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傾薈:生于雨水豐沛的東南沿海,在京豢養(yǎng)見識,現(xiàn)又赴臺交換一年,喜動愛玩,不動的時候就會想要打字。
“周周?!?/p>
“我們就在這個微型城市里?!?/p>
已逝的2017年,《你好舊時光》網(wǎng)劇作為青春片中難得的群像片,賺得了許多正青春或緬懷青春的人們的眼淚。這是我最為珍視的小說,作為原著讀者,對影視化后的作品總多覺些瑕疵,但當(dāng)劇中林楊(男主)牽起余周周(女主)的手一起躺在大馬路上,對她說出上面那兩句臺詞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哭得稀里嘩啦的。
余周周一直記得,在《哆啦A夢》他們一起建立微型城市那一集中,有個一閃而過的片段:小男孩躺在大馬路上,大喊“我終于可以自由自在地躺在大馬路上了”。
原著作者八月長安在散文中提到過,在北京的深夜里,她也曾拉著好朋友的手一起躺在大馬路上。網(wǎng)劇里的這一幕則像直接從小說里走了出來,余周周張開雙臂,大聲喊:“我終于可以自由自在地躺在大馬路上了!”
到此,林楊和余周周的故事也到尾聲。
我是在期末考后才看大結(jié)局的。彼時的我坐在床上淚眼汪汪,窗外是臺北的深夜,離臺時間已經(jīng)進(jìn)入個位倒計時,竟然就要來不及道別。
在臺灣的四個多月太過閑散,我四處晃蕩看山看水,看一些書和電影,聽一些講座,為所有相遇的美景,山海日落月亮,破舊的港口城市和及人高的芒草開心過。但有時也窩在宿舍不出門,躺在床上吃喝滋長喪氣。臺北是個慢吞吞又好脾氣的城市,我將自己拋擲到此,在向外尋覓景色和觀點碰觸的同時,也向內(nèi)消耗和叩問自己。它統(tǒng)統(tǒng)看見,統(tǒng)統(tǒng)不言。每一刻都在流逝,意義生于后來的詮釋,在當(dāng)下,它馬上流逝,甚至來不及感受。
這里,就是我的微型城市,我在心里說告別。
交換生的手續(xù)嚴(yán)格而繁瑣,入臺證上早早規(guī)定了我們的離臺日期,只能提前不能延遲。期末結(jié)束得早,我買了提前一周回家的機票。做提前離開的決定時心情很是沮喪,覺得自己是個被裝滿的瓶子,但真正到了要走的時候,卻覺得道別太難。
動畫片里只會播放小男孩躺在馬路上的片段,但不會告訴我們他會怎么爬起。
沒人教我告別,我舍不得我的微型城市。
在臺北的最后一晚,我和三個舍友一起去學(xué)校附近的KTV唱歌和吃飯。沿路一起哼起奇怪的歌來,看到路燈下四人并排的影子都覺得開心,嘻嘻哈哈地擺姿勢和對著影子拍照。路過一家叫貓茶町的甜品店,我買了根烏龍茶霜淇淋走在前頭,路燈昏黃,扭頭看她們?nèi)齻€一步步向我走來,覺得每一步,都在踏向明日,和注定的告別。
唱完歌的時候已經(jīng)要零點了,我們細(xì)細(xì)碎碎地說了很多話,話語和笑聲全飄散在風(fēng)中。歸途中經(jīng)過一個路口,在破舊的巷道中間,抬頭是昏黃的路燈和參差的電線,辨不清紅綠燈的顏色,剛好沒有車。這里,就是我的微型城市。我心下一動,跳到前面,沖舍友們說“我想躺在馬路上!”然后就直接躺下去了,整個人呈大字型,閉上眼感受真切而踏實的地面,有些涼。
接著,我像動畫片里的小男孩,像余周周一樣,喊了出來:“我終于可以自由自在地躺在馬路上了!”
舍友們圍在我身邊,我在心里小聲地說再見。
臺北的地面,再見呀。我的微型城市,再見呀。
是一個想哭的時刻。我很慶幸自己是最先走的人,最早說告別,被允許做奇怪的事情,還可以觍著臉要來朋友們的不舍,和一些奢侈的儀式感。
“終于可以自由自在地躺在大馬路上了”,在我的微型城市里,我曾這樣喊。
“曾”。此刻,我已飛離島嶼。晃蕩和閑散的時日也將離我遠(yuǎn)去,但我想,此后的許多個時刻,我的微型城市都會悄悄出現(xiàn),或者在文字中,或者在入夢前。
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這樣的一個時刻吧,發(fā)現(xiàn)自己的微型城市。而微型城市里的你,是自由自在的,是被愛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