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君
摘要:雙重預防機制的建立是近年全國所有企業(yè)所面臨的重要工作,是減少各類事故的重要舉措。本文著重介紹調度票務部在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方面做出的實踐工作,在無標準先例的深化工作中,探究有特點的、可復制的實施方式。
關鍵詞:雙重預防機制;調度票務部;實踐
引言
2016年,《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意見》、《江蘇省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構建雙預機制實施辦法》相繼出臺,分公司從2017年開始著手構建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將其納入2018年分公司安全1號文中,作為2季度重點工作,意在安全關口前移,減少事故事件的發(fā)生。
1 建立雙重預防機制的背景
1.1 建立雙重預防機制的目的
雙重預防機制包含兩道工作,第一道是管風險,以安全風險辨識和管控為基礎,從源頭上系統(tǒng)辨識風險、分級管控風險,努力把各類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杜絕和減少事故隱患;第二道是治隱患,以隱患排查和治理為手段,認真排查風險管控過程中出現(xiàn)的缺失、漏洞和風險控制失效環(huán)節(jié),堅決把隱患消滅在事故發(fā)生之前。
通過對本部門生產工作中危險源的全面梳理和評價,可達到:
1)將安全生產的關口前移,從隱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風險管控。
2)幫助員工及在其工作場所內的人員和其他相關方的危害風險最小化。
1.2 實踐難點
雖然建立雙重預防機制已逐步在全國各類企業(yè)中實施,但如何根據(jù)國家要求,將泛用性的建立方法、機制具體應用到軌道交通行業(yè)-無錫地鐵-調度票務專業(yè),是本文介紹的重點。
2 如何建立雙重預防機制
2.1 工作步驟
1)成立工作領導小組,職責分工明確
2)全員學習危險源辨識方法
3)全員辨識
4)評價打分
5)危險源分級
6)隱患排查與治理
2.2成立工作領導小組,職責分工明確
部門以部門負責人作為部門領導小組組長,分管安全副部長及中心負責人作為小組副組長,將中心的行調、電調、環(huán)調、票卡、收益五個專業(yè)的相關工程師及安全工程師納入組員,負責總體協(xié)調負責調度票務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的建立、實施、完善工作。負責各崗位危險源辨識、分析與評價等工作的全過程進度、質量控制,科學評估安全風險等級,逐級落實安全管控責任,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
2.3全員學習危險源辨識方法
從領導小組開始,培訓如何辨識危險源,哪些算是危險源。包含《GBT-13861-2009-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2018.1.15修改---無錫地鐵2017.12.27-28》、《危險源一覽表》。
2.4全員辨識-班組級辨識
部門一線所有人員參與辨識,將其崗位上可能存在的危險源一一羅列,由班組長匯總梳理后,完成班組級危險源辨識。
2.5 中心、部門級辨識
由中心負責人組織專業(yè)工程師對班組級危險源按照專業(yè)匯總梳理,同時結合自身崗位完成中心級危險源辨識。再由部門負責人組織對中心級危險源進行修訂完善。
2.6 評價打分
2.6.1 評價
危險源被識別后,應當對所識別的危險源逐一進行風險評價,評價每一危險源引起事件的可能性(P)及一旦發(fā)生事件可能的后果(S),綜合根據(jù)R=P*S,計算出風險值(R),從而判定每一危險源的風險程度。
2.6.2 分級
將前文評價出的危險源根據(jù)風險值R進行排序,以10分為一級,對危險源進行分級:
藍色(班組級)-風險值(R)0-10分
黃色(中心級)-風險值(R)10-20分
橙色(部門級)-風險值(R)20-30分
紅色(公司級)-風險值(R)30分以上
2.6.3 完善控制措施
根據(jù)危險源分級結果,完善2.4.3中既有控制措施,實施規(guī)則:
1)培訓教育
各部門、中心每季度組織對員工進行危險源的安全教育培訓,培訓應覆蓋到本部門、車間(中心)全部人員。
班組每月組織進行一次班組級安全教育培訓,對本班組日常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源進行培訓。
2)安全檢查
結合本部門制定的隱患排查要求,按照如下表所示頻次對本部門危險源的控制措施落實情況完成全檢查,對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糾正和預防,確保風險可控,并做好檢查記錄:
3)應急演練
對于黃色(中心級)以上級別的危險源,需根據(jù)危險源描述及控制措施,考慮季節(jié)性特點,每年至少完成1次相應的應急演練。
2.7 隱患排查與治理
隱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強化與深入,通過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查找風險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時分析、驗證各類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評估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進而完善風險分級管控措施,減少或杜絕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
2.7.1 隱患分類
1)根據(jù)隱患整改難易程度,將一般事故隱患分為Ⅰ級、Ⅱ級、Ⅲ級:
Ⅰ級事故隱患:指事故隱患整改有較大的難度,需要分公司層級組織整改排除的隱患;
Ⅱ級事故隱患:指有一定的整改難度,由部門、中心可自行或協(xié)調整改排除的隱患;
Ⅲ級事故隱患:指整改難度較小,發(fā)現(xiàn)后由班組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
2)根據(jù)Ⅰ、Ⅱ、Ⅲ級事故隱患危害程度把一般事故隱患分A、B、C三級:
A級為嚴重隱患,可能造成一般以上事故的;
B級為較嚴重隱患,可能造成一般事故以下,事苗以上事件的;
C級為一般普遍性隱患,可能造成故障及以下情況。
2.7.2 隱患排查內容
1)2.6.3-2)安全檢查中,對于部門危險源的控制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
2)各崗位作業(yè)標準及安全職責履行情況。
2.7.3 隱患分析與治理
根據(jù)排查出的隱患,對隱患分類定性,按照不同等級確定評估分析人員、整改人員。評估分析人員分析隱患存在的原因,整改人員制定整改方案,整改完畢后,由制定驗收負責人驗收整改結果,確保整改完畢。
2.7.4 部門落實細化
1)落實定性要求
a、檢查完成后,檢查人須在《事故隱患排查現(xiàn)場記錄》上記錄檢查時間、地點、內容、問題,所有參檢人員及被檢查人均需簽字確認。
b、嚴重或普遍性問題進行分析。
c、對未按要求完成檢查的人員進行通報。
d、檢查人要跟蹤問題整改情況,直至閉合。
e、對不能現(xiàn)場直接解決的問題上報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管理辦法》執(zhí)行。
f、檢查的問題被檢查人應及時報告直屬上級。
2)落實月度定量要求
3)結合干部包保制度,明確包保班組月度定量要求
3 結語
建立雙重預防機制的浪潮在全國各地企業(yè)已逐步蔓延,本文根據(jù)國家、地方、行業(yè)要求規(guī)范,按照分公司2017年4季度以來的雙重預防機制建立要求,結合行業(yè)專家指導意見及調度票務部生產實際,完成了對雙重預防機制在調度票務部實踐中的應用總結。
參考文獻
[1]《江蘇省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構建雙預機制實施辦法》蘇安辦【2016】103號文件
[2]國務院《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預防機制的意見》
(作者單位:無錫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運營分公司 調度票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