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鐵路大提速的影響之下,管理體制系統整改,運輸生產力布局發(fā)生變化,相應的,鐵路運輸安全所面對的要求和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所以,將鐵路安全運輸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抓住重點,落實到實處,正確對待施工和企業(yè)運營管理之間的矛盾,積極面對鐵路運輸安全管理中所出現的問題,重視歷史事故頻發(fā)的現象,本文以上述為基礎,并確保以預防為主,增強安全意識為中心,以鐵路運輸安全管理方面出現的種種問題加以分析研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對于我國鐵路安全運輸的快速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鐵路列車系統;安全運輸;管理運輸
在我國多種運輸方式條件的映襯下,鐵路運輸因為其自身擔負著大量旅客和貨物安排而占有著極大比重,因此,鐵路運輸的安全問題關系到人民的自身利益。作為鐵路運輸來講,安全是重中之重。但是我國目前的鐵路安全還存在著較大問題,其中包括安全管理意識的匱乏,安全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員工工作的消極懈怠,信息難以進行有效獲取和利用等問題。鐵路運輸作為助推我國經濟發(fā)展道路上面的頂梁柱,自身安全管理的成效是影響其發(fā)展速度和運輸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目前,鐵路運輸的問題得到廣泛關注,引起的響應討論尤為強烈。針對鐵路運輸安全管理所面對的問題,逐個攻破解決并總結經驗教訓,這對我國鐵路運輸的發(fā)展是有重大意義的。
一、鐵路運輸安全管理常見問題
近年來,我國鐵路安全方面事故頻發(fā),分析發(fā)現,影響我國鐵路安全運輸的問題因素主要包括人為、技術設備還有環(huán)境,它們三者交叉影響著我國鐵路的安全運輸,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管理沒有跟上與時俱進的體制方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鐵路的設備也在持續(xù)更新換代,由此,鐵路運輸的組織內容也被大改,但是體制的管理卻沒有得到及時的發(fā)展,在事故防范方面,因為制度的缺乏,導致沒有做好相應預防準備,這就給列車的安全運行埋下了隱患。此外,在一些地方,有關部門并沒有對安全管理起到足夠重視,在對待鐵路安全,只是停留在面子上的宣傳和檢查,根本沒有結合具體的實踐工作,大多都是等到發(fā)生事故之后的草草分析。這些舊時代的體制出現了與現代化鐵路安全管理格格不入的現象。
鐵路運輸和其他運輸方式存在小同性:鐵路運輸由于在規(guī)定的運營線上運行而具有獨特的空間性和時間性,它的生產系統是“大聯動機”,由多工種組成,其中的環(huán)節(jié)有著多結合部,高關聯度,數量巨大的運輸設備,繁多的種類;以及設備之間的布局延續(xù)伸展操作人員相互之間分散互不影響等等。由于具有這些特點使鐵路運輸的安全管理更具特殊性。
系統地進行安全管理。鐵路運輸的安全問題直接關系到運輸生產的相應環(huán)節(jié),還有鐵路技術系統的相應方面,人員、設備、環(huán)境、管理等等這些關鍵因素,要求我們從整體角度運用系統工程來加以剖析處理。
管理安全的動態(tài)性。鐵路運輸過程中產生的“位移”有著時空變換的特定需求,所以意外事件、非正常情況時有發(fā)生,以上都給安全的運輸帶來極大困難。
管理安全的復雜性。鐵路的運輸系統自身的生產屬于日間全天候和對外開放的特點,這樣來看,運輸安全除了受內部管理的影響,多變的天氣和地勢等自然和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都是其影響因素。
管理安全的伴隨性。在市場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下,競爭日益強烈,面對著鐵路市場巨大的競爭壓力,鐵路上由競爭引起的安全問題也在小幅度增加。伴隨著科學技術日益發(fā)展,鐵路運輸的生產過程中也應逐步跟上科技的腳步,高新的技術,鐵路技術中心系統的繁雜程度在持續(xù)增加,事故的風險性在小幅增長,因此,鐵路安全運輸管理的難度在逐步加大。
