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理
如果生病了,你會去藥店買阿莫西林、頭孢拉定、紅霉素、甲氧西林、環(huán)丙沙星等消炎藥或直接到醫(yī)院打消炎針嗎?還是在醫(yī)生開這類處方時,頗具健康意識的你馬上喊停:“天哪,這些都屬于抗生素!抗生素?那是萬萬不能用的!”抗生素究竟是福還是禍?我們又該如何解抗生素之“毒”?本期,讓我們一起揭開籠罩在它人們身上的那層神秘面紗。
功 :它是特效藥,要用到位
是應急特效藥,關鍵時刻能救命
小藥箱里過去幾乎都備著幾盒阿莫西林,無論是感冒發(fā)燒,還是頭疼腦熱,一定會有人跟你說:“吃幾片阿莫西林就好了!”但近年來,由于濫用抗生素的報道不斷涌現(xiàn),很多人對抗生素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讓其形象嚴重受損,甚至認為其是“毒藥”。
其實,青霉素(一種重要的抗生素)的發(fā)現(xiàn)被譽為“20世紀醫(yī)學界最偉大的收獲”并非言過其實??股夭粌H能殺滅細菌,對霉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其他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殺滅作用。用抗生素殺菌真的很靠譜,在來勢洶洶的疾病面前,使用抗生素常常能獲得藥到病除的效果。
現(xiàn)階段,由國家衛(wèi)生部牽頭,我國的各大醫(yī)院已經(jīng)開始限制抗生素的使用量。對于綜合臨床表現(xiàn)和化驗結果之后確診的病例,醫(yī)生認為有必要使用抗生素,患者與醫(yī)生確認后,便無需過于擔心。當然,也不能為了病好得快,要求醫(yī)生開抗生素,甚至在藥店自行購買抗生素服用。
莫減量,當心“小將”變“老將”
用抗生素時,醫(yī)生通常會開一個療程的量,但很多人發(fā)現(xiàn),有時用藥兩三天后,癥狀就明顯減輕甚至消失了。這時大家可能有誤解,認為疾病已經(jīng)好了,抗生素可以減量或停用。然而,治療不同疾病、同一疾病的不同癥狀、不同細菌感染,所用抗生素的種類和療程都可能不一樣。這些藥的用量前幾天主要以緩解癥狀為主,后幾天才用來徹底消滅病菌,以免復發(fā)。
抗生素是消滅細菌的小能手,但在抑制和殺滅的過程中,細菌也一直在反抗。細菌的生命力很頑強,如果初愈就停藥,很可能會讓重傷的細菌卷土重來。這些細菌成為歷經(jīng)沙場的“老將”,有了對付抗生素的經(jīng)驗。正確的做法是,斬草除根!細菌感染的癥狀消失后,繼續(xù)按療程服用抗生素,直到那些重傷的細菌全部被消滅為止。
過 :它敵我不分,并非萬能
不等于消炎藥,僅對細菌感染有效
李女士感冒了,心想“去買點消炎藥吧,肯定有炎癥”,于是沖進藥店買了兩盒口服頭孢菌素回來。結果,頭孢菌素吃完了,她的感冒還是沒見好。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
炎癥是機體應對刺激的一種防御反應,主要表現(xiàn)就是四個字——紅、腫、熱、痛。引起炎癥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細菌性感染,也有可能是病毒性感染、過敏、外傷,以及手術縫線這樣的“異物入侵”。
消炎藥是俗語,在醫(yī)學上叫解熱鎮(zhèn)痛藥或者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是一類具有解熱鎮(zhèn)痛作用的藥物,可選擇性很多,不僅限于抗生素。很多人誤以為抗生素可以治療一切炎癥,但實際上抗生素僅適用于由細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炎癥,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局部軟組織瘀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癥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感冒發(fā)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用抑制細菌的藥物去對付病毒?結果只能是延誤病情。(若患者體溫高于38.5℃,可能合并細菌性感染,需去醫(yī)院確診,勿盲目服藥。)
