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談墓志考辨之方法

2018-05-14 11:23麥?zhǔn)缳t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8年6期
關(guān)鍵詞:墓志方法

麥?zhǔn)缳t

摘 要:墓志是文博工作者常用的文獻(xiàn)資料,雖為第一手資料,但需慎重對待,辨之考之。文章結(jié)合工作實(shí)踐,介紹四種常用的方法,即從封贈辨別墓主的身份,以天干地支紀(jì)年法推斷時間,以撰文者生平推斷立碑時間,以文獻(xiàn)、實(shí)物考辨墓主生平。

關(guān)鍵詞:墓志;考辨;方法

1 廣義的墓碑與墓志

廣義的墓碑,是指為紀(jì)念死者,贊頌其功德,并標(biāo)識墓地而立于墳塋墓道的石碑[1]。若從狹義而論,它們則因形制、位置、內(nèi)容的不同而名稱各異。

墓碑(狹義),即立于墓前地上,較為簡潔地記錄墓主姓名、官階品級、生卒壽年、入葬情況。

墓表,又稱“阡表”或“靈表”,其作用猶如墓碑,立于墓道,表彰死者。

神道碑銘,立于墓道,漢代已出現(xiàn),初時碑文較為簡單,一般只稱“某帝或某官神道之碑”,后來紀(jì)事漸趨詳細(xì),成為人物傳記的一種變體。

墓志和墓志銘皆埋于地下,較為詳細(xì)地記錄墓主姓名、生平事跡、官階履歷、世系旁支等。兩者相比,前者通常有“志”無“銘”,后者有“志”有“銘”,所謂“銘”即為銘辭,通常為韻文體,三言、四言、五言不等,以“銘曰”“頌曰”“詞曰”等為發(fā)端。

墓蓋,又稱“志蓋”,是覆蓋于墓志之上的方形石頭,用于保護(hù)墓銘,且大都簡短地刻有墓主的姓氏、官爵等,有代替碑額的功用,如松雪鐘公墓的墓蓋(圖1)。

壙志和壙志銘,皆埋于墓穴中,其作用等同于墓志和墓志銘,如“贈中憲大夫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羅公壙志銘”(圖2)。

綜上所述,雖墓碑、墓表等名稱有別,但就內(nèi)容和作用而言,實(shí)則大同小異,甚至有“異名同物”一說,皆是記錄墓主的生平(含姓名、籍貫、履歷、官階、生卒)、子孫世系及安葬情況等。因此,以下行文除特別說明外,均以廣義論之,實(shí)物本體稱為“墓碑”,文字內(nèi)容稱為“墓志”。因此,對于地方歷史尤其是歷史人物研究而言,墓志是十分難得的第一手資料。然而,墓碑為紀(jì)念逝者,一般褒美贊頌,恐有言辭失真;或年深日久,歷代重修,傳聞訛異,在所難免;或風(fēng)雨侵蝕,人為破壞,文字漫漶,信息不全。所以,若使用墓志作為文獻(xiàn)資料,須慎重對待,辨之考之。筆者不惴淺陋,結(jié)合東莞市博物館所藏墓碑,加之工作中的實(shí)踐所獲,舉例淺談墓志考辨之法。

2 考辨之法

2.1 從封贈辨別墓主的身份

古時封贈,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考滿封贈,即官吏擔(dān)任某職到一定年限,且順利通過考核后,可陳乞朝廷賜予其父母、妻室或祖父母官職或封號。生者稱為“封”,逝者稱為“贈”,五品以上為誥命,六品以下為敕命,相應(yīng)待遇按當(dāng)朝典章制度執(zhí)行。第二種為特例封贈,即朝廷遇重要慶典或?yàn)榘龘P(yáng)臣子忠烈、勞績而對其父祖、妻室封贈。

封贈為榮耀家族之事,故墓碑上常對此重點(diǎn)突出。東莞市博物館藏有“大明處士云隱盧公孺人何氏墓(立于明代,具體時間不詳,圖3)”“大明處士十三盧公孺人林氏墓(立于明代天順年間,圖4)”“明訥庵何公安人袁氏墓(立于清光緒年間,圖5)”“訥庵處士何公墓志銘(立于明代初期,圖6)”等碑。其中所謂“孺人”“安人”是命婦封號,按明制,“凡文職官員應(yīng)得封贈者,正、從一品曾祖母、祖母、母、妻各封贈夫人,后稱一品夫人;正、從二品祖母、母、妻各封贈夫人;正、從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贈淑人;正、從四品母、妻各封贈恭人;正、從五品母、妻各封贈宜人;正、從六品母、妻各封贈安人,正、從七品母、妻各封贈孺人”[2]。武職有功者,與文職官員類似,封贈止于六品,無“孺人”一級。而所謂“處士”,即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既然其夫不曾入仕,其妻又何來命婦封號?或逆向推之,若女子獲封贈,除特殊情況外,多因其夫或其子孫榮及而得,豈有夫妻不同時受賞之理?此乃問題之所在也。

