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的比重最大。學生的閱讀題失分最多,閱讀理解能力弱,語言表達概括能力弱,這已成了當前我區(qū)小學生的“語文通病”。本文依據小學閱讀教學現狀,提出改進措施,求教于同行。
一、小學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閱讀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一年級有很多孩子還不喜歡讀書,家長也很茫然,從選書到指導孩子讀書都不知所措。三年級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閱讀面太狹窄,還有很大一部分同學沉浸在漫畫書、童話故事中。五六年級有很多孩子已經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喜歡閱讀,但由于升學壓力,家長把孩子的課外時間安排了大量的輔導班,致使孩子沒有時間去閱讀。
老師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閱讀教學局限于教材,忽視了課外作品的閱讀和積累;只重視課文的分析,而忽視課外相關內容的滲透;只重視閱讀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閱讀習慣、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課外閱讀放任自流,沒有系統(tǒng)規(guī)劃。
二、改善閱讀現狀的對策
針對閱讀現狀,作為一名教研員,我通過調查走訪,研究了一些對策。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用課外閱讀開闊閱讀視野,才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1.探索“課內外閱讀銜接”方法。
“課內外閱讀銜接”就是要使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銜接,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強化閱讀期待,深化閱讀感悟,促進閱讀反思,以教材為圓心,以課堂為輻射源,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
2.開展各種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創(chuàng)設課外閱讀的條件和氛圍,加強班級圖書角建設,鼓勵學生將自己讀過的好書帶到班上來和大家分享,交換閱讀。營造濃濃的閱讀環(huán)境。統(tǒng)籌安排,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每周至少開設一節(jié)閱讀課,進行師生共讀,學生交流閱讀書目、閱讀內容、閱讀感受等。通過家長會、班級微信群等多種途徑,廣泛宣傳,讓家長意識到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低年級鼓勵家長每天“親子閱讀”半小時或每天“聆聽閱讀”五分鐘,中高年級每天堅持閱讀半小時。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利用語文課、班會課,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3.挖掘家長、學校、社會多方面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推介活動,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
開展“故事媽媽進課堂”活動。我們邀請家長走進學校,走進課堂,為孩子們分享繪本,發(fā)揮家長的教育作用,激發(fā)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親子閱讀模式在校園的探索,在孩子心中埋下閱讀的種子,定能讓書香浸潤童年的美好時光。
開展“編輯作家進課堂”活動。我們邀請北京一米陽光童書館編輯部主任張漢平老師,來到西飛四小為孩子們分享繪本——埃及大旅行。孩子們遨游在埃及世界,增長見識,拓寬眼界,激發(fā)了閱讀熱情,深深體會到“世界在遠方,世界在書中”!
開展全民閱讀“書香閻良讀書月”活動。我們協(xié)助區(qū)圖書館開展區(qū)讀書月活動,在第九屆“閻良讀書月”全民閱讀活動啟動儀式上,教師談讀書心得,推薦優(yōu)秀書目,為書香之家、悅讀之星頒獎,孩子們誦讀經典,掀起了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
4.引進主題閱讀教學實驗研究,有效促進課內外閱讀的銜接。
主題閱讀教學依托教材的有效拓展,在整合教材選文內容、活動內容、習作主題及豐富的課外課程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全盤考慮的單元整體備課和實施方略。邀請主題閱讀教學主編對全區(qū)老師進行培訓。主題閱讀的引進和探索,讓學生有內容可讀、有方法可依,有效實現課內外閱讀的銜接,實現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課外閱讀不僅是語文課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也是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我們教師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探索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效銜接的途徑,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家長、社會多種資源,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西安市閻良區(qū)教學研究室(教師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