
其實,這樣的告狀還有許多許多,而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愛告狀,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具有不同的動機和目的,其中有積極地,也有消極的。
二、 幼兒告狀行為形成的原因和心理分析
在這個時期的孩子的認識水平很低,而生活經驗也相對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處在初級階段,比較依賴成人。所以,當他們對周圍發(fā)生的事不能夠評價,也不能處理的時候,這個時候成人特別是老師就是他們心目中的權威,他們崇拜老師,也非常在意老師對自己行為的態(tài)度,老師指責的就是不好的,贊許的就是好的,而這就成了孩子們判斷是非曲直、善惡好壞的最高標準了。而當孩子一出現問題或者遇到挫折的時候,告狀的現象就會頻繁地出現了。
帶小班的這學期遇見幼兒告狀的情況很多,而幼兒的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經過長期的觀察記錄和個案分析,我發(fā)現幼兒告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 為了打抱不平或者維護紀律而產生的告狀行為。這種告狀屬于“檢舉揭發(fā)”類告狀。如鏡頭一中的例子,例子中的謹嫻告狀既不是因為自己和他人發(fā)生了糾紛,也不是為了引起教師的注意,而是代替別人來告狀,檢舉其他人的違紀行為。她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在把問題調查清楚后,對敢于指出并制止別人不良行為的幼兒給予表揚,并向大家指出搶別人東西是不對的。
2. 幼兒為了受到別人的關注而產生告狀行為。如鏡頭二中的玲玲的行為就屬于這種。例子中玲玲為了得到老師的注意并希望能夠得到小禮物而進行告狀,這種行為是為了表現自己,通常為了滿足自己的表現欲望,會不分場合。
3. 為了試探老師對某件事情或某一行為的態(tài)度而產生的告狀行為。鏡頭三中,在美術活動中,靜靜在看到浩浩在一個小朋友邊上又畫了一個小朋友還涂了顏色就立刻告狀,實際上就是一種詢問,她希望老師能夠對浩浩的行為作出解釋,當聽到老師說可以再畫一個小朋友和涂顏色的時候,靜靜也進行了涂色。幼兒進行這一類告狀的目的是試探一下老師對某一行為的態(tài)度,然后作為能否進行類似事情的依據。如果老師是允許的,告狀的幼兒就會馬上照著做,遇到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對孩子的積極方面給予肯定,強化他們的積極行為。
4. 為了逃避責任、推卸責任或懼怕老師的批評而產生的告狀行為。由于父母平時的溺愛和嬌慣,從小就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的習慣。如:午飯時欣欣不愛吃香菇就把香菇放在中間的盤子里,過了一會兒就告訴老師別人把香菇扔掉了。當詢問了桌上其他幼兒后,知道是欣欣自己把香菇扔在盤子中的,就問欣欣為什么說謊,結果欣欣卻對我說:“香菇掉在地上了,臟了不好吃?!边@個例子中的告狀時孩子在做錯事情后,尋找各種理由為自己辯解,試圖推卸責任或者逃避懲罰。在這個時候教師要分清楚了,該懲罰、批評的拒不姑息。同時要讓告狀的孩子認識到把責任推卸給別人是不對的。
三、 幼兒告狀行為的處理方法
1. 在孩子告狀時我們教師應該認真地聽取他們的告狀,不管是什么原因,我們都不要用一句話隨便敷衍孩子,老師與家長應該表現出仔細傾聽的態(tài)度,對事情的原委進行分析解決,批評不對的一方,安慰受委屈的孩子。
2. 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觀念,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減少告狀行為。孩子年齡小,很多事情不知道該不該告訴老師,也不自信自己能不能解決。教師是他們行為的引導者,讓他們知道有些小事情自己是可以解決的,老師平時比較忙,有些小事情能干的孩子是可以自己解決的,大家也不喜歡一直為了一點點小事兒告狀的小朋友等等。
3. 老師與家長要了解幼兒告狀的原因。太喜歡告狀的孩子,可能是不自信,也可能是因為他們太過于想要自我表現。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讓孩子處理好自信和自我的關系,這也是幫助幼兒形成良好個性品質的關鍵。
四、 啟示與思考
在小班的這一學期,聽得最多的看得最多的就是孩子們的告狀了,在日常生活和教學活動中幼兒的告狀總會讓我們不能專心做自己的事情,有時感覺真的很煩。但是幼兒的告狀行為在幼兒園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它時刻提醒著我們可能會有危機發(fā)生,所以不能夠輕易地忽視孩子們的告狀行為,而是要尋求最好的解決辦法。在孩子告狀時我們要不厭其煩地聽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就算沒有時間我們也應該對幼兒有一兩句的交代,比如說“我一會兒來找他”或“你把他叫到我這里來”等等,如果我們忽視了這小小的告狀,說不定麻煩就會來了。
幼兒園的工作瑣碎繁雜,但很多事情在幼兒告狀時我們才能發(fā)現,所以要關注他們的告狀行為,了解告狀背后的原因,以便我們更加了解幼兒,認識他們的心理特點,從而采取合適的措施,來促成他們的健康成長。
作者簡介:金祎,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千燈鎮(zhèn)淞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