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才
大清貪官鄭恒臨刑前,問昔日好友相國陳廷敬處于貪腐成風的官場上會不會貪,陳廷敬堅定地回答:“我若無力除這山中之賊,我必盡力除去心中之賊!”好個除去心中之賊,人活著,就得堅定地不斷地除去心中之賊。所謂“心中之賊”,其實就是貪欲,就是妄想,就是私心雜念。鄭恒在被處死前,雙手高擎著自書的“我本高潔”的條幅,讓觀者扼腕尋味,他本是一位清廉的官員,為什么會墮落為不可赦免的貪官?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沒有堅持除去心中之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們每天都應三省自身,替他人謀事盡心竭力了嗎?與朋友交往誠實守信了嗎?老師傳授的學業(yè)用心研習了嗎?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其實就是除去心中之賊。正因為如此,所以他能見得思義,不該得的就不得。在曾子身上發(fā)生過這么件事:魯國國君見曾子常穿著破舊衣服在地里勞作,就派人對他說,國君見你家境貧寒、生活清苦,要賞給你一塊封地,讓你以其收入來補貼家用。曾子聽了,覺得自己沒有理由該得封地,就婉言拒絕了。魯國國君親自寫了賞給曾子封地的憑證,派人送給曾子。來人還說,不是你要的,是國君送的,你為什么不要呢?曾子還是拒絕接受。
“無功不受祿?!痹訉覜]有作出貢獻,他就覺得自己沒有理由接受封地,接受了,就與道義不合,就會被別人戳脊梁骨。接受了,自己就要聽命于國君,受國君的擺布,自己就失去了自由與獨立,與自己的個性與道德不合。正因為曾子有這些合乎義的好的想法,所以他斷然拒絕接受封地。盧梭認為,現(xiàn)代人物欲旺盛,10歲時被美食點心所誘惑,20歲被異性所誘惑,30歲被名聲所誘惑,40歲被野心和所謂的成功所誘惑。而且,這些誘惑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一增加的?,F(xiàn)代社會讓人心地無法清靜,因為這個年代的物欲旺盛,這種物欲將人的內(nèi)心欲望無限放大,使得人們無休止地為了滿足這放大的欲望不斷地奔波勞作,同時也使物欲、利欲、私欲、貪欲、野心等等心理雜念像垃圾一樣在心里堆放,甚至永不能放在陽光下暴曬,倍增了心理負擔和壓力,給我們帶來無窮的煩惱和苦悶。因此,我們必須像曾子那樣每天都進行反思,堅持對的,糾正錯的。
19世紀50年代中期,甘祖昌將軍放棄高位,自愿回到江西老家蓮花縣當了-名農(nóng)民,龔全珍隨丈夫甘祖昌也來到這里。龔全珍從工作到離休以后,寫了40本日記。她通過寫日記,來勤掃自己的“心地”,來修身養(yǎng)性。在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自己要求極嚴,自律性極強。她常常進行自省、反思,檢點自己的所想所說所做,字里行間無一不是真情流露、襟懷坦蕩。龔全珍在任教期間,-天,她對少數(shù)學生在課堂上不守紀律很惱火,嚴加訓斥,還揚言要開除兩個學生。當晚,她就對自己的這一不良言行進行了自我檢討。她在日記里寫道:“我訓斥學生,原因就是他們沒有聽我的話,維護我的尊嚴?!易钟謷炝藥?,‘我這個壞家伙也是會鉆空子的,什么時間頭腦發(fā)熱,它就冒尖。”龔全珍知錯即改,從此,她愛生如子,對學生循循善誘,對工作兢兢業(yè)業(yè),成了優(yōu)秀教師和模范校長。離休后,她仍然堅持寫日記來自省自律,從而做了大量的善事。樂于除去心中之賊的龔全珍,能極其認真地工作,能堅信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信念,能克己奉公、公而忘私,能樂于助人、大愛無垠。由于龔全珍心靈美麗、道德高尚,她當上了2013年全國道德模范,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贊揚。
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喜怒哀樂,人性決定著人人都有“心中之賊”,人人都要堅持不斷地除去“心中之賊”。陶行知說:“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可見對一個人來說,道德何等重要。大千世界,誘惑多多。人心多變,善惡往往在一念之間。一個人要想禁得住誘惑,要想心不生邪念,就得堅持不斷除去心中之賊。正念有力,雜念自可少之又少,這樣自己才會有個純潔的心靈。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