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東 曲玖燕 彭先啟 郭海巖 崔松濤
(河南牧翔動物藥業(yè)有限公司,河南鄭州 450000)
日常監(jiān)測是預防和控制流行性疫病的重要基礎[1],是養(yǎng)殖戶評估免疫程序合理性、選擇疫苗種類、掌握豬群健康狀態(tài)的重要手段。檢測數(shù)據(jù)可從側面反映豬場的管理水平高低。藍耳?。≒RRS)實驗室檢測方法主要包括抗原檢測和抗體檢測??乖瓩z測包括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和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抗體檢測包括免疫熒光試驗(IFA)、免疫過氧化物酶單層分析法(IPMA)、中和試驗(SVN)和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
由于藍耳病病毒(PRRSV)核衣殼蛋白(N蛋白)不能誘導產生病毒中和抗體,以N蛋白作為主要包被抗原的PRRSV抗體間接ELISA方法檢測結果,并不能反映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故其不適合用于對疫苗免疫效果的評價[2]。盡管N蛋白抗體ELISA檢測結果不能真實反映豬的保護力,但是根據(jù)PRRS ELISA抗體S/P值的離散度結合多次抗體檢測,足以準確判斷豬群藍耳病的感染狀態(tài)及變化趨勢[3]。與其他檢測方法相比,ELISA檢測方法具有操作簡便、易于標準化、快速敏感等優(yōu)點,非常適合大規(guī)模流行病學調查和疫病監(jiān)測。
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作為市場上最早應用的商品化檢測工具,是監(jiān)測PRRS的重要手段。目前,使用ELISA抗體檢測法追蹤并系統(tǒng)研究發(fā)病豬群在前驅期、明顯期及轉歸期等不同疾病發(fā)展階段PRRS抗體S/P值變化規(guī)律的文獻較少。為更全面揭示實際生產中PRRS的抗體變化規(guī)律,本研究跟蹤監(jiān)測了某規(guī)模化豬場藍耳病發(fā)病前驅期、明顯期及轉歸期的抗體S/P值。結合以上數(shù)據(jù),筆者針對PRRSS/P值的變化規(guī)律與豬場生產成績的關系進行了探討研究,期望能夠為我國PRRS的監(jiān)測和防控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和科學依據(jù)。
試驗地點:新鄉(xiāng)德豐養(yǎng)殖場,存欄600頭母豬。采血時間:分別于豬群發(fā)病的前驅期(2016年10月)、明顯期(2016年11月)和轉歸期(2017年3月)隨機選擇母豬并逐頭采集前腔靜脈血5m L,待全血凝固析出血清后,4000 r/m in離心10 m in,取血清置于1.5 m L EP管,4℃環(huán)境存放備用。
RT-PCR法檢測PRRS發(fā)病初期母豬血清抗原,NSP2基因引物[4]F:5’-TGGGCGACAATGTCCCTAAC-3’,R:5’-GCTGAGTATTTTGGGCGTGTG-3’,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PRRS抗體檢測使用進口IDEXX試劑盒。PRRS抗體的有無(陽性/陰性)根據(jù)樣品的S/P值判定。如果S/P值<0.4,樣品應判定為PRRS抗體陰性;如果S/P值≥0.4,樣品應判定為PRRS抗體陽性。
用RT-PCR的方法擴增NSP2基因,目的基因片段涵蓋變異株的基因缺失片段,用于區(qū)分經(jīng)典株和變異株[5]。經(jīng)典株擴增基因片段508 bp,變異株擴增基因片段418 bp。RT-PCR瓊脂糖凝膠電泳顯示,24份血樣中(共25份血樣,其中1份數(shù)據(jù)丟失)共檢測出7份抗原陽性,陽性率29.2%,說明母豬群存在PRRSV野毒感染,且豬群中存在經(jīng)典株和變異株(見圖1),存在病毒血癥的豬群中,變異毒株所占比重較大(占87.5%)。該豬群免疫過經(jīng)典株疫苗,未免疫過高致病株疫苗,表明本次發(fā)病由PRRSV變異株引起,可能與豬場8月份引進的150頭后備母豬有關。
首次抗體檢測結果:母豬采樣25頭,S/P值介于0.29~3.22;第二次抗體檢測結果:母豬采樣16頭,S/P值介于0.18~4.01;第三次抗體檢測結果:母豬采樣28頭,S/P值介于0.45~2.39。從母豬群抗體檢測結果可以明顯看出,豬群發(fā)病前驅期、明顯期和轉歸期PRRS抗體S/P值先升高再下降;其中豬場PRRS穩(wěn)定以后,抗體S/P值低于2.5(見圖2)。
圖1 RT-PCR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
IDEXX PRRS抗體檢測S/P<0.4,PRRS為陰性;S/P≥0.4,PRRS為陽性;當豬群S/P≥2.5的比例大于5%,離散度大于40%時,豬群藍耳病風險較高。抗體檢測結果數(shù)值分布顯示(見表1),發(fā)病初期S/P值平均值為1.40,離散度為63.08%,S/P值≥2.5的比例為16%;發(fā)病高峰期S/P值平均值為1.91,離散度為63%,S/P值≥2.5的比例為31.25%;康復期S/P值平均值為0.84,離散度為45.82%,S/P值≥2.5的比例為0。由3次抗體檢測S/P值的分布可知,發(fā)病初期和高峰期PRRS S/P平均值會逐漸增大,且離散度較高;當96.1%的母豬群PRRS抗體S/P值介于0.4~2.0時,豬群恢復正常。
圖2 母豬連續(xù)3次PRRS抗體檢測結果
從2015年10月份到2016年2月份,豬場育肥豬群相對穩(wěn)定(月死淘率在0.7%以內),母豬群和保育豬群一直很不穩(wěn)定。如表2所示,母豬分娩率從2015年10月份到2016年1月份一直低于豬場的正常生產水平,2月份以后分娩率指標恢復正常;保育豬從2015年10月份到2016年1月份死淘率居高不下,一直遭受副豬嗜血桿菌和腦炎性鏈球菌的困擾,嚴重時仔豬在哺乳期間就出現(xiàn)整窩發(fā)熱、喘氣的現(xiàn)象,直至3月份以后生產恢復正常。
