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在新課標下,加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不斷提升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我們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總結方式方法,采取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成效的最優(yōu)化。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有效作文教學
一、 引言
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的有效作文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不斷地拓展學生的思維,才能為寫作材料的積累和靈感的激發(fā)奠定基礎。而在此基礎上,應引導學生加強閱讀,這樣才能積累更多的知識,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鍛煉,而且在寫作中還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情感,寫出有血有肉的作文。
二、 積累寫作材料,激發(fā)寫作靈感
為了實施有效作文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注重寫作材料的積累和寫作靈感的激發(f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在觀察中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因為很多學生在作文寫作時往往千篇一律,不僅內容沒有新意,而且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激發(fā)。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社會實際經驗不足,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生活中學會觀察事物和各種現(xiàn)象,這樣才能更好地積累更多的寫作材料,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在新課標下,教師應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才能更好地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而以往的教學往往會導致學生自身的主觀思維難以擴散。因而必須在寫作教學中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打開學生想象之門,這樣在寫作中才能實現(xiàn)思如泉涌、下筆生輝。例如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注重寫作材料的收集,從生活中將作文素材進行收集,既要注重民間故事和諺語以及慣用語和順口溜的收集,又要掌握當?shù)氐娘L土人情,不斷地豐富自身的閱歷和見聞,才能為寫作積累更多的經驗。此外,在實踐活動中拓展學生的眼光,豐富學生的能力,激活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能力,進而將其寫作基礎奠定起來。
三、 強化閱讀訓練,注重知識積累
作文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能力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能力。因而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切實強化閱讀訓練的實施,既要多讀書,又要讀好書,才能更好地積累寫作的素材和經驗,這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并通過閱讀指導不斷地強化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學會掌握其寫作的方式,并采取續(xù)寫、仿寫的方式,強化對其閱讀訓練的同時拓展寫作,進行讀寫結合之后,能增長學生的見識,再通過教師對其的有效引導,實現(xiàn)知識的積累與豐富。
四、 強化師生互動,寫作融入情感
一篇作文中是否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將直接對作文的寫作質量帶來影響。很多作文雖然有著優(yōu)美的語言和豐富的情景與生動的人物描寫,但是在讀起來的時候往往會有一種生硬的感覺,這主要是因為在感情投入上較少,使得其真實感較為缺乏。而有的作文雖然語言平淡,且事件一般,但是其采取真實情感來表達,往往能有一種觸動性的感覺。因而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注重寫作情感的融入,而教師在批改作文時,也需要投入情感,評價的語言要做到真實而又具有情感,加強與學生在情感上的互動,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寫作現(xiàn)狀,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在寫作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因此,一篇文章要感人,如果僅僅只是寫一些宏觀的東西是不夠的,而需要注重一些細節(jié),從而進一步刻畫人物形象,更好地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一是要注意外貌描寫。外貌反映一個人的身份、年齡、職業(yè)、修養(yǎng)等。在描寫人物的外貌時,除了抓住共性的東西外,還要從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出發(fā),抓住個性化的東西。二是要注意語言描寫。一個人的語言談吐,往往反映的是他內心思想情感、精神品質和故事情節(jié)變化的體現(xiàn)。因此,所寫的語言必須是必要的、精煉的、準確的、深刻的,在寫人物的語言對話時,要突出個人特色,要反映情感色彩,而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三是抓住心理描寫。心理描寫可以采用獨白的形式進行表達,也可以通過表情變化來體現(xiàn)。但不論如何寫,都必須為中心服務,為體現(xiàn)主題服務,都必須注重真實性,離開了這一原則,就會脫離實際,而無法引起人們的共鳴。
五、 培養(yǎng)謀篇布局的能力
在解決好寫什么的基礎上,重點要解決好如何寫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的作文教學經驗,認為培養(yǎng)學生謀篇布局能力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所在,主要應提高擬定作文提綱的能力。作文提綱是整個文章布局構建的重要體現(xiàn),是作文思路具體化的主要形式,是決定整個作文的統(tǒng)領性環(huán)節(jié),因此,必須高度重視。
(一) 根據(jù)要求收集素材,選擇素材
作文要求出來后,必須迅速收集素材,然后,根據(jù)需要,緊緊圍繞中心選擇素材,將最能體現(xiàn)文章主題,最有亮點特色新意的材料保留下來,將其他的材料刪掉。如寫《家里的新鮮事》,有以下幾個素材:(1)媽媽不再愛逛街,原來是迷上網購了。(2)奶奶不再喜歡串門,而是組織鄰居經常去敬老院、孤兒院搞愛心活動。(3)爺爺不去打牌了,而是參加了社區(qū)義工,每天堅持去義務執(zhí)勤。這個作文的題眼是“新鮮”,但是暗含的意思是必須要有意義。如果沒有多大的意義,也就缺乏了可寫的價值。因此,通過綜合分析,可以將奶奶或者是爺爺?shù)氖虑樽鳛橹饕录韺?,這樣更能突出主題。
(二) 列出文章的主要結構層次
包括標題、段落結構、開頭結尾、文章主題等。在段落結構中要寫出每段的段意,并標出詳寫和略寫的相關段落。一般可以按照總分總的大框架來布局,當然,也有許多變式,可以靈活采用。要根據(jù)素材內容和主題,來確定表達的順序、手法等。譬如在寫“日出”的有關作文時,一般應該以時間為順序,可以定為日出前-日出中-日出后,將文章的主體分為三個大的段落。其重點應該是日出前和日出中,而日出后則一般只要簡單交代即可。
六、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有效作文教學的途徑較多,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切實注重經驗的總結,引導學生學會積累素材,掌握寫作的技巧,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慧芝.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析[J].中華少年,2016(20):94.
[2]劉暢.關于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析[J].中華少年,2015(29):84-85.
[3]劉申.關于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237.
作者簡介:王紅梅,貴州省六盤水市,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qū)第十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