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老年人容易被“忽悠”買假藥或假保健品,除了對養(yǎng)生保健的高度關(guān)注和注重面子外,還與記憶力有關(guān)。
人的記憶力不是恒久不變的,一般是年齡越大,記憶力越差。到了65歲左右,記憶力的持續(xù)下降過程就會變得非常明顯,這自然會影響到對信息的接收和處理。從信息處理過程來看,記憶分為三個階段:編碼、存儲和回憶。在信息編碼和存儲的過程中,老年人容易受記憶扭曲的影響,把虛假信息當(dāng)成真實信息。就是說,老年人聽到的虛假宣傳越多,就越相信這些宣傳。虛假信息的頻繁出現(xiàn),會使人對這些信息感到很熟悉,并認(rèn)為它們是真的。而年輕人雖然也會受此影響,但他們隨時會提醒自己別忘了信息的虛假性。由于老年人僅注意了頻繁出現(xiàn)的信息,而忘了信息的虛假性,就帶來了信息處理的兩個特點。
一是老年人接受信息時缺乏批判精神,表現(xiàn)為別人說什么就信什么,特別是來自“權(quán)威專家”的聲音。此外,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比較固執(zhí),偏信了這些信息之后,不大容易接受科學(xué)的信息。
二是老年人對信息的處理能力比較差。特別是突然獲取大量新信息的時候,更不善于處理。一些人正是抓住了老年人的這個弱點,進行信息狂轟濫炸,講一些晦澀難懂的專業(yè)知識,片面夸大一些疾病的危害,夸大保健品的作用,讓老年人覺得健康問題嚴(yán)重。
如此說來,老年人容易被“忽悠”,也有生理上的客觀因素存在,所以不用太過自責(zé),重要的是汲取教訓(xùn),避免再上當(dāng)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