由于豬場之間是否免疫PRRS疫苗及接種疫苗毒株情況不一,且PRRSV ELISA檢測的抗體是非保護性中和抗體,故在通過抗體檢測數(shù)據(jù)判斷豬場PRRS感染狀態(tài)時,不能僅僅依靠單次檢測結果[6](并非S/P值越高越穩(wěn)定),而要結合抗體檢測結果、豬場的疫苗免疫情況和各階段豬群的生產情況。判斷一個豬場PRRS的變化趨勢,需要定期監(jiān)測抗體,并綜合分析。
通過發(fā)病前驅期、明顯期、轉歸期3次抗體S/P值的變化可知,在豬場PRRS由穩(wěn)定到不穩(wěn)定的過程中,抗體S/P平均值會逐漸增大,且抗體離散度較大[7];而在豬場PRRS由不穩(wěn)定到穩(wěn)定的過程中,抗體S/P平均值會逐漸變小,且抗體離散度較小。結合豬場的實際生產情況,當絕大多數(shù)(96.2%)豬群S/P值介于0.4~2.0時,且離散度低于45%時,母豬分娩率達到85%以上,保育豬成活率達到96%以上,豬群藍耳病處于陽性穩(wěn)定狀態(tài)。
表1 母豬連續(xù)3次抗體水平檢測結果分析
表2 豬場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母豬分娩率和保育豬成活率
在中國普遍“藍”的大環(huán)境下[8-10],中小規(guī)模養(yǎng)殖場應該努力做到PRRS陽性穩(wěn)定狀態(tài)。定期檢測各階段豬群的PRRS抗體,有助于掌握PRRS在各階段豬群的循環(huán)情況,監(jiān)控整個豬場PRRS的變化趨勢,便于及時做出決策(淘汰、藥物控制或者疫苗免疫)。及時淘汰S/P值高于2.5且生產成績很差的母豬及8胎以上的母豬,保持合理的種豬胎次結構;在引進后備種豬時,了解后備豬群的PRRS感染狀態(tài),做好疫苗馴化或者淘汰母豬馴化[11],有助于種豬群維持PRRS陽性穩(wěn)定狀態(tài)。對于保育和育肥豬群PRRS階段性發(fā)病問題,可以在豬群發(fā)病前1個月做經(jīng)典株弱毒苗的免疫,有利于維持豬群PRRS陽性穩(wěn)定,減少損失;對于PRRS陽性豬群,減少應激,定期投喂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12-14],有助于維持豬群良好的生產狀態(tài)。
[1]楊漢春.中國養(yǎng)豬行業(yè)主要疫病監(jiān)測預防 [J].獸醫(yī)導刊,2016(21):19-20.
[2]Nelson EA,Christopher-Hennings J,Benfield DA.Serum imm une responses to the p roteins of porcine rep roductive and resp iratory synd rome(PRRS)virus[J].Journal o f Veterinary Diagnostic Investigation,1994,6(4):410-415.
[3]周慶華.規(guī)模豬場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血清學抗體監(jiān)測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
[4]LiB,Fang L,Guo X,et al.Ep idem iology and evolutionary charac teristicso f theporc inerep roductiveandresp iratory synd rom e virus in China between 2006 and 2010[J].Journal of ClinicalMicrobio logy,2011,49(9):3175.
[5]Fang Y,Kim D Y,Ropp S,et a l.Heterogeneity in Nsp2 of European-like porcine rep roductive and resp iratory synd rome viruses iso l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J].Virus Research,2004,100(2):229-235.
[6]康樺華.規(guī)模化種豬場豬藍耳病和豬瘟抗體變化規(guī)律研究及在健康流程管理中的應用[D].廣州:華南農業(yè)大學,2016.
[7]吳靜波,黃健強,南文金,等.粵北地區(qū)規(guī)?;i場藍耳病抗體水平及其與病毒血癥關系的初步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6,43(8):143-150.
[8]侯麗麗,趙鐵柱,遇秀玲,等.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獸醫(yī)學報,2009,29(6):677-682.
[9]郭振華,陳鑫鑫,李睿,等.中國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流行歷史及現(xiàn)狀[J].畜牧獸醫(yī)學報,2018,49(1):1-9.
[10]安同慶.我國類NADC30豬藍耳病的流行現(xiàn)狀 [J].中國豬業(yè),2017,12(11):24-25.
[11]Laura Batista.后備豬馴化在豬藍耳病防控中的作用[J].曲向陽,譯.豬業(yè)科學,2017,34(4):34-35.
[12]曲向陽,李喜煥,姚火春.替米考星防控藍耳病及相關細菌性肺炎的研究進展[J].養(yǎng)豬,2012(2):84-87.
[13]王玉,付寶明,常靖,等.替米考星對豬藍耳病防控的研究進展[J].中國豬業(yè),2017,12(10):53-55.
[14]朱利俊,張錦國,田繼承,等.替米考星對初產母豬藍耳病的效果觀察[J].畜牧獸醫(yī)科學(電子版),2017(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