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 要】
素質(zhì)教育近年來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fā)展,為高效課堂的構建也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和支持。語文作為初中教育當中的重要基礎所在,對于學生的行為和價值觀念等培養(yǎng)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本文主要對初中語文“學講方式”的開展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初中的語文教學效果最大化提供更多的有益幫助。
【關鍵詞】
初中語文 “學講方式” 教學開展
“學講方式”教學當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提倡讓學生主動進行知識的學習和參與,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則在當中起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對于學生的知識理解和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都具有重要的價值。下面將對初中語文的“學講方式”的教學開展進行詳細的論述和分析。
一、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教師在教學當中首先應當將學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從“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當中出發(fā)來進行教學設計和研究,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在當中進行學習。同時,教師要認識到自身的素質(zhì)和能力對于學生學習所造成的影響,能夠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更加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和對教材的研究能力,在實際教學當中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初中的語文教學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制定[1]。例如在講述《背影》的一課過程中,教師需要對父親的背影和行為舉止等刻畫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從而讓學生能夠有一定的自主空間進行思考,并更好的來理解語文知識。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當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獨立思考,從而達到認真專研的目的。對此教師首先應當在自學實施之前讓學生對學習的內(nèi)容能有一定的目標性,能夠根據(jù)教師的要求來有的放矢的進行學習,從而更好的讓學生學進去。例如在進行關于《桃花源》的一課學習當中,教師首先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的任務,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對當中的生字進行梳理,并掌握好關于作者的一些基本資料和創(chuàng)作背景等內(nèi)容。當學生對于整片文章有了整體的認識以后,在學習當中也將更加的輕松自如。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當中的生僻字詞,還能在當中對陶淵明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從而讓學生在文章當中感受到作者當時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和美好的愿望[2]。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為學生的日后發(fā)展奠定穩(wěn)定的基礎,為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
三、讓學生學會提問
提出質(zhì)疑是教學當中常會遇到的情況,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怎樣來提出更加有深度和價值的問題,從問題入手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內(nèi)容。同時,在學生遇到了問題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獨立分析,也可以采取小組分析的方式來進行問題的解決,這樣的過程中不僅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得到有效的鍛煉,同時也能讓學生在不斷的質(zhì)疑當中加深對于文章內(nèi)容的深刻理解。例如在進行《桃花源記》的教學當中,文章當中描述了一副美好的世外桃源的景象,很多學生會提出疑問,在當時的亂世環(huán)境下,怎么會存在這樣的世外桃源?為什么在漁人將世外桃源的事情告訴了官府以后,官府卻怎么都找不到這個地方?等等。當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以后就說明他們對于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已經(jīng)了解,并且開始產(chǎn)生了質(zhì)疑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文章背后的故事[3]。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相關的創(chuàng)作背景資料參考,并與小組成員共同討論質(zhì)疑的內(nèi)容,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解開疑惑。原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社會是嚴重腐敗的,桃花源則是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種重要精神寄托,是每一個人都想過的生活。作者是通過聯(lián)想的方式來寫出了一副世間人人向往的美好生活。學生在質(zhì)疑的過程中一方面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在質(zhì)疑當中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對于未來的學習奠定穩(wěn)定的基礎。
四、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學會正確的利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來實施教學,通過不同途徑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從而更好的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當中去。對此,首先,教師在教學當中需要強調(diào)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多了解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發(fā)展特點,能夠結合他們的興趣愛好來進行教學設計,促使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能夠更加有效的盡心溝通,讓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得到一定的拓展。其次,教學當中教師還可以積極的利用好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能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全面的梳理和整合,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面對知識內(nèi)容,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提升[4]。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當中進行各種教學素材的組合,采取互動教學方式來實施教學,重視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保證課堂教學的活躍性。只有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興趣能夠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教學內(nèi)容,這將對初中生的語文知識學習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結 語】
“學講方式”是現(xiàn)代教育當中所提出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不僅看重教師的“講”同時也將學生的“學”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大膽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實施教學,同時也要勇于教學創(chuàng)新,能夠充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實施教學,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間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才能讓“學講方式”發(fā)揮出實際價值,為教學高效性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立偉.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路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 (32)
【2】趙翠英,丁文波.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3)
【3】孫麗華.基于“以學論教”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優(yōu)化的實施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9)
【4】馬洪興.語文課上雕塑心靈——淺談初中語文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嘗試【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