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們國家近些年來所進行的中考改革,在英語考試當中,英語閱讀理解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所以英語閱讀理解已經(jīng)成為了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同時也是初三學生學習英語的一項難點內(nèi)容。本文首先對于英語閱讀策略的定義進行探討,從而對于提升初三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策略進行探究。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初三學生英語閱讀策略的運用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1. 英語閱讀策略的定義
所謂的英語閱讀策略,實際上就是指在進行英語閱讀的過程中,根據(jù)英語文章的類型、內(nèi)容以及目的來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同時也有人認為,閱讀策略是通過一定的技巧來解決英語閱讀過程中的困難。比如對于英語文章內(nèi)容的推測和預測,以及對于文章的略讀和跳讀等等技巧,同時也包含了學生為了實現(xiàn)閱讀的目標而使用的選擇性以及控制性的行為。通過調(diào)整對于英語文章進行認知的活動計劃,來有針對性地對文章進行理解,這也屬于一種學生的學習策略能力。不同于英語閱讀技巧,英語閱讀策略所涉及的內(nèi)容更加廣泛,并且對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為了達到閱讀目的而使用的一些方法進行具體的反應。而英語閱讀技巧主要體現(xiàn)的是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閱讀能力都能夠被有效的激活,所以閱讀能力也屬于一種被動的能力。
2. 提升初三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策略分析
2.1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在中考英語考試當中,需要學生能夠以每分鐘七十個單詞的速度進行英語閱讀,閱讀內(nèi)容包括記敘文、說明文以及人物傳記等,同時也要能夠讀懂通知、廣告以及信件等內(nèi)容。通過調(diào)查分析,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初三學生對于閱讀策略的運用觀念以及運用水平普遍不高,這主要是因為長期的不良閱讀習慣所造成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培養(yǎng)閱讀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應該在日常的閱讀學習中應該注意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速度。
2.2 為不同水平的初三學生制定不同的閱讀策略
通過對初三學生英語閱讀情況的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不同水平的初三生在使用閱讀策略和對于閱讀策略的運用觀念方面有著不同,平時閱讀較多的學生擁有著比閱讀少的學生更強的閱讀觀念,而且閱讀量大的學生比閱讀少的學生更加擅長使用情感策略來進行閱讀。所以,應該在英語閱讀策略培訓的過程中,側(cè)重培養(yǎng)閱讀量少的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興趣,提升他們利用閱讀情感策略的能力。而對于閱讀量大的學生則應該更加側(cè)重于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觀念,針對閱讀量的不同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培訓,能夠使得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且有針對性。
2.3 在做題時要注意對解題思路的分析
初三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題的學習過程中,大部分都在利用漢譯的方式來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對于學習比較容易出錯的文章是非常不利的。雖然這種漢譯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容易去理解文章的含義,但是對于學生的思維訓練卻是沒有幫助的。因為只有通過理解意義,才能促使學生調(diào)動多種知識,從而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要盡量保證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經(jīng)歷這個程序,這樣一來才能夠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提升各項能力。所以應該針對這一點來進行改變,拓寬我們的解題思路,而不是直接看到答案。
2.4建立閱讀策略
初三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的時候,也不應該僅僅扮演著信息接收者的角色,而是應該在獲得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充分的利用相對有效的閱讀方式,對于自身的閱讀策略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能夠形成一套符合自己特點的閱讀策略,并且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合理的進行使用。同時也能夠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為未來的學習生活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只有知道適合自己的閱讀策略,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英語閱讀效率以及閱讀能力及水平。
3. 結束語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平常的英語閱讀學習中,在保證學生英語知識正常學習的基礎上,應該更加重視對于學生自身閱讀策略的訓練,幫助學生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閱讀策略?,F(xiàn)階段,我國大部分初三學生的英語閱讀策略水平都比較低,也沒有對不同學生的閱讀策略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本文對英語閱讀策略的定義、提升初中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初三學生英語閱讀策略運用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1] 袁永菊,楊慧.英語閱讀策略與閱讀理解能力——英語閱讀策略有效性研究調(diào)查報告[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02(9): 186-188.
[2] 彭繼峰.SBI訓練模式下實施英語閱讀策略教學的課堂設計——以做筆記策略(Note-taking Strategy)為例[J]. 小作家選刊, 2016(25): 228.
[3] 單鶯.掌握策略高效閱讀——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策略的指導和訓練[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5(8): 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