事實(shí)上,上述并非孤例,在明代陳璉(1369—1454)所著《琴軒集》(含《陳璉詩文輯佚》)[3]中有36篇為“處士”或其他不曾入仕者所撰碑傳文(含壙志、墓志銘、墓表),亦有數(shù)處將非命婦稱為“安人”“孺人”,詳見表1。

對于此種現(xiàn)象,明人邵寶在《陸光遠(yuǎn)妻成氏墓志銘》中明確指出:“近世士庶人之妻之卒,多以孺人稱于銘志,而江之南尤盛。國典命婦封號自一品夫人至孺人,凡七。稱孺人者,蓋取初命之虛名,以崇死者?!盵4]又據(jù)民國時期的《東莞縣志》所載“俗不論士庶之家,婦人墓碑皆書孺人”。此條下按語引用《朱子語類》卷九十:“無爵曰‘府君‘夫人,漢人碑已有,只是尊神之辭。”并由此推論“墓碑稱孺人亦未為過也”[5]。由此可見一斑,雖封贈有制,但事實(shí)上的執(zhí)行并不十分嚴(yán)格,因此墓志中提及封號者不一定是真正的命婦,必須細(xì)察內(nèi)容。

另外,就明朝體制而言,作為官宦妻母之女子,能否獲得封贈或封贈待遇如何,另有身份條件限制。為妻者,“以禮聘良好女為妻,許受封贈。應(yīng)封正妻者,止封正妻一人;正妻未封而歿,繼室當(dāng)封者,正妻亦得追封。凡繼室止封一人”[6]。即使有特例,亦只能封一個在世之妻。為母者,嫡母無論生前死后必能得到封贈,可依夫官或子官,兩者取其高;生母則要在先亡或嫡母不存的情況下才可依子官獲封贈。母未受封時,妻不得封。簡而言之,封贈方面母優(yōu)于妻,嫡母優(yōu)于生母,正妻優(yōu)于側(cè)室。

綜上所述,命婦的封贈與品官的任職、功勞及考績情況息息相關(guān),先后多次獲封贈者頗為常見,故判斷其身份時不能忽略其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其丈夫或子孫的履歷情況以及立碑時間等。

2.2 以天干地支紀(jì)年法推斷時間

天干地支紀(jì)年法即以天干、地支組合成六十個計(jì)時序號,作為紀(jì)年之名稱,每六十年輪回一次。古人紀(jì)年,常以皇帝年號與當(dāng)年干支合記。如公元202年,可記作“建安壬午”或“建安七年壬午”。因天干地支紀(jì)年法與皇帝年號紀(jì)年之間有一定對應(yīng)關(guān)系,所以在推斷時間方面有妙用。

“訥庵處士何公墓志銘”(圖6)是一殘碑,已裂損成四塊,墓志銘中提及“公生于元壬辰歲十一月十三日,大明(缺)子四月一日以疾卒,享年六十有九……是年十二月十五日葬(缺)丙向之原”,落款為“大(缺)十八年庚子十二月十五(缺)孫尚、尚□、尚智、尚綱立石”[7]。由此大致可知,墓主何公生于元朝壬辰年,而終元一代,壬辰年有二,一為世祖九年(1292),一為至正十二年(1352),一時難以確定。而“大明(缺)子四月一日以疾卒,享年六十有九”這一條告知了重要信息,元世祖九年(1292)距離明朝建立之年(1368)有七十余年,顯然與墓主壽年不符。因此,可確定其生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十一月十三日,其后再推測其卒年。享年六十九,若按實(shí)齡,則卒年應(yīng)為明永樂十九年(1421);若按虛齡,則卒年應(yīng)為明永樂十八年(1420)。而古人計(jì)年齡,多算虛齡,因而后者可能性更大。且按行文體例,“大明(缺)子四月一日以疾卒”一句中,“子”字應(yīng)與時間相關(guān),而天干地支紀(jì)年法中,永樂十八年即庚子年,永樂十九年即辛丑年,故初步可推測墓主卒年為“大明永樂(十八年)庚子”。

