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瑋,謝佳偉,賴友君,傅金陽,陽軍生
(1.廣東華隧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廣州 510620; 2.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長沙 410075)
盾構管片背后同步注漿可有效充填盾尾空隙,控制地面下沉、管片上浮等問題,對盾構隧道施工控制起關鍵作用??紤]到同步注漿的注漿成本、工藝、效果等問題,選擇合適的材料和配比顯得尤為重要。
在不同的地層條件下,盾構隧道盾尾注漿需要滿足不同的性能要求,同時,漿液的特性還需要滿足現(xiàn)場設備的要求,因此需要對影響漿液性能的各因素進行深入的試驗研究。根據漿液不同的性質,可將其劃分為惰性漿液和活性漿液。惰性漿液中不含水泥等凝膠物質,強度較低,活性漿液的強度相對較高??紤]到工程的最優(yōu)技術經濟指標,對于特定的地質條件和施工條件需要選擇特定的注漿方案,目前注漿材料發(fā)展迅速,種類龐雜,如何選用合適的材料和配比成為了注漿工藝中的關鍵問題。
廣佛環(huán)城際鐵路陳村2號隧道工程盾構段采用兩臺直徑為8.84 m的土壓平衡盾構機開挖,管片外徑8.5 m,內徑7.7 m,寬1.6 m。盾構穿越地層條件復雜,包括細砂~粉砂層、淤泥~泥巖地層,且多處為復合地層。廣州南站段隧道上覆地層為富水復合地層,地下水位埋深較淺。由于存在盾構直徑大、穿越地層條件復雜、地下水含量豐富等不利因素,使得陳村2號隧道盾構段施工風險大為增加。尤其是盾構穿越的為武廣客運專線高架橋,屬于變形敏感建筑結構物。因此,控制地表沉降成為了本項目的關鍵之處,要求同步注漿漿材具有充填速度快,保水性好,離析率低等性能。另外,漿液在高壓富含水的條件下灌注可能會部分流失,導致漿體出現(xiàn)離析,密度不均勻等問題[1]。
本研究主要探討同步注漿采用的活性單液漿材料配比優(yōu)化的問題,通過優(yōu)化設計的方法,對比不同配比漿液的性能指標,綜合多種因素得到最優(yōu)性能的漿液材料配比,并及時運用到現(xiàn)場同步注漿施工中去,以期對控制地表沉降有一定作用,獲得更高的工程效益,并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經過大量試驗研究及相關資料分析,在富水復合地層盾構快速掘進中,同步注漿要求漿材滿足以下要求[2]:充填性能好,能快速、飽滿地填充盾尾空隙;和易性較好,離析率低,保水性強;初凝時間較短,并可根據需要進行調節(jié);漿液硬化后的體積變化較小,具有較好的不透水性;應有合適的稠度,以便不被泥水稀釋;注漿不堵管,無公害,價格低。本項目的具體技術性能要求見表1。
表1 漿液性能指標
(1)漿液的組成成分。漿液材料主要采用以水泥(華潤散裝水泥,規(guī)格為P.O32.5R)、粉煤灰(珠江電力Ⅱ級粉煤灰)、膨潤土(飛來峰鈣基膨潤土)、細砂(惠州金業(yè)生產的細河沙)和水為原料的可硬性活性漿液,其保水能力強、抗水分散性較好、體積收縮率低。外加劑為康特爾聚羥酸系高效減水劑和昊欣9 mm聚丙烯纖維[3]。
(2)均勻試驗設計。注漿材料單液硬性漿的主要影響因子可分為:膨水比、水膠比、粉灰比、膠砂比。其中膨水比為膨潤土與水的用量之比,水膠比為減水劑與膠凝材料的用量之比,粉灰比為粉煤灰與水泥的用量之比。本次試驗探究各影響因子對漿液性能的影響程度,并據此找出適用于富水復合地層的活性單液漿配合比。傳統(tǒng)正交設計[4]的試驗方法進行各影響因子對比將需要巨大的試驗量,試驗周期長且成本較大,故本研究采用了均勻設計的試驗方法。
均勻試驗設計方法源于數(shù)論方法中的“偽蒙特卡羅方法”,在多因素多水平試驗設計方面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周梅等[6]用均勻試驗設計方法探討了各成分配比對自密實混凝土的性能影響,胡小勇等[7]用均勻試驗的方法揭示了配比參數(shù)對充填料漿及膠結體性能的影響。本方法的原理為將數(shù)據點在高維空間內充分均勻分散,提高數(shù)據的代表性,可以顯著精簡試驗次數(shù),適用于復雜科研課題的研究,為了方便建模和優(yōu)化,通常根據試驗目的僅在重點試驗因素上設置典型試驗。
