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真
[摘要] 目的 探討層級帶教模式對急診科護理實習生帶教效果的影響,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價值。方法 選取該院急診科2016年4月—2018年4月所接收護理實習生62名,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31名,僅予以傳統(tǒng)帶教模式;研究組31名,加用層級帶教模式。比較兩組出科成績及教學滿意度差異。結果 研究組中,理論知識成績?yōu)椋?5.42±4.39)分、操作能力為(87.47±3.81)分、急救技能為(90.17±4.75)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712、6.166、6.891,P<0.01)。研究組護生中,非常滿意22名、一般滿意9名,其教學滿意度為100.0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15名、10名及80.6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13,P<0.05)。結論 層級帶教模式應用于急診科護理實習生帶教中,可進一步具體化教學任務、明確學習目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改善教學質量,可作為培養(yǎng)新時代醫(yī)學人才的新型教學模式大力推廣。
[關鍵詞] 急診科;護理實習;帶教模式;層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a)-0130-03
急診科是現(xiàn)代醫(yī)院重要科室之一,收治病患具有病情危重、發(fā)病急驟等特點,對醫(yī)護人員業(yè)務水平要求較高。因此,針對急診科護理實習生,應予以更科學、合理的帶教模式。一方面,可以減輕急診科帶教護士負擔,以便更好應付臨床工作;另一方面,進一步提升護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帶教效果[1]。該文選取該院急診科2016年4月—2018年4月所接收護理實習生62名為研究對象,以評估層級帶教模式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急診科所接收護理實習生62名,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31名,男性1名,女性30名,平均年齡(18.15±1.32)歲;對照組31名,男性2名,女性29名,平均年齡(18.29±1.40)歲。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2]:①均為該院正式接收實習生;②對該研究知情并積極配合。排除標準:①進修生或見習生;②無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僅予以傳統(tǒng)護理帶教方法,在指定帶教護士安排下,根據(jù)實習大綱進行實習,日常以跟班學習為主,教學內容主要依賴帶教老師單方面講解和分析,輔以少量提問。
1.2.2 研究組 加用層級帶教模式:①護理部進行入職前培訓,入職前培訓主要對護生的思想觀念進行轉變,大部分護生認為實踐操作和臨床技能相對較為重要,而忽視了與患者交流的重要性,應轉變護生的護理觀念,使護生能夠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觀念;同時,指導護生正確著裝,使護生能夠始終保持衣著干凈、整潔,與患者溝通過程中注意態(tài)度親和,給患者一種親人般的感覺,還能夠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另外,護生相對缺乏法律意識以及自我防范意識,在上崗前,應對護生進行法律法規(guī)培訓,使護生在為患者更好服務的同時能夠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上崗前對護生進行理論知識培訓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護理臨床實踐與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還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上崗前應對護生進行理論教學,例如,教會護生如何書寫護理病歷等內容。②教學計劃:將護生在急診科實習期間分為三部分,每個不同時段安排不同層級護士帶教。③教學內容:在入科第1天,由帶教組長向實習生介紹急診科環(huán)境、工作職責、規(guī)章制度、病房管理、護理相關細節(jié)及注意事項;前2周,由中級護士進行帶教,教學內容包括護理查房、院前急救、危重癥搶救護理、搶救儀器使用和維護等;后2周,由低級護士進行帶教,帶教內容包括急診科常見疾病護理、常規(guī)護理操作等為主;每周帶教組長組織培訓??浦R及技能;出科前,由帶教組長進行統(tǒng)一理論及操作考核。
1.3 判斷標準
自擬出科考核問卷,內容包括理論知識、操作能力及急救技能三方面,均采用百分制。并在實習結束后進行實習滿意度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合作能力、查閱資料能力、學習積極性及學習興趣等,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3個等級[3]。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均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出科成績比較
研究組中,理論知識成績?yōu)椋?5.42±4.39)分、操作能力為(87.47±3.81)分、急救技能為(90.17±4.75)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712、6.166、6.891,P<0.01)。見表1。
