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毅
[摘 要] 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是新時代一種非常普遍的辦學模式,在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建設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給學校的思政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就現(xiàn)階段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內部思政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以此為依據(jù)充分探索加強思政工作的新途徑。
[關 鍵 詞] 中外合作辦學;高等教育;思政工作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8-0086-01
全球化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我國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形勢,在這一背景下,中外合作辦學高校開始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yè)中占據(jù)一席之地,并在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中外合作辦學模式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影響了學校的思政工作,基于此,針對中外合作辦學高?,F(xiàn)階段思政工作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思政工作現(xiàn)存的主要問題
(一)國內外思政工作模式有差異性
就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看,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更加重視學生的成績,而就國家的學生教育培養(yǎng)來看,學校通常更加重視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由此可見,國內外學生教育培養(yǎng)的理念存在明顯的差異。就教學方式來看,我國學生教育培養(yǎng)更重視課程的開展,因此學生很少有自主學習的實踐,而國外學生的學習通常會更加輕松自由,教師往往更重視對學生開展實驗教學,且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有非常豐富的課余活動。
(二)國外思想意識對學生的影響
中外合作辦學高校通常對學生的教育培養(yǎng)是國內教師合作,而絕大多數(shù)的外教在教學中都會融入一些自身的思想價值觀念,這往往會給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那些有意向出國深造的學生,他們通常會非常主動地接觸并了解國外的文化和思想,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國外思想對學生的影響。
(三)思政工作隊伍素質亟須強化
基于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在辦學模式、理念等方面與普通高校之間具有差異性,往往要求思政工作者自身具備較高的能力素質以應對學生思政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然而,從現(xiàn)實層面來看,我國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內部思政工作者自身的素質能力仍有待提升,其所采用的思政工作方式往往不能充分有效地適應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的模式,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思政工作的質量。
二、新時代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加強思政工作的新途徑
(一)采用與學校特征相適應的思政工作方式
就中外合作辦學高校來看,學校往往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國外的思想文化及教育理念,但這顯然與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有著明顯的差異。基于此,學校的思政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就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采用與學校辦學特征相適應的思政工作方式,確保能充分引導已經(jīng)適應了中國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教學方式的學生能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充分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強化自身對國內外文化差異的適應性。
(二)加強優(yōu)秀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教育
從現(xiàn)實層面來看,國外一些思想觀念和制度與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存在一定的沖突,會給學生自身民族精神和意識的形成造成不利影響。對此,針對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教師在思政工作中就應重視優(yōu)秀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宣傳教育,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并充分提高學生自身的愛國精神。一方面,教師要在教學中重視民族自尊的引導來強化學生自身的民族意識;另一方面,學??山M織相應的愛國精神培養(yǎng)活動,以確保從根本上強化學生自身的民族意識。
(三)組建一支高素質的思政工作隊伍
要確實有效地提高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思政工作的質量,首先就必須保證學校具備一支高素質的思政工作隊伍?;诖?,我國的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就必須重視高素質思政工作隊伍的組建。從思政工作人員的選拔開始,制定嚴格的人員選拔制度及流程,確保從根本上對學校思政工作隊伍的質量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為確保思政工作者工作與實際需求之間的適應性,學校還應重視相應培訓機制的構建,以保證能定期對思政工作者的能力素質進行強化,提高思政工作者的整體質量。
三、結論
中外合作辦學高校作為一種新型的高等教育辦學模式,往往能將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模式及資源充分地運用在我國學生的教育培養(yǎng)中,對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與我國傳統(tǒng)教育之間有明顯的差異性,因此給學校的思政教育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诖耍型夂献鬓k學高校就必須針對實際的教學要求和學校自身所具備的特殊性來轉變思政工作的方式。
參考文獻:
[1]馮躍飛,柳萍.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思政課程調查研究[J].高教學刊,2016(2).
[2]胡薇薇.合作辦學視域下閩臺生思政工作連續(xù)性研究[J].龍巖學院學報,2016(9).
[3]姜彥君.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思政課管理理念的新發(fā)展[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