根據現(xiàn)場已有配比情況取水泥質量范圍在100~180 kg,粉煤灰取值范圍在320~480 kg,膨潤土取值范圍在40~120 kg,砂的取值范圍在650~850 kg,水的取值范圍在300~400 kg,設計了以水泥、粉煤灰、膨潤土、砂、水的含量為基礎的均勻試驗,根據均勻試驗的原理安排15組試驗,即5因素15水平均勻設計,選用U15(55)均勻設計表來安排試驗,具體試驗設計見表2。
表2 各試驗漿液材料配比參數(shù)
為了排除試驗的偶然因素干擾,每組配比同時制作了3個對比試塊,取各參數(shù)平均值進行數(shù)據統(tǒng)計,根據均勻試驗的需求,制作了15組試驗試塊,如圖1所示。
根據上述均勻試驗,得出的試驗結果見表3。
圖1 均勻試驗試塊分組
表3 均勻設計試驗結果
根據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漿液泌水率與水膠比成正比關系,與膠砂比、粉灰比、膨水比則成反比關系。泌水率與膨水比的關系曲線見圖2。
圖2 泌水率與膨水比關系變化曲線
漿液凝結時間與粉灰比成正比關系,與膠砂比成反比關系;當水膠比、膨水比較小,凝結時間與之成反比關系,但變化不明顯,達到一定值后,與之成正比關系,呈非線性變化,具體見圖3和圖4。
圖3 凝結時間與膠砂比關系變化曲線
圖4 凝結時間與膨水比關系變化曲線
在給定的試驗范圍內,漿液流動度隨時間增加而減小,漿液在前2 h內流動度的經時損失較大,在2~8 h內流動度經時損失比較均勻。流動度經時損失性變化曲線如圖5所示。
實際施工中,剛配制的漿液短時間內便明顯降低流動度,并可能殘存于注漿管道中造成堵管,因此,需要根據施工條件適當調整漿液的流動度經時損失性。另外,流動度受水膠比、膠砂比、膨水比影響較大,粉灰比影響則相對較小,流動度與水膠比、粉灰比成正相關的關系,與膠砂比、膨水比成負相關的關系。
漿液中水泥的含量和等級對硬化后的強度影響很大,在相同水泥等級條件下,漿液強度就取決于漿液中水泥的含量,由于粉煤灰的強度很低,當粉灰比增大,水泥的含量相對變小,漿液的強度隨著粉灰比的增大而減小。
圖5 流動度的經時損失性
盾構管片背后同步注漿要求漿液短時間內滿足良好的可泵性,快速充分地填充相應的空隙,具有一定的早期強度,同時達到一定的經濟效益。為了同時滿足以上多個目標的要求,求解得到同步注漿材料的最優(yōu)配合比,需要采用多目標規(guī)劃方法。多目標規(guī)劃方法廣泛運用于將復雜問題量化決策,本次試驗采用Matlab軟件進行優(yōu)化求解。
對于此類任何多目標規(guī)劃問題,都由兩個基本部分組成[9]:
(1)兩個以上的目標函數(shù);
(2)若干個約束條件。
根據每個目標函數(shù)的約束條件,對每個目標函數(shù)先分別假定一個合理的期望值,最終試驗結果應該使每個目標函數(shù)盡可能地接近該期望值,用Matlab優(yōu)化工具使得各級目標的偏差變量達到最小。
可硬性漿液在實際施工中,漿液達到以下要求,即可認為漿液的性能達到最優(yōu)[10]:
(1)漿液的初始稠度應介于9~13 cm;
(2)漿液的初始流動度值應大于25 cm;
(3)漿液4 h后的流動度值應不小于20 cm,8 h后的流動度值不小于16 cm;
(4)漿液泌水率應小于5%;
(5)漿液的1 d強度應大于0.2 MPa;
(6)漿液的28 d強度應大于2.5 MPa。
根據漿液最佳凝結時間,得到目標函數(shù):
min|f凝結時間-8|=125.102-182.38x1-
88.432x1x3+111.207x2x3+6.202x2x4+
實際施工中,每環(huán)的注漿量按方量來計算,本試驗各配比的漿液的密度在2.03~2.16 kg/L,較為接近,因此,本報告將每環(huán)的注漿量近似按照質量計算,得到每1 000 kg漿液各材料組分的質量為(水泥、粉煤灰、膨潤土、砂、水的質量分別用C、F、B、S、W表示)。
