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老師,我能抱抱您嗎?”
小天伸出雙手,輕輕地抱住了我。
從事班主任工作16年,這個擁抱讓我備感溫暖欣慰。
小天是開學后轉到我所任教的七(6)班的,剛來時他和其他同學沒有任何不同,除了用左手寫字。
第一次問題行為在兩個星期后出現——課堂上老師讓他做筆記,他置之不理,被批評后還摔筆頂撞老師。
我讓他跟老師道歉,他卻冷哼一聲。我很生氣,認為他太驕縱,就致電家長。接電話的是他奶奶,她立即趕到學校跟老師道歉,只說小天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并沒有談其他情況。此時,我認為他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需要嚴格管教。
一周后,更大的問題出現了:班上同學發(fā)現他的右手總是縮在袖子里面,而且他從來不穿短袖,便模仿他的動作,為此,小天和同學打架了。處理問題時,他承認先動手,卻不承認錯誤。對方家長要求家長對話,又是奶奶道歉。我正準備批評教育小天,他卻不見了!找到他時,他哭罵不止又拒絕交流,奶奶只好將他帶回家。
當天晚上,小天的奶奶給我打了近一個半小時的電話,詳細陳述了小天的成長經歷。我震驚了:小天竟有這樣的遭遇!
小天出生時是雙胞胎哥哥,因右手橈骨缺失、腦部嚴重積水有可能導致腦癱,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長大。成長過程中,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手術治療,父母均未照料。他年歲漸長,與父母沖突日益嚴重,爺爺奶奶將他帶到老家就讀,與父母和弟弟分開生活。這直接導致了小天性格極度敏感多疑,個性偏執(zhí),認為人性極惡,對生活沒有熱情……
那晚我久久無法入睡:這個孩子太可憐,我該怎么辦?最簡單的做法是保證他在校園里不出安全事故,安穩(wěn)度過這3年。但是強烈的責任心使我做出決定:我要盡我所能,讓小天朝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我找他談心,他沉默以對;給他寫信,石沉大海。該怎么做呢?我陷入深思。
10月,秋高氣爽。我?guī)е胶拥躺先ィ鞘撬Hサ牡胤剑?,他不說話,我也沒說話,兩個人默默肩并肩漫步了半個小時后回到校園。第二天遇見他時,他居然對我微笑了一下。
我一如既往地找他聊天給他寫信,談天氣說新聞,回憶我的初中,論及男孩子的修養(yǎng)。漸漸地,他肯回答問題,甚至回信了。慢慢地,他融入集體中了。
但他的成績依舊不理想。成績的提升能幫助他恢復自信,有助于他樹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我要想辦法提升他的成績。在班級質量分析時,我重點介紹了小天的情況,希望老師能有針對性地對小天進行心理輔導和學業(yè)輔導。慢慢地,他的成績開始提升,笑容開始展現在他臉上。
3年中,我煩躁過、無奈過,但我一直堅持。有問題時跟他談心、寫信和散步,和他的父母爺爺奶奶交流,春節(jié)期間一起逛街、去書店,他有進步時大力表揚……直到他臉上揚起自信的笑容,和父母和解,和同學建立友誼。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