若果真如此,那么按行文邏輯及古人葬俗而言,“是年十二月十五日葬(缺)丙向之原”中“是年”即指逝世當(dāng)年——永樂十八年。另外,落款中提及“大(缺)十八年庚子十二月十五(缺)孫尚、尚□、尚智、尚綱立石”中“十八年庚子十二月十五”與“是年十二月十五日葬(缺)丙向之原”,以及筆者所推測的“大明永樂(十八年)庚子”吻合,對墓主卒年的推測起到一定的佐證作用。又據(jù)陳璉《琴軒集》中所收《訥庵處士何公墓表》,文中有“翛然而逝,實(shí)永樂十八年庚子夏四月一日也,享年六十有九”[8],進(jìn)一步證明上述推斷是正確的。

3 以撰文者生平推斷立碑時間

古人為先人立碑,常為頌揚(yáng)祖輩功德品行,故多邀請朝中重臣、名門士子或同邑鄉(xiāng)賢撰寫墓志、行狀等,以彰顯先人身份與榮耀。所以,撰文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官職、籍貫、歲數(shù)以及其與墓主關(guān)系等相關(guān)信息一并保存在碑文之上。而這類信息在某些時候便成為關(guān)鍵線索,尤其在推算立碑時間方面。

“大明處士云隱盧公孺人何氏墓”,其落款處甚為模糊,難辨立碑時間等信息。碑文提及“配何氏……終于宣德戊申十二月二十九日……明年己酉十二月二十五日,遷公與孺人合葬林家坑盧屋嶺丙午向之原。公行實(shí)詳載禮部尚書王英所撰墓志銘”[9]。王英乃何許人也?據(jù)《明史·列傳第四十》所載:“王英,字時彥,金溪人。永樂二年進(jìn)士……正統(tǒng)元年,命侍經(jīng)筵,總裁《宣宗實(shí)錄》,進(jìn)禮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鎮(zhèn)。時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許。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獄。英上疏待罪。宥不問。明年進(jìn)南京禮部尚書,俾就閑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賜祭葬,謚文安。”[10]綜上可知,王英于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始任禮部尚書一職,兩年后(1450,景泰元年)即卒于任上。由此可判斷,王英當(dāng)在正統(tǒng)十三年至景泰元年間為盧公撰寫墓志銘。繼而推算,此盧公與何氏合葬墓碑或立于正統(tǒng)十三年(1448)至景泰元年(1450)間。如果立碑于景泰元年后,則可能是后人照前人立石碑文重刻,若果真如此,落款處則應(yīng)有“重修”二字,以示區(qū)別。

4 以文獻(xiàn)、實(shí)物考辨墓主生平

墓志具有一定史料價值,且通常同一墓主墓碑、墓志等兼而有之,可對其生平事跡互為補(bǔ)充。但因墓碑功能所限,褒美之詞難以避免,甚至有“生為盜跖,死為夷齊”者,加之歷代重修,傳聞訛異,恐有失真。而史料志書,在撰寫、謄抄、制版、流傳等環(huán)節(jié)皆有可能出現(xiàn)錯漏之處。因此,在考辨墓主生平事跡時務(wù)必綜合各種實(shí)物及相關(guān)文獻(xiàn),逐一比較分析,才能作出比較正確的判斷。

4.1 以史籍證墓志之誤

莞邑中關(guān)于皇姑趙氏之說流傳已久,文史專家楊寶霖先生早年拓得趙氏墓碑三塊,一塊是明成化癸卯重刻、隆慶庚午年(1570)重修“宋皇姬趙氏之墓”,碑文提及“姬宋高宗皇帝之女,稅院郡馬鄧公諱惟汲之配。生于紹興己卯十二月十三日,終于淳祐乙己二月初七日,享受八十有七”[11];第二塊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所立“鄧氏祖母宋皇姬趙氏墓志銘”碑,碑文提及“鄧氏祖母宋皇姑趙氏乃高宗皇帝之女,孝宗皇帝之姊,光宗皇帝之姑,稅院郡馬惟汲公之配……光宗即位,加恩懿戚,尤膺異教。乃綸音甫及,而姬行年八十,無疾而薨”[12];第三塊是清康熙五十一年“宋皇姑八世祖妣趙氏之墓”碑(圖7),碑文提及“妣皇姑趙氏,乃宋高宗皇帝之女,光宗皇帝之姑,稅院郡馬惟汲公之配”[13]。

