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譜云 雷志峰
摘 要 設機插秧10個品種的大區(qū)試驗,通過育秧、機插、作物管理,開展多項調查,從產量、經濟性狀、抗性等多方面綜合分析,篩選出了豐軟占、廣8優(yōu)5號、粵禾絲苗、瀘香145共4個適宜洋縣進一步示范的機插秧新品種。
關鍵詞 水稻;機插秧;品種;產量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6.006
通過機插秧新品種示范比較,綜合考察各個品種的抗性、豐產性,為篩選適應洋縣生產條件的機插優(yōu)質高產穩(wěn)產的新品種提供依據。
1 試驗基本情況
1.1 試驗地點
設在洋縣馬暢鎮(zhèn)留村四組,前茬作物為油菜,地力中上等,肥力均衡。
1.2 試驗品種
10個品種,分別為黃華占(CK)、五山絲苗(CK)、粵美占、三澳占、豐軟占、銀絲選、先豐優(yōu)901、廣8優(yōu)5號、瀘香145、粵禾絲苗。
1.3 試驗設計
采取大區(qū)對比試驗,打破各田塊之間的田埂統(tǒng)一耕耙整地,長度73.9~73.5 m,小區(qū)間留寬60 cm走道。插秧機型為洋馬牌插秧機,插幅1.8 m,6行。
1.4 作物管理
1.4.1育秧
4月18日浸種,21日催芽,23日播種。5月13日,每667 m2秧母田追施尿素5 kg。6月1日普防病蟲一次。機插時秧齡38 d,五葉一心,基本無分蘗。
1.4.2 大田管理
5月30日施肥翻犁后放水耙田整平,6月1日機插,機插規(guī)格30 cm×14 cm,每667 m2插1.58萬穴,每667 m2基本苗6.12萬。6月6日每667 m2追施尿素6 kg,防蟲及化除。6月15日每667 m2追施尿素9 kg。6月27日退水曬田,7月15日復水。7月4日,第一次防治病蟲害,7月23日二次防治病蟲害。
9月20日統(tǒng)一機收,10個品種逐個單收稱量濕重后各取樣2~5 kg,對樣品曬干風凈后計算出含水率含雜率,折算各小區(qū)實產。
2 試驗調查
機插前秧苗素質調查,插后機插質量調查,隨后進行生育期及分蘗動態(tài)大田調查。
9月12日進行理論測產,9月20日調查試驗小區(qū)實產及參試品種抗性。
3 試驗期間天氣因素影響
2017年4—5月上旬,洋縣氣溫較常年稍微偏低,各參試品種秧苗生長較常年有所減緩;在7月12日到8月20日遭遇高溫伏旱天氣,對部分參試品種的幼穗分化,抽穗揚花產生了不利影響。
4 結果及分析
4.1 產量表現
廣8優(yōu)5號每667 m2實產679.18 kg,居第1位;粵禾絲苗每667 m2實產664.29 kg,居第2位;粵美占、瀘香145、豐軟占3個品種每667 m2實產分別為652.91 kg、639.47 kg、638.18 kg,分別居第3、4、5位,均高于兩個對照,具有一定增產優(yōu)勢;先豐優(yōu)901每667 m2產624.48 kg,居第7位,高于對照五山絲苗但低于對照黃華占;三澳占、銀絲選兩個品種的每667 m2產居試驗第9位和末位,見表1。
4.2 經濟性狀
每667 m2有效穗最高的是黃華占,最低的是先豐優(yōu)901;穗最長的是瀘香145,最短的是粵美占;株高在119.85~99.25 cm;穗實粒最高的為粵禾絲苗,最低為黃華占;千粒重最高的為先豐優(yōu)901,最低的為豐軟占。見表2。
4.3 生育進程
先豐901生育期最長,達到155 d,齊穗期最晚,在遭遇中后期低溫時存在“秋封”風險,建議進入空茬田品種試驗,其余參試品種生育期較適宜洋縣農業(yè)氣候條件,見表3。
4.4 抗性比較
各品種未發(fā)生穗頸瘟和稻曲病,但紋枯病均有不同程度發(fā)生,其中銀絲選的百株發(fā)病率為37%,其次為豐軟占和先豐優(yōu)901,病株率為18%、13%,其余品種發(fā)病較輕??沟狗裕髌贩N均未倒伏。
4.5 曬田時指標數據比較
黃華占單株分蘗5.07個,為試驗最高,其次為豐軟占和五山絲苗;收獲時有效穗數最高的是黃華占,為29.38萬穗,其次是為豐軟占和五山絲苗;具體比較情況詳見表4。
5 結論
參試的10個品種中,銀絲選因紋枯病發(fā)病最重,出穗不整齊,理論測產及實產均居試驗末位,表現不佳;先豐優(yōu)901品種始穗、齊穗較其他參試驗品種最晚,不宜參與油菜茬機插秧品種示范;三澳占后期穗層不整齊,脫肥較明顯,產量居試驗第9位,建議繼續(xù)觀察示范;粵美占雖然實測畝產較高,居第3位,但后期表現生長整齊度較差,僅稍好于三澳占,熟色中等,建議繼續(xù)觀察示范;豐軟占、廣8優(yōu)5號、粵禾絲苗、瀘香145實測667 m2產均在600 kg以上,田間長勢好,株型適中,植株健壯、清秀,群體結構合理,可進一步示范推廣。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