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斑皮檸檬桉不同種源光合特性比較分析

2018-05-14 14:44唐慶蘭蔣鈺渝李昌榮鄧紫宇項東云陳健波郭東強周維盧晨升
熱帶作物學報 2018年5期
關鍵詞:水分利用效率種源

唐慶蘭 蔣鈺渝 李昌榮 鄧紫宇 項東云 陳健波 郭東強 周維 盧晨升

摘 要 以斑皮檸檬桉10個種源的苗木為研究材料,測定分析其光響應曲線和特定光強的光合參數(shù)。結果表明:光飽和點最大的2個種源19694和20756達到1 700 μmol.m-2.s-1,最小的是種源20883,光飽和點為1 333.33 μmol.m-2.s-1。種源19666、19691和20883光補償點最低,低于14.0 μmol.m-2.s-1,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強;種源19664、19665和20787光補償點超過40 μmol.m-2.s-1,對弱光的利用能力相對較差,種源19691、19694和19666光飽和點較高,光補償點較低,對光環(huán)境的適應范圍較大。光強為1 500 μmol.m-2.s-1時,10個種源的斑皮檸檬桉的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胞間二氧化碳和蒸騰速率的差異都達到顯著水平;光合特征參數(shù)與種源地地理信息的相關關系均未到達顯著水平;種源19694、19665和20756屬于高凈光合速率較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類型,種源19691屬于高凈光合速率低水分利用效率的類型;種源19666和20883屬于低凈光合速率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類型;相關分析表明,經(jīng)度、緯度和海拔對斑皮檸檬桉的光合特征參數(shù)均未起到主導作用。通過比較分析不同種源斑皮檸檬桉的光合作用差異性,以便在造林時根據(jù)環(huán)境、地形、地貌選擇合適的種源。

關鍵詞 斑皮檸檬桉;種源;光響應曲線;光合參數(shù);水分利用效率

中圖分類號 S792.39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Taking the seedlings of Corymbia citriodora ssp. variegata from ten provenances as the studied materials, the photosynthetic light response curves and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of 1 500μmol.m-2.s-1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light saturation point (LSP) was 1 700 μmol.m-2.s-1 (for 19694 and 20756) , and the lowest LSP was 1 333.33 μmol.m-2.s-1 (for 20883). The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LCP) of 19666, 19691 and 20883 was under 14.0 μmol.m-2.s-1, with the highest capacity to utilize low light. LCP of 19664, 19665 and 20787 was higher than 40μmol.m-2.s-1, with weaker capacity to utilize low light. The provenance of 19691,19694 and 19666 had high LSP and low LCP, suggesting an adaptation to a wide range of light sources. The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otosynthetic rate (Pn), intercellular CO2 (Ci), stomatal conductance (Gs) and transpiration rate (Tr) among the ten provenances reached significant level when PAR at 1 500 μmol.m-2.s-1.The correlation of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id not reached a significant level. The provenance 19694, 19665 and 20756 are grouped to the type of high Pn and high WUE. The provenance 19691 was classifified to the type of high Pn and low WUE. The provenance 19666 and 20883 were the type of medium to low Pn and high WU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longitude, latitude and altitude did not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 citriodora ssp. variegata. The comparison on the variations of photosynthesis of C. citriodora ssp. variegata seedlings of different provenances may facilitate the selection suitable provenances for plantation in landscapes of different features.

Key words Corymbia citriodora ssp. variegate;provenance;light response curves;photosynthetic parameter;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8.05.008

