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濤
中國書畫以天趣稱神妙,所謂鬼神使之,非功力者也。蘇東坡曾言:“天真爛漫是我?guī)煛!贝搜砸驳莱鲋袊鴷嬛瑁婪ㄗ匀?,大道之行也。品讀王超然的作品,讓人感受到的是出乎自然,不為形拘,發(fā)之于心,筆簡意足,清脫純凈的心畫,有一種基于儒、染于禪、歸于道的藝術感悟。王超然的作品中隱然有一種空而不虛,寂而不滅,淡而有味,高古脫塵的禪境風骨。
王超然自幼受家庭影響喜愛書畫藝術,曾受教于張朋、宋新濤、王紹波等前輩名家,他是吳悅石先生的入室弟子,王超然從吳悅石老師身上學習到了自由率真的構圖和用筆,明白了個性化藝術語言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學會了大寫意繪畫的藝術語言表現(xiàn)技巧;受教于吳悅石老師,王超然對世間萬物具象的描繪有了全新的認識,藝術理論和美術技巧同步得到提升。
王超然是一個比較全面的畫家,其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均有涉獵,尤為擅長指頭畫??v觀王超然的作品,其畫面氣韻悠長,構圖嚴謹樸實,筆墨樸拙大氣,意境清幽空曠,構成了一幕幕玄妙的禪思世界。在其筆下,松下參禪悟道的羅漢、荷塘環(huán)伺出擊的翠鳥、春江水暖的鴨群、荔枝樹下氣宇軒昂的雄雞……一幅幅的禪思畫面間,無不顯露出一種“志一不分”“氣虛神朗”徹悟的佛性與禪機。若是你仔細品讀,會發(fā)現(xiàn)王超然筆下的這些佛性、禪機與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莊子的“坐忘”在精神上是一致的。而與王超然的作品對話久了,你甚至能品讀出“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象”的種種滋味。
王超然又是一個善于寫意的畫家,中國的大寫意繪畫要求繪者必須一切著眼于“道”。所謂“道”,就是自然界的基本規(guī)律,以及人世間的道德規(guī)范,它是一切美的本質和靈魂。美是有共性的,而“道”則是美的底線。王超然經(jīng)常說:“藝術一定是表達美的,而真善美才是藝術的正確呈現(xiàn)方式,作為一個畫家,必須要做到心游物外,與物同契,以空靈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出客觀物象的生命力,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有張力,這也是大寫意的思想精髓?!?/p>
品讀好的美術作品,如同欣賞美妙的詩歌。在王超然筆下的萬物具象,我們不難從中發(fā)現(xiàn)詩歌韻律,王超然也曾說:“大千世界之美,都是心靈感應的產(chǎn)物。要以空靈淡泊的心緒,融萬趣于神思,表現(xiàn)超以象外的審美感受?!弊哌M王超然筆下的藝術空間,我們在品讀這些畫面時,也能從中品讀到一個畫家“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灑脫;能感悟出一個畫家“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寂;能品嘗出一個畫家“秋至山寒水冷,春來柳綠花紅”的豁達;能體味到一個畫家“日照寒光淡,山搖翠色新”的禪思……
中國寫意畫向來是追求“以心傳心,遷想妙得”。品讀王超然的作品,你會發(fā)現(xiàn)他在追求藝術創(chuàng)作及心靈探索的同時,又加上了一些他對生活獨特的感悟。這種藝術表達方式逐漸形成了屬于他自己“明心見性,豁然頓悟”的審美趣味。細細品讀,你會發(fā)現(xiàn)這種藝術趣味向觀賞者傳遞的是:禪是動中的極靜,也是靜中的極動,寂而常照,動靜不二……畫家的美學思想與繪畫中的人文精神相結合,我們仿佛看到王超然正在用手中的筆墨探索生命的本源,而這里面佛家“靜、澹、遠、閑”的超然心境更是一覽無余。
指畫,又名指頭畫,在當下山東濰坊的美術界,指畫藝術更是百花齊放,精彩絕倫,而王超然更是濰坊指畫藝術佼佼者。他在指墨藝術上追清代高其佩及近現(xiàn)代的潘天壽,濰坊的指墨畫家李冰奇對其影響較大,后經(jīng)吳悅石親授指導,王超然歷經(jīng)多年參研,他的指墨藝術習古出新,漸成自家風貌。他的指墨作品往往會讓閱讀者產(chǎn)生心靈深度的感動,這種感動來自其畫面間的孤寒冷寂與世俗喧囂熱鬧的反差,這種反差有一種咄咄逼人的獨特魅力。十指連心,王超然的指畫作品就是這樣的“深入心靈”。
黑格爾曾說:“真正的創(chuàng)造就是藝術想象的活動?!蓖醭徽怯盟晃锿獾乃囆g想象力,用自己的筆墨藝術語言,寫出了屬于他自己的人文精神。他的作品直入人心,帶給觀賞者心曠神怡、物我兩忘的精神感受。路漫漫其修遠,藝術永遠是一條曲折的生命探索之旅,王超然作為一個執(zhí)拗的畫者,孤獨地走在這寂寞的旅途中。我們祝福這個執(zhí)著的山東漢子,愿他未來收獲更多屬于自己的成就。
(編輯/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