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近日,上海市檢察機關依法對蘇樹林涉嫌受賄、國有企業(yè)人員濫用職權案提起公訴。檢察機關指控:被告人蘇樹林利用擔任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助理、副局長,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jīng)理,中共遼寧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jīng)理,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等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額財物。
在電視專題片《巡視利劍》第一集《利劍高懸》中,蘇樹林敘述,其實,蘇樹林的母親對他要求很嚴。1994年,蘇樹林剛當廠長那會,其母親就對他說:你當官了,要干干凈凈、清清白白,掙多少就吃多少,只吃槽子里,不吃槽子外的。20年后,他的母親看到一個個貪官被查處,還曾舊事重提,可是蘇樹林將這一切都當成了耳邊風。
生活中兩眼盯著“槽子外”的利益的官員絕不止蘇樹林一個。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魯煒,40年的職場生涯,就有超過30年是處在宣傳工作崗位上,嘴上經(jīng)常念著“廉潔”“公正”等字眼,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多年來以權謀色,收受他人巨額賄賂,最終被有關部門查處。
“槽子里”“槽子外”是一個形象的說法,“槽子里”指代的是合法合規(guī)的東西,也可喻指體制內(nèi);“槽子外”指代的是違法違規(guī)的東西,亦可喻指體制外。
“槽子里”的利益是有限的,原因很簡單:政府的財物蛋糕看起來龐大無比,但用的地方也多,生產(chǎn)、建設、國防、教育、衛(wèi)生、養(yǎng)老,處處要花錢,國家給公職人員的工資福利可以讓你衣食無憂,卻很難使你體會到富裕的滋味,因此,少數(shù)當權者就將目光投向“槽子外”的利益,他們典型的做法是將公共的“槽子”里的東西拿給你,然后再從中抽回一部分作為自己的“回報”。這種“回報”,許多時候是你拿一百輩子的工資也無法比上的。這是貪官們眼盯“槽子外”利益的一個緣由。
貪官們鋌而走險的另一個原因是“槽子外”的一些東西是“槽子里”沒有的。貪官大多好色,有的不僅好色,還要讓別人為其生孩子。一個人在“槽子里”工作干得好,政府部門可以獎勵你財物,可以在職務上提拔你,但不可能送給你美色。為了滿足個人這點形而下的欲望,許多貪官由開始時的事事小心變得貪得無厭、令人發(fā)指。
要讓官員只吃“槽子里”的,不吃“槽子外”的,不可能重回計劃經(jīng)濟的老路,將一切“槽子外”的都集中到“槽子里”,然后平均分配,那樣只會讓社會喪失活力。真正可行的是做好“槽子里”的功課,在“槽子里”的官員與“槽子外”的不當利益之間設置高大威猛的防火墻。如果有人賊膽包天,爬過了防火墻,我們的司法機關就要展露霹靂手段,以重拳出擊,打得貪官后悔伸手,打得旁邊的人對此類行為不敢羨慕、效仿。
人對利益的算計永遠會考慮成本,貪官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