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梅
摘 要 學齡前時期屬于智力形成最關鍵的階段,如何有效對兒童的智力進行開發(fā),對促進幼兒特長及個性發(fā)展已成為了現代學前素質教育機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多數幼兒園開設了鋼琴教育課程,成為幼兒素質教育的主要力量。但是在此過程中,由于受到年齡、認知程度上的局限,于普通的教學模式相比,幼兒鋼琴教育顯得尤為特殊。筆者基于目前幼兒鋼琴的教學現狀,以學齡前兒童為研究對象,重點闡述在幼兒鋼琴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局限因素,針對因素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 鋼琴教學 幼兒教育 民族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幼兒的素質化和個性化發(fā)展成為了當前學前教育機制中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幼兒鋼琴教育取得較快發(fā)展,但是由于起步和普及較晚,并且地域經濟文化發(fā)展的限制,幼兒鋼琴教育在發(fā)展的同時存在很多問題。本研究通過內蒙古地區(qū)的幼兒鋼琴教育的現狀找出少數民族地區(qū)幼兒鋼琴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探尋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并提出一些解決辦法和建議。
1少數民族地區(qū)幼兒鋼琴教育的現狀探究及影響因素
1.1教師資源的“參差不齊”,教學方式死板,缺乏新意
對于學前教育來說,鋼琴課教學是專業(yè)課程的重要部分。由于學前鋼琴教學教師對于鋼琴教學的認知不足,對鋼琴課程的定位不夠專業(yè),導致教學過程敷衍,直接影響鋼琴課教學的效果。教師是幼兒鋼琴教育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是幼兒鋼琴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引導者,教師素質的改善是提升教學水平的關鍵。由于家長對鋼琴教育的重視程度增強,對鋼琴教學的需求也增多。很多不具備鋼琴教學能力資格的“老師”也紛紛成了兒童學前鋼琴教育的指導者,基本上幼兒得不到正規(guī)、科學的鋼琴指導進而使其對鋼琴的興趣鋼琴之路之后變得艱辛。教師在教授鋼琴時,過于注重鋼琴理論知識的講解,對于實踐方面的薄弱,無法將理論知識有效地轉化到鋼琴演繹方面。當前教師對兒童的鋼琴教育形式相對更多的還是識譜,然后兒童順五線譜自己往下彈并重復。 因為兒童理解能力有限,他們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師的意思,從而導致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1.2幼兒音樂基礎及掌握程度的差異性
兒童對鋼琴基礎知識以及掌握程度在人與人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受天賦、理解能力的發(fā)展等因素的影響,因而對其開展的教學也面臨著挑戰(zhàn)。對于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孩子來說,短時間掌握鋼琴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使非常困難的。學生在鋼琴基礎掌握方面的差異性,致使學前鋼琴教學很難實現既定的目標。被動的接受,干巴巴地說教只會扼殺兒童對學習鋼琴的興趣。如果總是單調枯燥的練習曲或技巧偏難的樂曲,將使孩子很快失去學習的興趣。就很容易出現每要該練琴或者彈奏鋼琴的時候,兒童就會給自己找出很多借口,如不停地上廁所,或者是餓了困了累了,甚至是采用裝病的方式來逃避的行為。
2改善策略
2.1培養(yǎng)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產生興趣的學習,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愛好的學習之中。特別對于心智和心理還未完全成熟的幼兒來說,因此盡管他們的好奇心使得他們短時間內喜歡學習鋼琴,然而如果不能夠對其進行正確的教導和指引,長期如此單調枯燥的練習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對鋼琴的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鋼琴教學之前一定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對這一新鮮事物產生無限的好奇。教師盡量更多的站在學生的思維角度去思考問題,用他們熟悉并且可以接受的方式對其進行指導。因此在教導學生識譜和彈奏的過程中,都可以采取形象的比喻方法,并且給學生準備一些相關的音頻資料,使學生在欣賞美妙的音樂的同時提高對鋼琴學習的興趣。
2.2注重教學因材施教,堅持循序漸進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根據每一名學生的不同資質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給每一名學生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進行鋼琴教學。因為每一名幼兒的的接受能力都有所不同,對于音樂的領悟能力也存在區(qū)別,因此幼兒鋼琴教師有必要了解每個幼兒的不同特點,以此為前提對于接受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來說,教師在課時的安排上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教學指導,加快教學的進度并提高其演奏能力;而對于一些基礎能力差,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適當的減少課堂教學任務。,在鋼琴教學中出現了拔苗助長的現象,這樣不僅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同時還養(yǎng)成了一些演奏上的很難改掉的壞習慣。
2.3采用靈活多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處于幼兒時期的孩子們,還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因此對待事物沒有持久的注意力。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情景交融的教學法使幼兒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看、聽、彈等一些具體的實踐操作,進而感受音樂之中的美妙之處,進而充分理解音樂中的魅力所在。鋼琴的教學中要盡量避免個別輔導,因為處在這樣的一個年齡階段的幼兒時期,更需要的是一種集體的氛圍,因此要通過對學生集體課的輔導,才可以使學生更加享受這個過程,并且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學習會更加有效果。
3結語
通過對內蒙古自治區(qū)幼兒鋼琴教育的相關研究,可看出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幼兒鋼琴教育要取得長足發(fā)展,必須從本地實際出發(fā),結合幼兒自身成長特點及當地的特色,切實以達到鋼琴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為目標,最終讓鋼琴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展現出無可替代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 張越.鋼琴教育對幼兒認知結構完善的影響[J].黃河之聲,2018(507):118.
[2] 孫梅娟.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幼兒鋼琴教育的探究[J].黃河之聲,2018(506):88.
[3] 王倩.怎樣做好幼兒鋼琴教育[J].戲劇之家,2015(0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