據(jù)楊寶霖先生以《宋史》、多種《鄧氏族譜》及民國時期的《東莞縣志》等文獻(xiàn)考證,指出上述三碑的碑文本身、碑與碑、碑文與史籍之間存在矛盾。趙氏乃宋代皇室宗親之女、稅院郡馬鄧惟汲之配,此言不假。然夫既為郡馬,則妻不可能是公主,推而論之,趙氏不可能是皇帝之女,且史實(shí)宋高宗無女,又據(jù)碑文中所記生年計(jì)算,趙氏亦非孝宗之姊[14]。

值得注意的是,上例中現(xiàn)存三碑立于明清兩朝,距離墓主生活的年代已有數(shù)百年之久,若記載語焉不詳,而后人又不加辨析,誤信傳說,若存之后世,必定給后巨造成困擾。所以,在考辨墓志時不能忽略立碑時間這個要素。

4.2 以墓志證史料之誤

東莞市博物館藏訥庵何公(名本,字有源)的墓碑有三處,其中“訥庵處士何公墓表”(圖8)由明代莞邑名士陳璉所撰,可惜碑刻文字大都模糊不清,幸陳璉所著《琴軒集》有收錄,其中提及“娶梁氏孺人,克相其家。子男二,潛珍、潛淵;孫男四”[15],而重修于光緒丁酉二十三年(1897)的“明訥庵何公安人袁氏墓”(圖5)則顯示何妻為袁氏,難道梁氏、袁氏一為正妻,一為繼室或側(cè)室?然《琴軒集》中《訥庵處士何公墓表》一文中并無提及何公另有妻室。再對照“訥庵處士何公墓志銘”(圖6,立于永樂十八年),雖此碑現(xiàn)已殘缺,但“配袁氏,茶園人,有賢行,子男二”等字(圖9)仍看得真切。古人為他人撰寫墓志一類,多受其親屬或后人所托,對墓主生平未必了解,加之文獻(xiàn)流傳至今,今日所見未必與原稿一致,出錯亦有可能。而為先人立碑,若弄錯姓氏名字實(shí)乃不肖不敬之舉,因此墓志中關(guān)于墓主的基本身份信息大都真實(shí)可信。所以相比而言,筆者初步認(rèn)為何公之妻應(yīng)為袁氏,梁氏一說有誤。

墓志考辨之法,數(shù)以百計(jì),在此不作枚舉,且要視具體情況而言,綜合運(yùn)用,不能統(tǒng)一而論。上文所述屬經(jīng)驗(yàn)之談,筆者孤陋寡聞且學(xué)識有限,錯謬之處敬請諸位方家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xiàn)

[1]毛遠(yuǎn)明.碑刻文獻(xiàn)學(xué)通論[M].北京:中華書局,2010:191-192.

[2]沈云龍.元明史料叢編(第二輯)[M].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125.

[3](明)陳璉.東莞歷代著作叢書(第一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清)永瑢,紀(jì)昀,等.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仿真本)[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5]陳伯陶.東莞縣志[M].東莞:東莞養(yǎng)和書局,1927.

[6][15]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黃彰健???明實(shí)錄(附校勘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6.

[7][9][12]諶小靈.東莞市博物館藏碑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8]莞城圖書館.東莞歷代著作叢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0](清)張廷玉,等.明史·卷152[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1][13][14]楊寶霖.訪碑錄[M]//諶小靈.東莞市博物館藏碑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墓志方法
學(xué)習(xí)方法
墓志文體起源研究綜述
浙江宋元墓志漫談
圖說書法(七十九)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隋唐墓志偽刻辨析
上臺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緊張
铜山县| 盘山县| 宁阳县| 洪江市| 鄂州市| 福建省| 温泉县| 遵义县| 海安县| 商丘市| 天峻县| 泰兴市| 德阳市| 肃宁县| 阜南县| 武宁县| 桂林市| 皮山县| 灵璧县| 湖口县| 东港市| 香河县| 泰来县| 樟树市| 商都县| 游戏| 江门市| 蛟河市| 福海县| 登封市| 沙湾县| 上杭县| 仁怀市| 泽州县| 沁阳市| 黔江区| 呼图壁县| 滦平县| 宜兰县| 喜德县|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