斑皮檸檬桉(Corymbia citriodora ssp. variegata)是亞熱帶闊葉樹種,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南部沿海地區(qū)和新南威爾士州北部沿海地區(qū),分布區(qū)由南部的科夫斯基港(Coffs Harbour)向北延至瑪麗伯勒(Maryborough)地區(qū)。斑皮檸檬桉樹體高大挺拔,枝葉繁茂,樹皮光滑,具有良好的耐霜凍能力,廣泛用于行道樹或庭院綠化。斑皮檸檬桉的木材材性與檸檬桉相似,材質堅實、有耐性,抗腐蝕能力強,其成熟材的基本密度約為740 kg/m3[1],有非常廣泛的用途,作為鋸材和圓木使用,可作為橋梁、建筑、木地板等用材,大徑級更是優(yōu)良的造船材[2-3]。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斑皮檸檬桉的引種試驗[4],關于斑皮檸檬桉報道不多。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引進斑皮檸檬桉等4個傘房屬樹種,并開展了遺傳改良研究[5-6],試驗表明,廣東德慶試驗點的表現(xiàn)最佳,3年生最優(yōu)種源的斑皮檸檬桉平均單株材積達0.0189 6 m3。關于斑皮檸檬桉光合作用的研究未見報道。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生理過程和物質積累的基礎,凈光合速率(Pn)是反應植物生長狀況的重要指標,關于Pn的研究是植物生理研究的重點之一。影響Pn的主要因素除植物葉片內在因素外,環(huán)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強度、CO2濃度、溫度[7]。前人的研究表明,光照強度是3個環(huán)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8]。為研究Pn對光照強度的響應,建立了一系列光響應數(shù)學模型,通過這些數(shù)學模型,可以確定光補償點(LCP)、光飽和點(LSP)、表觀量子效率(AQY)以及暗呼吸速率(Rd)等重要的光合特征指標,這些指標反映植物葉片對光照條件的要求。如光補償點是反應植物葉片對弱光的利用情況,光補償點越低,植物葉片利用低光強光能的能力越強[9]。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種源斑皮檸檬桉的光合特征參數(shù),為斑皮檸檬桉的科學經(jīng)營和早期選擇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2013年12月從澳大利亞聯(lián)邦科學與工業(yè)研究組織引進斑皮檸檬桉,包括10個種源,主要產(chǎn)自昆士蘭和新南威爾士,具體見表1。

1.2 光合測定

2016年1月播種,小苗培育至30 cm高后,將小苗移栽至直徑30 cm的塑料杯內培育,2016年10月份進行光合測定。

用美國LI-COR公司生產(chǎn)的LI-COR6400光合作用儀進行測定,測定時間選擇晴天的上午9:00~11:00時進行。分別測定凈光合速率(Pn,μmol.m-2.s-1)、氣孔導度(Gs,mol.m-2.s-1)、胞間二氧化碳濃度(Ci,μmol.mol-1)、蒸騰速率(Tr,mmol.m-2.s-1),并計算水分利用效率(WUE=Pn/Tr)。

光響應曲線的測定:每個種源選取3株平均樣木,每株選取從樹枝頂部往下的第一片向陽的功能葉進行光響應曲線的測定,光強(PAR)梯度分別設定為:2 000、1 800、1 600、1 400、1 200、1 000、800、600、400、200、100、500、200、100、50、0 μmol.m-2.s-1。

種源間光合參數(shù)比較測定:每個種源選取6株樣木,每株選取從樹枝頂部往下的第一片向陽的功能葉進行凈光合速率的測定,光強設定為1 500 μmol.m-2.s-1。

1.3 數(shù)據(jù)處理及分析

試驗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采用Excel 2007進行作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種源光響應特征

從圖1可看出,10個種源的斑皮檸檬桉光響應曲線存在差異,但隨光強的增加變化趨勢基本相同。光強為0時,凈光合速率為負值,隨著光強的增加,各種源的凈光合速率迅速上升,Pn幾乎是直線上升。光強為800 μmol.m-2.s-1后,Pn隨著光強的增加而繼續(xù)上升,但曲線趨向平緩,增幅逐漸減小,達到光飽和點后,曲線基本平穩(wěn)。從凈光合速率與光強的回歸可以看出,凈光合速率與光強呈顯著的二次曲線相關關系,各種源擬合曲線的R2值均在0.95以上(回歸方程見圖1),擬合效果較好。

由圖1各種源光響應曲線和圖2低于200 μmol.m-2.s-1的線性回歸及其擬合結果,計算光響應特征參數(shù)(表2)。光飽和點最大的2個種源19694和20756,均達到了1 700 μmol.m-2.s-1,利用強光的能力最強;光飽和點最小的是種源20883,光飽和點為1 333.33 μmol.m-2.s-1,利用強光能力相對較弱;各種源的光飽和點依次順序為19694=20756>19665>19664>19666>19691=20787>20396=20753>20883。