二、鐵路列車系統安全運輸管理模式分析
鐵路安全運輸的管理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這里的“安全第一”是要求鐵路在生產的過程中,不論是組織還是指揮都堅定的把安全生產作為首要因素和根本保證。“預防為主”即是要求鐵路部門在管理組織和技術作為上,積極主動的對待鐵路運輸安全問題,提升安全保障,做好該有的防范,在事故突發(fā)之前,做到真正的預防。
經濟手段作為歷史社會生產發(fā)展水平較低時,人們不具有較高程度的思想領悟和道德標準時,被廣泛采用平衡調節(jié)當時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在經濟杠桿的作用影響下,其表現為利益分配制度和實行獎勵懲罰制度,逐步調節(jié)??梢哉f,在運輸生產過程中,每人在任務的完成和目標的實現過程里所付出的時間勞動是不一樣的,這種差異在事故發(fā)生造成損失時更加明顯。在鐵路運輸安全生產中付出較多時間勞動的、防范意識高的工作人員、對有違章行為導致事故發(fā)生的第三者都應按照《安全獎懲辦法》來進行相應獎勵和懲罰。依據以往的實踐來看,這極大的有利于減少員工“兩違”和員工管理安全過程中出現錯誤的行為,加強施工現場控制防范。
三、鐵路列車系統安全管理建議
鐵路運輸的安全管理者應當樹立安全的管理理念,首先要以人為本,要求自身加強責任感和重視“現場管理”,合適的處理社會和經濟利益,還有正確處理眼前和長遠效益的關系,面對事故的處理,不再是事后了事,而是事前積極遏制。與此同時,在工作過程中,也要努力克服形式主義化等的不良作風。做好基層工作,來提高科學技術水準。
安全管理系統的完善,拋棄歷史以經驗為主的管理體系,采用新時代現代化的科學管理。加強人們的防范意識,通過預防事故活動的開展,加強安全管理的考核,同時將制度的管理和員工的利益密切的聯系起來,對歷史事故的發(fā)生吸取教訓,進行分析總結,為以后的工作提供案例典范和借鑒研究。
嚴格進行安全工作的防范和把控,采取有效措施,抓住重點還有缺乏的方面,嚴防死守,避免事故。另外減少事故當中人為因素的影響,我們要知道,在一場事故的發(fā)生過程當中,人為占了尤其大的比重,所以,對人為因素采用一定措施是必要的。
安全管理作為評價鐵路運輸工作成效指標來講一定是其主題所在。所以說,運輸部門應當投入大力到安全管理的問題上,尋找合理正確的安全管理方法,在發(fā)生事故之前就將妨礙鐵路安全的因素著手解決。鐵路運輸管理部門應全身心投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好預防措施。市場競爭是鐵路運輸發(fā)展道路上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承接的安全管理也是面臨的困難重重,如此看來,我國鐵路運輸的安全管理勢必要進行一場革新。行政手段是行政領導在運輸生產中進行命令、安排、指定人的行為,行政手段有著強烈的權威和強制性。
四、結語
鐵路運輸管理安全工作要求我們堅持和細致開展,同時需要得到社會各個方面的廣泛支持和我國政府及地方有關部門對鐵路運輸的重視,這樣才可以高效把控我國鐵路運輸安全管理的問題,進行有效事故預防,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大眾安全和利益所在。近年來,我國鐵路運輸得到快速發(fā)展,但是安全管理工作確沒有跟上進度,針對于這樣的現實狀況,正確引導鐵路運輸安全的可持續(xù)開展,上文提出了改善鐵路運輸管理安全系統、設施改造、有關職工管理的相關對策,希望可以有助于我國鐵路運輸安全的漏洞填補。
參考文獻
[1]王波,何世偉,焦文根.鐵路車務系統安全心理和行為模式的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6,38(01):63~67.
[2]閆振武.淺談鐵路車務段運輸安全系統分析方法與應用[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7,35(04):22~23.
作者簡介:馮琪宇,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豐臺西站,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