考慮優(yōu)化配比后的砂漿成本不高于現(xiàn)場原設計采用砂漿配比的注漿成本。水泥的市場價格為290元/t,密度2.60 g/cm3;粉煤灰244元/t,密度2.40 g/cm3;膨潤土330元/t,密度2.20 g/cm3;砂122元/m3,密度2.50 g/cm3。原設計采用的單液型活性水泥砂漿的成本為123.7元/t,對應的同步注漿材料成本
c成本=
在Matlab中,調用多目標規(guī)劃算法,輸入以上約束條件,得出漿液的優(yōu)化配比見表4。
表4 漿液最優(yōu)配合比
該配比的注漿成本為115.9元/t,相對現(xiàn)場采用的單液型活性水泥砂漿節(jié)省成本7.8元/t。
分別采用優(yōu)化后的配比和現(xiàn)場原設計采用的配合比進行砂漿試驗,以驗證配比優(yōu)化試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試驗結果見表5。
表5 最優(yōu)配合比驗證試驗結果
與現(xiàn)場原設計采用的配合比相比,采用最優(yōu)配合比砂漿的流動度、凝結時間、抗壓強度性能均有明顯改善,泌水率則略有增大,但小于5%?,F(xiàn)場設計配比砂漿的流動度經時損失性較大,無法滿足表1提出的注漿漿液的各項物理性能指標要求,最優(yōu)配比的試驗結果則達到了以上要求。優(yōu)化配比試驗的正確性與有效性獲得了驗證,可為現(xiàn)場應用提供有益參考。
通過上述試驗,得出以下結論。
(1)在漿液的物理性能方面:流動度的經時損失性受含水率影響較大,需要根據施工條件適當調整漿液的流動度經時損失性,盡量做到漿液隨用隨配。漿液泌水率與水膠比成正比關系,與膠砂比、粉灰比、膨水比成反比關系。在一定范圍內,漿液凝結時間與膠砂比成反比,與粉灰比成正比,隨水膠比、膨水比的增大先縮短再增加。
(2)在漿液的力學性能方面,由試驗結果可知,在一定范圍內,漿液的強度與膠砂比成正比,與水膠比、粉灰比成反比。
(3)根據均勻試驗的結果,對于本地區(qū)類似富水復合地層大直徑盾構掘進工況,推薦選用質量比為水泥∶粉煤灰∶黏土∶生石灰∶硫酸∶鈉∶水=1∶2.56∶0.30∶4.90∶2.32的配合比的漿液。
(4)最優(yōu)配合比砂漿的流動度、凝結時間、抗壓強度性能相對于原設計配比砂漿均有明顯改善,可彌補其流動度經時損失性不滿足要求的不足。
參考文獻:
[1]孫立功,金花,龐旭卿,等.廣州地鐵3號線盾構區(qū)間同步注漿施工技術[J].鐵道標準設計,2010(10):125-128.
[2]周智.淺埋砂層中土壓平衡盾構機土倉壓力和同步注漿量與地表沉降的關系淺析[J].鐵道標準設計,2010(S1):125-126.
[3]周少東,林文書,王紅喜,等.高性能同步注漿材料專用外加劑的研制[J].隧道建設,2014(3):205-211.
[4]楊秀竹,王星華,雷金山.正交法在注漿材料優(yōu)化設計中的應用[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4(3):7-9.
[5]王元,方開泰.關于均勻分布與試驗設計(數(shù)論方法)[J].科學通報,1981(2):65-70.
[6]周梅,周鋼,朱涵,等.基于均勻試驗設計的自密實混凝土性能研究[J].硅酸鹽通報,2008(2):285-291.
[7]胡小勇,劉浪,李廣輝,等.基于均勻試驗的礦山充填料漿配比優(yōu)化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5(3):7-12.
[8]孫彩霞,劉濤,萬瑩瑩.降低水泥凈漿流動度經時損失方法的研究[C]∥公路交通與建設論壇論文集,2003.
[9]張士剛.基于Matlab語言的多目標優(yōu)化抗裂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2.
[10] 賀雄飛,王光輝.單液活性同步注漿漿液的配合比試驗[J].隧道建設,2010(1):9-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