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葉圣陶先生作為一位語文大家,為我國語文教育事業(yè)傾注了一生的心血,留下了豐富的著作。本文從梳理葉圣陶先生教材編寫體系入手,分析其教育理念,探討對當今教育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教材;教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教材是師生教學活動的主要憑借,是一個課程的核心學習材料。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材編輯者的意圖和教育思想。通過對教材分析,必將會對教育教學思想有更近一層的了解。
一、葉圣陶與教材編寫
葉圣陶先生編寫教材的過程,也是他探索語文教育教學的歷程。他在編輯出版上花費了頗多心血,他說:“如果有人問我的職業(yè),我的回答是:第一是編輯,第二是教員?!比~圣陶先生嘔心瀝血,為語文編輯出版事業(yè)奮斗終身,據(jù)葉至善回憶:“我父親一生編了 20 來部語文課本,他不斷進行革新,直到去世前,還為沒有能使語文教學形成一個科學的體系而感到遺憾?!?/p>
葉圣陶先生對國文教材編寫進行了多方面探索和實踐,葉晨燕在《論葉圣陶語文教材建設的多項探索》一文中,從教材的各個要素分析了教材的性質,劃分了一套相對完整的層級式網絡型語文教材體系。
但是,僅僅從各個要素分析教材的性質對于探討葉圣陶先生教材的多方位探索是遠遠不夠的。下面本文從葉先生對教材的內容與形式等不同方面的探索進行再次梳理。
從上表可見,葉圣陶先生編寫的教材目標明確,針對性強。
其次,從教材內容的選文要素來看,葉圣陶先生一以貫之的堅持新創(chuàng)作。
最后,葉圣陶編寫的教材,從日常實際情況出發(fā)提高學習者的語文知識素養(yǎng),以便學習者日后適應社會并積極改變社會??傊?,葉圣陶先生編寫的教材兼顧實際生活的社會需要和學生成長的個人需要。
二、葉圣陶之教材理念
葉圣陶先生的國文教材反映了他的教材觀,且他的教材觀是大教材觀。之所以說“大”,在于他的教材來源于人們生產活動接觸到的事物。
(一)語文教材是語文學科的“例子”
語文教材是幫助學習者獲取知識的一種途徑,但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可以通過一種或多種教材來獲得?!敖滩募词咕幍姆浅T敱M,也不過是某一學科的提要,加上一些必要的范例罷了(語文課本幾乎全是范例)?!边@句話包含著深刻的含義,其一,教材是學科的提要,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不茫然、不混亂,學習的過程中有路可循,有事可做;其次,教材尤其是語文教材還包括種種范例,這些范例是獲取知識、養(yǎng)成習慣的一種憑借。
(二)教材具有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
葉先生把語文學科的知識系統(tǒng)放在學習的首位,注重知識系統(tǒng)的完整性,在《開明國文講義》的編寫中嚴格把文法、修辭、文話合理有序編排,使其自成體系,以便于學生通體閱讀之后獲取語文科的完整知識。葉先生認為,學習語言文字若只專注于內容而忽視其形式,結果就只能是勞力多而收獲少。但是,學習文章形式、章句法則的知識須得結合選文來看,一是文章形式、章句法不脫離于具體的材料獨立存在,二是脫離了具體材料的文章形式、章句法則的學習毫無意義,脫離實際需要、不能運用的知識毫無價值。
(三)教材適應讀者和社會需要
葉圣陶先生從事編輯出版工作,編輯書刊向來是站在讀者需要的基礎上,編輯適合讀者需要的書刊。編寫教材時也從多方面考慮學生的需要,選取適應青年需要的選文,編寫適合讀者需要的教材,使學生通過課本學到終身受用的本領是葉先生一直努力的方向。葉圣陶先生作為一個愛國主義者,也注重社會的需要。在編寫課本時“要體現(xiàn)教育方針、體現(xiàn)政策、培育新人。所有的課本都要為這個總的目標服務”。在這樣的教育方針政策下培養(yǎng)的學生在無形中都接受著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政治素養(yǎng)。
三、語文教學理念
葉圣陶先生的教材理念,受到他的語文教學理念的支配和影響,同時也是他對語文教學提出的嚴肅要求。
(一)語文教學原則:課堂內外相結合
葉圣陶先生強調學習是為了自身終身受用,選取的教材供學生學習閱讀和寫作的知識,讓學生獲得經驗處理生活的問題。這個過程需要兼顧課堂內外,“以為教育可以把學生所需要的一切全部給他們,學生出了學校再不用自己去研討追求了,這種認識是根本不對的?!睂W生學習,從不受課堂內外、校園內外的局限。葉圣陶先生說:“書里有豐富的知識。但是讀了書并不等于長了知識,比如,豆科植物的特征,葉是羽狀復葉,花是蝶形花冠,書上明白寫著,可是有不少人不知道槐樹屬于豆科。”知識是來源于生活的,教材選取的供學生學習的系統(tǒng)化知識,教學過程尤應注意課堂內外的緊密聯(lián)系,才好“在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平時的積累、實踐的歷練,把“知”轉化為“行”,漸漸化為習慣,才算具有了能力。
(二)語文教學過程:精讀與略讀相結合
葉圣陶先生認為,逐句講解達不到國文教學的目標,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無益甚至有害,為使學生養(yǎng)成閱讀書籍的良好習慣,葉先生提出精讀與略讀的教學指導方法,“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二者都需要教師的指導。精讀與略讀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葉圣陶先生對教師如何幫助學生精讀與略讀作了非常細致的闡述,提出了完整的精讀指導步驟。精讀與略讀相結合的讀書方法“給學生帶來的益處絕不僅限于語文方面,他們將因為學得生動活潑而身心都得到健康發(fā)展,智慧和才能也將得到充分發(fā)揮”。
葉圣陶先生的編寫和參與編寫的眾多教材針對性強,并從教材編寫、教學方法等多方面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形成了一個完整、科學的教育體系,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操作性。顧黃初先生在紀念葉圣陶誕辰一百周年的時候說:“這幾年,在語文教育界有越來越多的同志,觀念更新了,思路清晰了,做法對頭了,這恐怕與直接或間接地受了葉圣陶的影響有關。”
參考文獻:
[1]周溶泉.葉圣陶[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0:135.
[2]徐登明.編輯出版家葉圣陶[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4(3).
[3]葉晨燕.論葉圣陶語文教材建設的多向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3).
[4]葉至善,葉至美,葉至誠編.葉圣陶集[第十一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270.
[5]劉國正編.葉圣陶教育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09.
[6]葉圣陶,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編.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13.
[7]劉國正編.葉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27.
[8]葉至善,葉至美,葉至誠編.葉圣陶集[第十四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114.
[9]葉圣陶著,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編.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4).
[10]雷玲主編.教師要學葉圣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68).
[11]顧黃初.學習葉圣陶,發(fā)展葉圣陶[J].語文學習,1994(10):10.
作者簡介:王效層(1993-),女,漢族,山東菏澤市人,教育碩士,濟南三職專,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