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福生
摘 要:大姜又成為生姜,它不僅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還有非常重要的藥用價值。因為大姜的應用廣泛,常年受到人們的喜愛。近幾年,大姜的價格不斷攀升,種植生姜的經(jīng)濟效益十分樂觀。本文根據(jù)山東大姜的種植經(jīng)驗,總結并闡述了大姜的種植技術,根據(jù)常見病蟲害問題,分析了大姜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辦法。
關鍵詞:大姜;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山東大姜是國內生姜行業(yè)里最有價值的生姜品牌。大姜作為較為高產(chǎn)的農作物,除了辣味足之外,還具有適應性強,管理方便,易儲存等特點。使用功能、經(jīng)濟效益都十分可觀的大姜在種植與病蟲害的防止方面十分講究方法。
一、大姜種植技術分析
1.科學選地,合理輪作
大姜適宜在溫暖濕潤的氣候下生長。如果在干旱的環(huán)境下或遇到陽光直射的情況,姜葉極易枯萎。所以在選擇種植大姜的地塊時,應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質土壤。不要因為大姜喜潮濕就選用過粘或地勢低洼易積水的土地,這種土地易引起姜腐病,嚴重危害生姜產(chǎn)值,且姜腐病的病菌十分頑固,可在土壤里存活2年以上,因此,大姜不能重茬連作,必須采用輪作換茬的方法。
2.整地施肥,培養(yǎng)土壤
選好可培育大姜的土地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整地培土的環(huán)節(jié)。姜的根系不夠發(fā)達,需要選種在方便排灌,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優(yōu)秀土壤上。對于選中的地塊,首先要將土壤深翻20-30cm,再進行反復耕耙,將地塊整體耙細。后起壟施肥,每662cm需要優(yōu)質腐熟農家肥1500kg。播種前30天開始整地施肥。
3.精選姜種,呵護催芽
大姜品種的選擇我們可以根據(jù)當?shù)氐淖匀磺闆r、種植習慣,選擇優(yōu)質、品行好、抗病蟲害性能高且高產(chǎn)的品種。山東的安丘大姜和萊蕪大姜也可以作為優(yōu)秀候選品種,其株高80-90cm,在生姜品種里生長優(yōu)勢強,莖稈粗,分枝少,姜球肥大,節(jié)少,纖維少,外形美觀且產(chǎn)量高。選種時可以堅持“自繁自用”的選種原則,這樣培育出的大姜品質好,賣相好。選種時要嚴格剔除受澇、受凍、腐爛或遭受過病蟲害的姜塊。在選好種后,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30min左右,在日均氣溫10℃以上的天氣進行晾曬2-3天,充分促進養(yǎng)分的分解,就可以進行催芽了。將精選的姜種攤放在火炕或類似火炕的地方,一層麥穰一層姜種的鋪好,一般擺5層,使姜的溫度一直保持在20-30℃,3天后蓋上一層透氣性好的東西,15天之后加溫到25-27℃,觀察姜芽長到10mm時,將溫度降至22-25℃,帶到姜芽長至10-15mm長,5-10mm粗的時候,就可以播種了。
4.合理密植,適時播種
合理密植是能夠發(fā)揮增產(chǎn)增收優(yōu)勢的重要途徑。大姜莖稈挺立,很適合密植,因此,在能保證大姜健康生長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密植,從而獲得高效高產(chǎn)的客觀效果。大姜的最佳播種時間應該選擇在春季,大概3、4月份,氣候適宜的還可以選擇在秋季的9-11月進行播種。播種大姜時,首先要順著溝渠澆足水,將姜種掰成小種塊,確保每個種塊上都要留有一個壯芽,下芽是盡量保證種植深度在8-10cm,沒18-20cm種植一株。下種時姜芽垂立,盡量使姜芽都在同一直線上,最后覆蓋4cm左右的土壤,還可以在播種后用稻草覆蓋,防止陽光暴曬、水分大量蒸發(fā)等問題的發(fā)生,且能有效的保證土壤的濕潤,加速出苗速度。