表2顯示,種源19666的光補償點最低,為5.79,其次是種源19691、20883,光補償點位11.94、13.52 μmol.m-2.s-1;種源19694、20753和20756光補償點在20~31 μmol.m-2.s-1之間;光補償點相對較高的種源有19664、19665、20396和20787,光補償點均在35~50 μmol.m-2.s-1之間。

2.2 不同種源間光合特性差異

由表3可知,10個種源的斑皮檸檬桉的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胞間二氧化碳和蒸騰速率的差異都達到顯著水平。其中種源19691凈光合速率最高,達26.302 7 μmol.m-2.s-1,種源19691、20756、19694間凈光合速率無顯著差異,但顯著高于其他種源;種源19666凈光合速率最低,僅為14.863 8 μmol.m-2.s-1,顯著低于其他種源。種源19691、20756、19694、19665和19664的氣孔導度均在0.5以上,這5個種源間無顯著差異,但均顯著高于其他種源;種源20787、20396、20883和20753的氣孔導度在0.29~0.35之間,且各種源間無顯著差異,顯著高于種源19666。種源20787、2039 6和19666的胞間二氧化碳濃度無顯著差異,顯著小于其他種源,其他種源間無顯著差異。種源19691的蒸騰速率最高,達9.637 7 mmol.m-2.s-1,種源19691和19664顯著高于其他種源,而種源20883和19666僅為2.5 mmol.m-2.s-1左右,顯著低于其他種源。

2.3 不同種源間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WUE(Pn/Tr)反應二氧化碳固定時,樹木消耗水分的狀況,WUE高,表明樹木水分消耗就小。從圖1可以知,種源20883和19666的水分利用效率較高,超過7.0 mol.mmol-1;其次是種源20753,為4.3 mol.mmol-1;20396、19694、19665和20756的水分利用效率在3.0~3.8 mol.mmol-1之間;WUE最小的是種源19664、19691和20787,均低于2.8 mol.mmol-1。

2.4 相關分析

為研究斑皮檸檬桉光合特性差異的原因,將各種源斑皮檸檬桉8個光合特征參數(shù)與種源地的地理信息進行相關分析。由表4可知,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胞間二氧化碳濃度和水分利用效率與經(jīng)度呈正相關關系,與緯度和海拔(水分利用效率除外)呈負相關關系,均未達到顯著水平;光飽和點與經(jīng)度、緯度呈負相關關系,與海拔呈正相關關系,均未達到顯著水平;光補償點與經(jīng)度、海拔呈負相關關系,與緯度呈正相關關系,均未達顯著水平;蒸騰速率與經(jīng)度、海拔呈負相關關系,與緯度呈正相關關系,均未達到顯著水平;表觀量子效率與經(jīng)度、緯度、海拔均呈正相關關系,未到達顯著水平。

3 討論

斑皮檸檬桉10個種源光飽和點均超過1 300 μmol.m-2.s-1,其中有8個種源均大于等于一般木本植物陽生葉片光飽和點范圍(600~1 500 μmol.m-2.s-1)[10]的上限值,說明斑皮檸檬桉的陽性特征相當明顯,光合潛能比較大。

光合作用是植物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的重要途徑,是植物物質生長和積累的基礎,在作物和林木育種中,高光效育種也是育種學家關注的研究領域之一[11-13]。植物光合能力的強弱與植物的遺傳和生長環(huán)境密切相關[14],不同的樹種、同一樹種不同的產(chǎn)地在同一環(huán)境下,其光合特性有所不同。為能更好地改良和利用不同種源的斑皮檸檬桉,了解其有機物同化物的合成能力,研究分析不同地里種源斑皮檸檬桉的光合性能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分析光合特性參數(shù)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飽和點、光補償點、表觀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差異性,可從光合生理方面篩選出高光合速率、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種源,為生產(chǎn)經(jīng)營提供依據(jù)。

