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鈺
(河北大午農牧集團種禽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0)
受精率和孵化率是衡量種雞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標,也直接影響著種雞場的經濟效益。前人在研究影響種蛋受精率的因素方面更多的關注種公雞的精液質量,對母雞本身的遺傳體質導致的精子在母雞體內存活時間不同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對不同家系的母雞進行相同條件的輸精試驗,探索遺傳因素對母雞輸精之后受精蛋維持時間的影響進行研究,確定大午金鳳種雞適宜的輸精間隔時間,期望可以找到影響精子在母雞體內存活時間及受精能力的遺傳因素,通過遺傳選育的手段來延長種雞群體的輸精間隔時間。
1.1 試驗地點和試驗雞群 試驗地點:河北大午農牧集團種禽有限公司千畝園種雞基地,三場10棟大午金鳳父母代母雞和種公雞。
選擇分別來自30個家系中的父母代母雞150只,每個家系5只母雞,均為全同胞;公雞選擇雄性特征明顯、精液質量較好的種公雞6只,公母雞均單籠飼養(yǎng)。被選試驗雞除籠位不同外,其它飼養(yǎng)條件完全一致,自由采食、飲水。
1.2 試驗時間 試驗時間為17d,即2016年6月9號~2016年6月25號,輸精兩天,從第3天開始收集種蛋并當天入孵,連續(xù)收集至第15天。
1.3 試驗方法 采集公雞精液適量,連續(xù)兩天(2017年6月9日-10日)用混合精液給每只試驗母雞進行人工授精。第1天從1~30號家系依次進行輸精,第2天從30~1號家系依次進行輸精。連續(xù)輸精2d,每只雞每次輸精0.025ml,輸精深度為1.5~3.0cm。兩次輸精后,從第3天開始(2017年6月11日)一直到第15天,每天分別收集母雞所產的蛋120只,種蛋上需寫明家系號、母雞籠號及產蛋日期等信息,當天收集的種蛋及時入孵。孵化后第5天進行照蛋,確定受精率。記錄3~15d入孵種蛋的受精情況,記錄個體及家系。根據記錄確定每個家系產最后一個受精蛋的天數及個體,并據此來尋找不同家系間受精率的不同。實驗操作方案見表1。
表1 具體試驗操作方案
2.1 種蛋受精率隨時間延長的變化趨勢 見圖1所示。
圖1 種蛋受精率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從圖1可以看出,大午金鳳的種蛋受精率隨時間的增加有明顯的變化趨勢,輸精之后第2天可達到最高受精率,并可維持2~3d,之后緩慢下降,95%以上的受精率可維持6d,雞群從輸精之后的第1天到第9天,受精率呈現(xiàn)先上升后緩慢下降的趨勢,但都穩(wěn)定維持在90%以上,最高可達100%。從第10天開始受精率急速下降,第15天時已降至50%以下。前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在同一輸精間隔期間,不同品種品系間的受精率存在差異。母雞一次輸精后,前9d內都能使種蛋保持較理想的受精率,第10天以后種蛋受精率迅速下降。這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一致。
綜上,從維持較高受精率方面來說,大部分研究結果認為雞群最適宜的輸精間隔為3~5d,間隔3d的受精率與間隔5d差異不大,同時考慮到人工授精的勞動強度和對雞群的應激方面,普遍認為間隔5d最為適宜。但本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大午金鳳種母雞來說,一次輸精之后,95%以上的受精率可維持6d,間隔6~8d輸精一次,大午金鳳種雞的平均受精率可維持在94%~97%之間,仍可以獲得良好的受精效果,同時可降低輸精的人工成本和勞動強度,并減少因輸精操作對種雞群的造成應激。因此,大午金鳳種雞推薦輸精間隔為6~8d。
2.2 不同家系母雞的受精率隨時間的變化 本實驗以30個家系、150只母雞為對象,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母雞個體和家系,其輸精之后同時間段內的種蛋受精率具有顯著差異,輸精后前9d內最高受精率的家系比最低受精率的家系高出22個百分點,之后6d的平均受精率差異則更為顯著。通常情況下,前期種蛋受精率高的家系,后期的種蛋受精率也更高。這說明了由于遺傳體質的不同,受精的難易程度不同,并且不同家系的母雞輸精之后受精蛋的維持時間具有顯著差異,這是由于精子在其體內的存活時間不同。之前也有報道稱,在生產中曾發(fā)現(xiàn)一些母鴨的生殖器官既無炎癥、體況也無過肥過瘦等異常,而所產的種蛋受精率卻極低,這大概是由于遺傳或生理性原因。這也說明母雞個體本身的受精率與其遺傳體質有很大關系,這一發(fā)現(xiàn)有助于我們在選種時,酌情選留輸精之后種蛋受精維持時間更長家系和個體,為進一步延長種雞群的輸精間隔奠定基礎,減少飼養(yǎng)員的輸精時間人工成本。
表2 不同家系輸精后前9d和后6d的受精率變化
一般來講,產蛋率高的母雞群體,其種蛋受精率、孵化率等均高于同條件下產蛋率較低的群體,這可能與母雞群體的健康狀態(tài)有關,群體的健康狀態(tài)越佳,其體質、生產成績也會越好,從而導致種蛋合格率、受精率、孵化率等均高于健康狀態(tài)不佳的雞群。
綜合考慮勞動量、人工成本和受精率維持時間,大午金鳳父母代種雞的推薦輸精間隔時間為6~8d。同時該實驗也證明我們可以通過遺傳選擇的手段來逐步提高純系母雞一次輸精后受精蛋的維持時間,從而進一步延長種雞群的輸精間隔。
參考文獻:
1.賈恩施.2017.雞種蛋受精率的影響因素及提高措施.現(xiàn)代畜牧科技,(5)59.
2.劉小輝,李祥龍,周榮艷,等.2015.壩上長尾雞主產區(qū)種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的差異分析.畜牧科學,(11)98-100.
3.陳震.2004.影響鴨人工授精效果的原因及對策.中國禽業(yè)導刊.21(9)25-26.
4.李建民,王玉海,陳國勝.2001.不同輸精時間和輸精間隔對嶺南黃雞受精率的影響.河南農業(yè)科學,(5)35~36.
5.沈東,陶秀利.2000.種蛋受精率與受精蛋孵化率的相關性討論.上海畜牧獸醫(yī)通訊,(2)38.
6.孫占田,劉志敏.1997.不同輸精間隔時間對產蛋后期的種蛋受精率及孵化率的影響,(5)7.
7.陳偉光.1996.季節(jié)對羅曼蛋雞周勁旅和孵化率的影響.中國家禽,(1)11-13.
8.王云霞.1992.不同輸精量和輸精時間間隔對種蛋雞受精率的影響.黑龍江畜較獸醫(yī),(10)8-9.
9.羅義春,毛金根.1991.母雞的輸精間隔和輸精量對受精率影響的觀察.江西畜收獸醫(yī)雜志,10(3)57-58.
10.許懷讓,謝承光,陳杰,等.1984.母雞的輸精頻率和輸精量對受精率影響的研究.上海農學院學報,(2)1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