二、大姜病蟲害的防治
1.姜瘟病
姜瘟病初期癥狀表現(xiàn)為莖葉枯萎,隨后慢慢變黃、萎縮,在姜苗的根部可以看到明顯的水漬狀。在接近根部的部位橫切面會呈現(xiàn)黑色并有乳白色的粘液滲出。隨后整株姜苗逐漸枯萎并伴有腐爛發(fā)臭的現(xiàn)象。姜瘟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如果不及時進行防治,就會涉及到其他將抗姜苗。且姜瘟病是一種細菌性植物疾病,主要通過土壤、水和姜本身進行傳播。所以必須及時對姜瘟病進行防治,及時清除已患病的姜苗,并對發(fā)病土壤灌注5%的石灰水或者0.2%的硫酸銅進行消毒。在重新培育大姜時,不能選用重茬土壤進行栽培。
2.姜炭疽病
姜炭疽病可以算是植物疾病中最常見的病害了。發(fā)病初期時,葉片上會出現(xiàn)針頭大小的斑點狀,周圍有黃色暈。隨后病菌會從葉尖蔓延至葉緣,病斑會擴大到形成不同形狀的深褐色或灰白色斑塊,常見為數(shù)個斑塊連成一個大的病斑,最終葉片干枯。遇到環(huán)境潮濕的情況,病斑表面衍生出小黑點。炭疽病菌會殘留于土壤之中,通過雨水和昆蟲進行傳播。所以,要及時清除病株,防止病菌通過雨水和昆蟲傳播給健康植株。其次是清溝排漬,合理施肥。如若發(fā)現(xiàn)病株,在發(fā)病初期可在每667m2上噴灑24.6-33.6g的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200-300g50%硫懸浮劑,每隔10-15天一次,連續(xù)噴灑2-3次即可。
3.姜腐病
姜腐病也是一種細菌性病害。發(fā)病時是由植株表面慢慢向其中心位置蔓延,最后導致大姜枯萎壞死。如若有姜苗發(fā)現(xiàn)姜腐病癥狀,必須及時清除,并對土壤進行消毒,且不能重茬使用種植過發(fā)病的植株的土壤,姜腐病的細菌十分頑固,可在土壤中存留兩年以上,所以預防姜腐病十分重要。而對土壤清溝排漬,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進行施肥,可有效的防治姜腐病。
4.病蟲害
生姜的蟲害主要表現(xiàn)為姜螟。姜螟幼蟲會蛀食姜苗,輕則葉片呈現(xiàn)枯黃狀態(tài),重則姜苗全株死亡。在發(fā)現(xiàn)姜螟是就要及時消滅,無論是姜螟成蟲還是幼蟲,用藥清除是最好的辦法。姜螟幼蟲在會在5月份開始為禍姜苗,到7-8月的時候最為猖狂,在姜螟幼蟲低齡期用藥最為合適,可以使用50g的除蟲菊酯類農藥兌300-400kg的水噴殺或者是50g的20%速殺滅丁乳油兌400kg水傍晚時噴在姜苗葉心,藥在最后流到植株莖部就可以全部殺死姜螟幼蟲了。所以要及時對姜螟進行防治,保護姜苗。
三、結語
預防是解決生姜病蟲害問題的主要手段,進而采用防治結合的方法。通過物理、藥理、生物防治,以及科學的采用化學手段進行防治,再加上科學的種植技術,一定可以生產(chǎn)出品質無憂、安全可靠的生姜,推動增產(chǎn)增收。
參考文獻:
[1]龐見平.生姜無公害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中國農業(yè)信息,2016(15):118.
[2]李奎亮,趙俊峰.生姜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種業(yè)導刊,2013(01):32-34.
[3]劉文孝,賀方全,曹春雷.無公害大姜高產(chǎn)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2,18(08):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