本研究結果表明,斑皮檸檬桉10個種源的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胞間二氧化碳濃度和蒸騰速率的差異都達到顯著水平,與武沖等[15]研究麻楝22個種源的光合作用參數(shù)存在極顯著差異相似,這是由于自然選擇使得各種源已適應原產(chǎn)地生長環(huán)境而形成各自的生理特性的結果,這種適應性是可以遺傳給下一代的,因此,可以從10個種源中選出高光效的斑皮檸檬桉種源。

植物光響應曲線反應植物凈光合速率隨光合有效輻射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通過植物光合響應曲線的擬合,計算出光合飽和點和光補償點等參數(shù),這些參數(shù)已成為植物速生豐產(chǎn)以及制定栽培措施的科學依據(jù)。

光飽和點和光補償點是反應植物對光照條件要求最直接的因素,光補償點較低且光飽和點較高的植物對光環(huán)境的適應性較強;而光補償點較高、光飽和點較低的植物對光照的適應性較弱[16]。測定的結果表明,種源19664、19665和20787的光飽和點和光補償點都比較高,說明這3個種源利用強光的能力強,利用弱光的能力相對較弱,陽性特征非常明顯,建議采用低海拔、向陽坡的丘陵地或平地種植,栽植密度不宜太大,有利于樹木光合潛能的充分發(fā)揮,促進樹木生長。種源19666、19691、19694和20756光飽和點較高、但光補償相對較點低,對光環(huán)境適應的范圍較大,既能適應強光的環(huán)境,又有一定的耐陰性,生產(chǎn)上對林地的方向性可以不作要求。種源20396、20753和20883光飽和點相對較低,對強光的利用能力相對較弱,宜選擇在陰坡或半陰坡的丘陵地上種植。本研究10個種源斑皮檸檬桉的光飽和點在1 333~1 700 μmol.m-2.s-1之間,陽性特征相當明顯,高于桉屬的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尾葉桉(E. urophylla)、巨尾桉(E. grandis×E. urophylla)和尾巨桉(E. urophylla×E. grandis)等12個無性系[17-18],低于尾葉桉無性系U1(E. urophylla)[19],說明斑皮檸檬桉的光飽和點在大面積人工林種植的桉屬無性系的光飽和點的范圍之內,與桉屬樹種的陽性特征相似。

前人的研究結果表明,同一樹種不同種源間光合特性的環(huán)境主導因子主要包括經(jīng)度、緯度、年無霜期等[20-23],也有研究結果提示影響種源間的光合特性的環(huán)境因子相當復雜,可能是幾個或眾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24-25]。本研究結果表明,經(jīng)度、緯度和海拔對斑皮檸檬桉的光合特征參數(shù)均未起到主導作用,說明導致斑皮檸檬桉這10個種源光合特性差異的環(huán)境因子比較復雜,可能是其他因子,或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前人對興安落葉松和馬尾松研究結果表明,樹木種源間光合能力的差異是長期適應原產(chǎn)地環(huán)境的結果,這一適應性可以遺傳給下一代[15,23-24]。因此,在引種時盡量引進高凈光合速率的種源,這些種源能有效的利用光照,轉化成更多的有機物,從而收獲更多的木材。

參考文獻

[1] Boland D J,Brooker M I H,Chippendale G M,et al. Forest trees of Australia[M]. 5 th ed. Melbourne: Nelson/CSIRO,2006:736.

[2] Lee D, Law S, Arm S M, et al. The performance of 15 hardwood species/provenances on a red soil type in this region [M]//Queensland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Hardwoods Queensland Research Updates: Species. Brisbane,2002:589.

[3] Hill K,Johnson L. Systematic studies in the eucalypts. 7. A revision of the bloodwoods,genus Corymbia(Myrtaceae)[J]. Telopea,1995,6(2):185-504.

[4] BA I J. Genetic improvement of tropical Eucalyptus tree species in China[R]// ACIAR Proceedings-Australi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Australia,1994.

[5] 劉天頤,劉純鑫,林元震,等. 桉樹傘房屬4個種在廣東清新的早期生長表現(xiàn)[J].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9,30(4):61-64.