只管沖鋒陷陣,哪管好細菌壞細菌
要知道,人體內存在大量的細菌,它們有好有壞,存活于整個身體里面。除了大多數(shù)住在我們熟知的腸道內,還有數(shù)十億細菌住在口腔、鼻腔、食道、牙齦以及胃、陰道、關節(jié)、腋窩、腳趾、尿路和其他許多地方,通過互相制約,共同維持著人體的微生態(tài)平衡。
我們在前文中提到,抗生素可以有效殺死幾乎所有的細菌、細菌的近親以及近親的朋友,用消滅一切的方式達到取勝的目的。也就是說,抗生素在消滅壞細菌和某些致病微生物的同時,也殺死了體內的好細菌。這是抗生素不利的一面。
千百年來,壞細菌和好細菌對領地的爭奪從來沒有停止,正常人體內好細菌處于絕對優(yōu)勢,它們是維持免疫系統(tǒng)平衡的重要幫手。如果不能合理、對癥地使用抗生素,好細菌一死,投機取巧的壞細菌以及其他致病微生物就會搶著填補生態(tài)空白,導致菌群失調,使已經(jīng)被削弱的免疫系統(tǒng)更加不堪重負。
長此以往,如果不加以控制,菌群平衡就可能被徹底摧毀,需要數(shù)年才能恢復。
補 :時代新選擇,以“增”代“滅”
與壞細菌競爭,解抗生素之『毒』
益生菌即我們所說的好細菌,以乳酸菌和雙歧桿菌為代表。它們本領高強,除了是防御的衛(wèi)兵,能幫助維持免疫系統(tǒng)平衡,緩解乳糖不耐受和過敏外,還能移除體內的重金屬,減輕便秘和腹瀉癥狀,防治女性陰道病和乳腺炎。
在抗生素“大掃蕩”過后,及時補充益生菌很有必要,可有效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幫助恢復體內菌群平衡。在日常生活中適當補充益生菌,用增加益生菌數(shù)量的方式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也能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因此,益生菌又被稱作人體內天然的抗生素。
遺憾的是,益生菌著實很“嬌氣”。若想通過補充益生菌來保持健康,必須要求“活的菌體”“連續(xù)服用”且“足夠數(shù)量”。
具體來講:首先,益生菌和抗生素的服用時間至少要間隔兩個小時以上,因為抗生素只認“菌”,益生菌根本打不過,哪里還活得下去;其次,含有活菌的食品、藥品要冷藏保鮮,宜在餐后服用(此時有食物中和胃酸,可以幫助益生菌存活),服用時水溫不能是超過40℃的,否則益生菌立馬就被燙死了;最后,外來益生菌在體內存活的時間不會超過兩個星期,它的作用主要是幫助我們自有的益生菌增殖,一般至少需要服用兩個月甚至一年,使益生菌的數(shù)量足夠,其帶來的好處才會體現(xiàn)出來。
補充益生菌的常見途徑有哪些呢?
食物中常見的有酸奶、奶酪、乳酸菌飲料以及味噌、豆豉等發(fā)酵食品。由于益生菌對存活環(huán)境的要求很高,這類食物受成本、制作工藝、運輸和儲存條件的影響較大。一般來說,益生菌的最好載體還是以活菌體為主的藥品制劑和保健品,它們經(jīng)過一定的技術處理,以片劑、膠囊、粉末等方式存在,能減少胃酸、氧氣等對菌種的破壞。涉及到藥品的部分,建議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
外來益生菌的存活條件實在太苛刻,不免讓人覺得麻煩。其實,要為體內的益生菌鼓鼓勁,我們還可以采用圍魏救趙之法,即吃益生菌愛吃的“食物”,為其補充養(yǎng)分,幫助它們成長。益生菌愛吃什么?答案是益生元。益生元主要是低聚糖,不是生物,所以不存在存活率的問題,對生產(chǎn)和保存的工藝都沒有嚴格的要求。另外,益生元可以通過天然的食物來補充,沒必要服用補充劑。
(根據(jù)搜狐健康、網(wǎng)易健康、鳳凰新聞、百度文庫、360圖書館、細菌之家、微醫(yī)等二十余家媒體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