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吟詩作畫,閉門讀書,或是兩三同好,“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消遣。把書作為生活的常態(tài),若手頭、桌頭、床頭,總有悅心的書陪伴,將是一生的幸事。
僻巷鄰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澆薤亦同渠。
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
雖然在城市,還得似樵漁。
——唐·于鵠《題鄰居》
與志同道合之人,比鄰而居,蒸梨共用一灶,洗菜共用一池,白天一同去采藥,夜晚燈下共讀。雖然住在市井之中,卻過著漁樵一般的鄉(xiāng)野生活。
無花無酒過清明, 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 曉窗分與讀書燈。
——宋·王禹偁《清明》
無花可觀賞,無酒可飲,這樣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山野僧人,一切都顯得蕭條寂寞。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
——宋·李清照《攤破浣溪沙》
靠在枕上讀書是多么閑適,門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著的,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fēng)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宋·翁森《四時讀書樂·春》
書在左右,或信手閑翻,或傾心細讀,或一笑看過,或反復(fù)品賞,芬芳盈口,滿心余香。從春花讀到秋月,從夜雪初霽讀到朝暉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歲月寂然運行中。心靈因書,時而大慟,時而微喜,時而寒霜徹骨,時而微風(fēng)拂面……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fēng)花柳逐時新。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明·于謙《觀書》
書,是知己好友,在獨酌的時候,它會與你同飲;在孤寂的時候,它會靜坐在你的對面。它是一位平淡的朋友,不喧嘩,不招搖,足以陶冶情操。常讀書的人,錦心繡口,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受到書的熏陶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