[6] 何 華,孔凡啟,黃少偉,等. 傘房屬4個樹種在廣東德慶的引種試驗[J]. 福建林學院學報,2007,27(3):226-230.

[7] Blackman F F. Optima and limiting factors[J]. Annals of Botany,1905,19(2):281-296.

[8] Marshall B,Biscoe P V. A model for C3 leaves describing the dependence of net photosynthesis on irradianc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1980,31(120):41-48.

[9] 葉 航,廖建勇,楊 丹,等. 利用光合特性初步篩選耐弱光油茶品種[J]. 廣西林業(yè)科學,2012,41(4):323-326,348.

[10] 申文輝,李志輝,彭玉華,等. 格木不同種源光合作用光響應分析研究[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4,34(6):13-18.

[12] 蔡耀輝,李永輝,邱 箭,等. 水稻高光效育種研究進展及展望[J]. 江西農(nóng)業(yè)學報,2009,21(12):26-29,56.

[13] 滿為群,杜維廣,郝迺斌. 大豆高光效育種研究[J]. 大豆科學,2009,28(3):382-387.

[14] 姜 霞,張 喜,丁海兵. 黔中10個樹種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光合特性的差異性研究[J]. 西部林業(yè)科學,2013,42(5):75-81.

[15] 武 沖,仲崇祿,張 勇,等. 麻楝生長和光合作用參數(shù)種源變異分析[J]. 熱帶作物學報,2014,35(3):509-514.

[16] 王旭軍,潘百紅,程 勇,等. 紅櫸不同種源光合特性的比較[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3,33(6):37-42.

[17] 唐慶蘭,申文輝,張照遠,等. 桉樹無性系光合特性研究[J]. 廣西林業(yè)科學,2010,39(4):184-188.

[18] 吳承禎,侯智勇,洪 偉,等. 桉樹無性系光合光響應研究[J]. 福建林學院學報,2008,28(3):294-298.

[19] 陸釗華,徐建民,陳儒香,等. 桉樹無性系苗期光合作用特性研究[J]. 林業(yè)科學研究,2003,16(5):575-580.

[20] 王佩蘭,許德祿,張 斌,等. 鉤栗種源間幼苗生長狀況和光合特性比較研究[J]. 北方園藝,2014(5):20-25.

[21] 張如華. 馬尾松不同種源光合特性研究[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6,34(19):4 921-4 922.

[22] 熊彩云,曾 偉,肖復明,等. 木荷種源間光合作用參數(shù)分析[J]. 生態(tài)學報,2012,32(11):3 628-3 634.

[23] 俞新妥,盧建煌. 不同種源馬尾松光合能力的比較研究[J]. 福建林學院學報,1991,11(2):131-135.

[24] 趙曉焱,王傳寬,霍 宏. 興安落葉松(Larix gmelinii)光合能力及相關因子的種源差異[J]. 生態(tài)學報,2008,28(8):3 798-3 807.

[25] 蔣 燚,李志輝,朱積余,等. 不同紅錐種源幼林光合特性日變化測定與分析[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3,33(6):43-47.

猜你喜歡
水分利用效率種源
不同地理種源人面竹的竹筍營養(yǎng)成分比較
福建漳州14年生西南樺不同種源選擇及評價
葡萄大棚滴灌耗水規(guī)律研究
旱澇交替對水稻生理生長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不同紅松地理種源變異對林木形質的影響
玉米根—冠及葉片水分利用效率對土壤水分的響應
濱海設施黃瓜的減蒸技術研究
不同種源華北落葉松種子的品質及苗木生長量
萨嘎县| 米脂县| 裕民县| 河西区| 普定县| 黄山市| 龙陵县| 泰宁县| 贵定县| 东海县| 潮安县| 新竹市| 东至县| 惠来县| 杂多县| 栾城县| 文水县| 海门市| 鄂州市| 汶上县| 漠河县| 沁水县| 东阳市| 额尔古纳市| 常山县| 宁晋县| 称多县| 鱼台县| 静乐县| 名山县| 平阴县| 兰西县| 汉寿县| 府谷县| 井陉县| 苏尼特左旗| 四川省| 江华| 喀什市| 西昌市| 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