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 要 2014—2016年,在貴州省普定縣進行了7個馬鈴薯品種的引進比較試驗。結果:1)每667 m2產量最高的是中薯9號,達2 014.63 kg,第二高的是興佳2號,為1 945.63 kg,最低的是中薯7號,僅有1 436.49 kg。中薯9號和興佳2號產量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2)商品薯率最高的是興佳2號,達92.34%,第二高的是費烏瑞它,為87.56%,最低的是富金,僅有78.47%。3)興佳2號對馬鈴薯青枯病、病毒病和瘡痂病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性,對馬鈴薯晚疫病具有一定的抗性。綜合各項表現(xiàn),認為興佳2號適宜在普定范圍內大面積推廣。
關鍵詞 馬鈴薯;品比試驗;貴州省普定縣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9.008
隨著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政策的不斷推進,中早熟馬鈴薯在普定縣種植面積逐漸增大,在村級公司和專業(yè)合作社的帶動下,當?shù)剞r民種植馬鈴薯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但由于受品種單一、種薯退化等因素影響,現(xiàn)有種植品種已經不能滿足當?shù)伛R鈴薯產業(yè)發(fā)展對中早熟優(yōu)質品種的需求,急需引進新品種。2014—2016年,普定縣農業(yè)局與安順市農業(yè)科學院共同引進費烏瑞它、興佳2號、中薯3號等7個馬鈴薯品種,在普定縣的化處鎮(zhèn)和白巖鎮(zhèn)進行栽培試驗,其中興佳2號是由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qū)農業(yè)林業(yè)科學研究院選育的馬鈴薯新品種,在北方地區(qū)表現(xiàn)優(yōu)良。本試驗旨在篩選出適宜普定縣種植的中早熟脫毒馬鈴薯新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品種
供試馬鈴薯品種為費烏瑞它、興佳2號、中薯3號、中薯7號、中薯8號、中薯9號和富金,共計7個。
1.2 試驗時間地點
試驗時間為2014—2016年;試驗地點在普定縣白巖鎮(zhèn)、化處鎮(zhèn);試驗地肥力中等,地勢較緩,灌溉條件良好。
1.3 試驗設計
每品種為一個處理,分別為:A1. 費烏瑞它,A2. 興佳2號,A3. 中薯3號,A4. 中薯7號,A5. 中薯8號,A6. 中薯9號,A7. 富金。
采用大區(qū)處理,順序排列,不設重復,小區(qū)長28 m、寬12 m,面積336 m2。采用大壟雙行覆膜蓋土方法種植,株距25 cm,行距壟距120 cm,每667 m2種植4 500株。按試驗方案統(tǒng)一管理。
引種試驗在化處鎮(zhèn)、白巖鎮(zhèn)同時進行。
1.4 植株性狀調查
小區(qū)對角線五點取樣,每個點隨機選擇10株馬鈴薯,調查植株田間性狀,包括株高、葉寬、葉長、莖粗,記錄各品種的物候期。
1.5 病蟲害調查
馬鈴薯生長期間記錄病蟲害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分析各種馬鈴薯品種的抗病性和抗蟲性。
1.6 收獲測產
馬鈴薯植株變黃或枯死后,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收獲測產。每個小區(qū)隨機選擇面積為5 m×6 m的3個點進行測產,記錄每個測產點的單株產量、商品薯率。利用SPSS軟件對馬鈴薯小區(qū)產量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
7個馬鈴薯品種3年的比較試驗產量結果列于表1。
從表中可以看出,每667 m2產量排序為A6>A2>A7>A5>A1>A3>A4,最高的是A6(中薯9號),達2 014.63 kg,第二高的是A2(興佳2號),為1 945.63 kg,最低的是A4(中薯7號),僅有1 436.49 kg。
商品薯率排序為A2>A1>A5>A3>A4>A6>A7,最高的是A2(興佳2號),達92.34%,第二高的是A1(費烏瑞它),為87.56%,最低的是A7(富金),僅有78.47%。
對各處理的產量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
在α=0.01顯著水平下,F(xiàn)=20.794>F0.01(6,14)=4.456,P=0.000<0.01,可以認為不同品種產量間存在極顯著性差異。
利用最小二乘法對各處理產量進行多重比較,結果見表3。
從表3中可以看出,在產量上,A6(中薯9號)和A2(興佳2號)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
2.2 植株性狀
7個馬鈴薯品種3年的比較試驗植株性狀列于表4。
從表中可以看出,A2(興佳2號)出苗至收獲期73 d左右,屬中早熟品種,株型直立,平均株高72.48 cm,分枝中等,花冠白色,花藥黃色。塊莖橢圓形,淡黃皮淡黃肉,芽眼淺,結薯集中。相較于其他品種,具有植株生長勢強,分支適宜,生長周期適中,塊莖外觀商品性好等特點。
2.3 病蟲害發(fā)生情況
7個馬鈴薯品種3年的比較試驗抗病性觀察結果列于表5。7個品種受地老虎、蚜蟲、粉虱的危害程度均為輕。
從表中可以看出,A2(興佳2號)相對于其他品種來說,對馬鈴薯青枯病、病毒病和瘡痂病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性,對馬鈴薯晚疫病具有一定的抗性。
3 結論
2014—2016年,在貴州省普定縣進行了7個馬鈴薯品種的引進比較試驗,綜合各項表現(xiàn),認為興佳2號適宜在普定范圍內大面積推廣。試驗結論如下。
1)每667 m2產量最高的是A6(中薯9號),達2 014.63 kg,第二高的是A2(興佳2號),為1 945.63 kg,最低的是A4(中薯7號),僅有1 436.49 kg。A6(中薯9號)和A2(興佳2號)產量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
2)商品薯率最高的是A2(興佳2號),達92.34%,第二高的是A1(費烏瑞它),為87.56%,最低的是A7(富金),僅有78.47%。
3)A2(興佳2號)相對于其他品種來說,對馬鈴薯青枯病、病毒病和瘡痂病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性,對馬鈴薯晚疫病具有一定的抗性。
4)A2(興佳2號)出苗至收獲期73 d左右,屬中早熟品種,株型直立,平均株高72.48 cm,分枝中等,花冠白色,花藥黃色。塊莖橢圓形,淡黃皮淡黃肉,芽眼淺,結薯集中。相較于其他品種,具有植株生長勢強,分支適宜,生長周期適中,塊莖外觀商品性好等特點。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