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歷喪妻之痛后的費迪南德,沒有被痛苦打倒,而是選擇用拳擊這種方式來迎接新生。
你在一萬米高空飛行,耳畔引擎嘶鳴、凜冽風聲混雜在一起,又顯得特別安靜。這種安靜,是因為孤獨,周邊的人,陌生人,都各自安睡。周邊發(fā)生的聲音,和你其實沒有什么關系。其實,你根本沒有任何能力,去影響或者改變周邊的聲音,乃至周邊的任何細枝末節(jié)。
只有輾轉反側和浮想聯(lián)翩,是屬于你自己的,其他的你都控制不了。時差和肌體疲憊,讓你更難入睡,或者,你在起飛時缺氧狀態(tài)里一度昏迷,到達高空反倒清醒了過來。機艙里總有的燥熱,由裹挾變?yōu)閴浩?。讓你有些呼吸滯澀?/p>
你絕對孤獨。你甚至會在嘈雜的混聲中,產生萬籟俱寂的奇幻感。這個時候,你最不該去干的事,就是去看《穆赫蘭道》。
這部電影我好幾年前就下載在電腦,拷貝到各種移動終端里,卻一直沒有去看,就像垂名更久的《猜火車》。大衛(wèi)·林奇的代表作,有一次我在《衛(wèi)報》的一個影評榜上,看到2000年之后電影排名,《穆赫蘭道》高居榜首,這讓我更不想隨意觀看。
只有在這種長途飛行,孤獨到不受任何干擾、自己也干擾不了周邊任何時,我才點開了這部電影。
這次飛行,從阿姆斯特丹回北京,之后一周多時間,幾乎每天我都恍惚在穆赫蘭道上。夢境和現(xiàn)實,內心深處的情緒、和樸素生活中的影像,我不知道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我無比欽佩林奇,在最商業(yè)化的環(huán)境里,堅持了用自己反邏輯反線性的方式,講述自己和他人的人生感悟,看似有開頭,其實沒有結尾,而這樣的故事,本身就沒有開頭結尾,生命在延續(xù),但人的情緒和感悟,既不是循環(huán)、也不是馳道,混雜一團。
北島用一句話概括生活,網(wǎng)。而《穆赫蘭道》說的似乎是個體故事,其實觸及的多個個體,每一個都是一張網(wǎng),每張網(wǎng)又彼此交錯甚至籠罩。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所有的本我情緒、連自我都難以察覺的內心感受、貪婪的熱望、扭曲的憤恨,都可能從不易察覺的各種象征、隱喻和暗示里,絲絲蔓蔓盤繞而出。貝蒂和黛安,麗塔和卡米拉,讓人無法分辨夢境和現(xiàn)實。這些故事又是重重疊疊,相互緊扣的。當麗塔和貝蒂,半夜從那間“寂靜”劇場(Club Silencio)回家,打開藍色盒子,回頭貝蒂卻不見人影,鏡頭被深深吸入盒子深處時,萬米高空,包裹著我的只有恐懼。
每個人都有讓自己出逃的方式,都有讓自己躲藏的角落,可你無從逃避自己的莫測內心。《穆赫蘭道》讓人有午夜驚醒、茫然不知所以的無由震撼,這說法我早有耳聞,看過之后,更明白這無章的故事,指向的是你我的內心。
里奧的心在哪里?他為什么會選擇拳擊?無論他有沒有看過《穆赫蘭道》,我都更能理解他的這個決定。你可以讓自己靈魂出竅、讓情緒出逃,但你逃不過自己的內心,你可能也永遠讀不懂自己的內心。喪妻之后的費迪南德,深度的痛苦,不僅是親侶辭世,更是他和三個孩子,至今仍然無法打破溝通隔閡。都沉浸在痛苦中,卻又沒有抱頭痛哭、共同承受磨難的默契。這個已經(jīng)殘破的家庭依然存在,可創(chuàng)傷無法彌補,幸存者哪怕目目相覷,也都不能擺脫坐困愁城的郁悒。
這些復雜的心路歷程,費迪南德在不久前那部紀錄片中有所涉及,可即便能意識到這些問題,即便是親生血脈,水乳交融的溝通,有時候在親人之間反倒更難。于是他決定選擇去做一些不一樣的事,例如拳擊。讓自己的精神能更集中、情緒更加聚集?;蛟S他也能讓孩子們擺脫—下過往的氛圍,找到一處新的關注。
因為我們其實都不知道自己是誰。貝蒂,或者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