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曉
凌晨一點(diǎn)左右,在書房里聽音樂的兒子忽然走進(jìn)來,在我對面的沙發(fā)上坐下,懇切地對我說:“很久都沒跟你聊天了,我們聊聊吧?!?/p>
兒子拉了一把小椅子,坐到我前方,拉起我的手,眼里泛著淚光,說:“媽,我敢保證你不知道。如果我的人生像一顆洋蔥,從外頭一層一層地剝,剝掉的可能先是娛樂、朋友、工作、女友……剝呀剝,最重要、最核心的留下來,就是你們?!闭f完,他將頭埋在我膝蓋上,等他抬起頭時,雙頰上竟然滿是淚水。
說實(shí)話,我真是被兒子嚇了一跳。兒子一向嬉皮笑臉,跟我沒大沒小的,眼前的言行舉止實(shí)在太反常了。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我們夫妻二人日思夜想,不得要領(lǐng),開始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仔細(xì)觀察兒子的一舉一動,唯恐出了什么差錯。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好像也沒什么具體的變化,我們警戒的心情逐漸松懈下來。直到一個半月后的晚上,我們陡然想起兒子竟外宿多日,未曾回家,一琢磨,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是為搬出去自立門戶鋪路,怕我一時承受不住,所以先給我打預(yù)防針了。
我坐下來,慢慢回想懇談過后的這一個半月。經(jīng)過那夜大震蕩式的溝通,他小心翼翼,以不著痕跡的方式逐漸增加不回家住宿的頻率,還將衣服化整為零,一件一件運(yùn)走,然后就在一不留神間,自立門戶已然成為事實(shí)。一向大而化之的兒子在這件事上的細(xì)心與體貼讓我思之不由得眼紅心熱。
“家里有剩菜嗎?我可以回家吃晚飯嗎?”兒子有時會在下班的途中打電話問我。
“當(dāng)然有啦,趕快回來。”放下電話,我們夫妻不約而同地從椅子上跳起來,急忙沖向一點(diǎn)剩菜也沒有的廚房,將鍋碗瓢盆一起動員起來。
(摘自《女士》 201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