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應中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個國家的實力,一個民族的未來,與這個國家和民族的人民信仰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信仰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具體可感的,可以說,先進典型就是把信仰從精神價值轉化為自覺行動和可感現(xiàn)實的橋梁紐帶。我們南通大學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和江蘇省有關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決策部署,堅持“三先”,激揚尊崇學雷鋒先進典型的大愛情懷,先進典型在全校廣受敬重和關愛,不斷夯實師生員工從人民信仰到國家力量到民族希望良性循環(huán)的現(xiàn)實基礎。
典型是同類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對于一個社會而言,先進典型是整個社會中代表文化方向、順應時代潮流、引領風氣之先、提供價值示范的先進分子,可以是個體或群體。先進典型凝結著跨越時代的恒久價值。55年前,毛澤東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作為從千千萬萬社會主義勞動者和建設者中涌現(xiàn)出來的先進典型,雷鋒的事跡教育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雷鋒的精神感染和鼓舞了全社會,雷鋒的名字及其生成的價值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和美德象征,歷久彌新而綿延不斷,跨越時代而傳承光大。我校青年學生堅持學雷鋒志愿服務20多年,先后注冊學雷鋒先進代表“莫文隋”志愿者逾27000人,每年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近400場次,形成的品牌項目獲全國志愿服務銀獎和銅獎各1項。
先進典型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提到先進典型,人們往往會從他們身上最直接、最現(xiàn)實、最具體可感的德行獲得最先的感受和體驗,民族脊梁的英勇氣概如此,時代楷模的人格魅力亦然,平民英雄的凡人善舉也是這樣。
這些年來,從做好事不留名的“莫文隋”到舍己救學生的“最美教師”張麗莉,分布在各行各業(yè)的先進典型,以他們鮮活的倫理形象、生動的豐功偉績、充盈的人格魅力寫成了不朽的道德文章,感動了無數(shù)的身邊人和后來人,感動了整個中國。南通大學是“莫文隋”的發(fā)源地,“莫文隋精神”為學校和師生提供了生動的道德資源。我校在各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同時,教學名師、師德標兵、三好學生標兵等先進典型不斷涌現(xiàn),連續(xù)四年有學生入選“江蘇百名好青年”。
“好人有好報”才會引起社會群體效仿?!昂萌恕薄昂脠蟆奔仁且环N社會約定,也是一種心理感受。一個“善有善報”“好人有好報”的社會,就會好人輩出,并引起群起效仿的效應,逐漸形成學好人、做好人、回報好人、回饋社會的良性循環(huán)和社會氛圍。我校歷任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定期慰問、看望“莫文隋”的原型,還推薦其擔任北京奧運火炬手參與火炬?zhèn)鬟f,使“莫文隋現(xiàn)象”從南通走向全國。
先進典型受尊崇才會激發(fā)見賢思齊的社會效應。關愛好人就是溫暖社會,尊崇先進典型是一種情懷,體現(xiàn)了德行天下的文化自覺,激勵人們見賢思齊,學習先進、崇尚先進、關愛先進、爭當先進。我們南通大學研究生支教、“西部計劃”成員的身影活躍在青海、西藏等地,在贏得中國青年志愿者優(yōu)秀個人獎等榮譽的同時,也傳遞著義務支教、志愿服務的接力棒。
對先進典型的尊崇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體現(xiàn)了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價值導向,體現(xiàn)了社會的和諧向上。關愛尊崇先進典型有多種方式,最直接、最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就是表彰獎勵、輿論宣傳、看望慰問。要努力營造關愛先進典型的社會氛圍,切實增強宣傳先進典型的影響力和實效性,積極探索學做先進典型的新路徑、新舉措,不斷推動尊崇先進典型的常態(tài)化、制度化。為此,就要力求做到:
讓尊崇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先進典型植根于生活、熔鑄于實踐、來自于人民,可信可敬、可學可行,對他們的尊崇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融入工作、學習、交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我校專門設立“莫文隋基金”用以資助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設立“見義勇為基金”用以獎勵見義勇為的師生;定期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這些看似平常和普通的做法,在校園、在師生員工身邊樹立起一道立德樹人的亮麗風景線。
讓尊崇成為社會風氣。關愛無須理由,心動不如行動。關愛先進典型,要在學習宣傳中見行動,在踐行效仿中求實效,做到組織帶頭關愛、社會主動關愛、人人自覺關愛、先進典型相互關愛,努力使尊崇先進典型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學校以“和諧校園”創(chuàng)建為抓手,高度重視“新生開學第一課”、畢業(yè)典禮等具有儀式感的環(huán)節(jié),讓校內外一切道德資源充分涌流,一切先進典型的活力競相迸發(fā),促進了優(yōu)良校風和學風建設。
讓尊崇形成長效機制。尊崇關愛先進典型,光靠人們的自發(fā)行動和行為自律并不夠,還需要借助建章立制加以規(guī)范,特別是借助立法手段加以強化和保障。多年來,我校積極探索尊崇先進典型的長效機制,先進典型聯(lián)系制度、表彰獎勵激勵機制、先進典型傳播機制、看望慰問關愛機制等相繼出臺并逐步完善,夯實了關愛先進典型的制度基礎。
(作者系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