2.2 教學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生中,非常滿意22例、一般滿意9例,其教學滿意度為100.0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15例、10例及80.6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13,P<0.05)。見表2。
3 討論
與其他科室相比較,急診科工作環(huán)境復雜、專業(yè)性強、護理任務繁重,如何做好臨床護理帶教工作,確保實習生教學質量,已成為學界熱點討論課題。在傳統(tǒng)護理帶教過程中,以一對一帶教為主,帶教老師隨機分配,素質高低不一,教學方法以日常跟班、單獨講解為主,多偏重于理論及簡單實踐,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熱情[4]。另外,急診科帶教護士自身工作任務繁重,帶教與工作往往難以協(xié)調,教學效果難以滿足現(xiàn)代醫(yī)院急診科護理工作需求[5]。相關研究指出[6-8],不同層級共同帶教可使理論與實踐更加緊密,有助于實習生全面掌握急診科護理工作的基本知識、基礎技能,極大提升臨床教學質量及護生急救綜合能力。
護理帶教工作是護生通過學校的理論知識學習,在臨床老師的指導下,參與臨床醫(yī)學實踐活動的一項內容,能夠對護生的理論知識進一步強化,同時,能夠使護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增強。傳統(tǒng)代教模式具有普遍性,不能夠根據(jù)護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實施針對性教學,從而帶教效果受到影響,而層級帶教模式能夠提高護生的專業(yè)性,同時,能夠使其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并能夠提高帶教質量。根據(jù)帶教工作總結來看,帶教難點是實習護生壓力過大,導致學習難度增加,而帶教老師一方面要進行工作,一方面又要進行教學,很難將教學與緩解護生心理壓力進行平衡,因此,帶教老師應注重帶教方法,同時做好宣傳工作,隨著層級帶教方法的逐漸應用,能夠使教學與理論相互結合,不僅能夠使護生掌握急診工作的相關護理知識,同時還能夠緩解護生的心理壓力,使護生急救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該研究通過納入層級帶教模式,明確每一層級帶教目標,細化教學內容,針對不同階段予以不同帶教內容及老師,獲得較為滿意結果。該組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中,理論知識成績?yōu)椋?5.42±4.39)分、操作能力為(87.47±3.81)分、急救技能為(90.17±4.75)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提示層級帶教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這可能與該模式教學目標更具體、帶教老師任務更明確有關。另一組數(shù)據(jù)顯示,研究組護生中,非常滿意22例、一般滿意9例,其教學滿意度為100.0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15例、10例及80.65%(P<0.05)。提示研究組護生滿意度更高,這可能與層級帶教模式充分考慮護生需求、教學效果更好有關。
綜上所述,層級帶教模式應用于急診科護理實習生帶教中,可進一步具體化教學任務、明確教學目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改善教學質量,可作為培養(yǎng)新時代醫(yī)學人才的新型教學模式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秋芬,羅愛林.個性化帶教模式在急診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33):336.
[2] 許利玲.急診??谱o士培養(yǎng)模式應用于縣級醫(yī)院急診科中的效果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23):3596-3597.
[3] 吳超,王黎黎,路靜,等.護理實習生與帶教教師雙向評價表在急診帶教工作中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 8(26):257-257.
[4] 梁鳳英,吳婉梅,何紅燕,等.主題教學法在急診科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3,19(15):2435-2437.
[5] 劉偉,黃清波,丁素云,等.兩種帶教模式在急診科新護士臨床綜合能力培訓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12):105-107.
[6] 陳莉,何香華,仇秋菊,等.以學生為主體的急診護理帶教模式的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3):157-159.
[7] 陸玲妍,邵焱.急診科護理實習生帶教中實施新型護理教學模式的作用[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7,31(11):78-79.
[8] 劉惠萍,區(qū)秀鳳,區(qū)秀麗,等.層級帶教在急診科護理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58-159.
[9] 高陽,王軍等.層級帶教在急診科護理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學,2013,26(1):15-16.
[10] 陳燕.淺談門診導診護理實習生帶教體會[J].醫(yī)學信息,2014,25(25):10-10.
[11] 李艷君.小組式層級帶教方法在急診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下旬刊),2013,03(6):210-211.
(收稿日期:20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