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丹
“教師應是一名心理醫(yī)生”是現代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心理變得異常脆弱,能否適應現代社會的發(fā)展,成為學校教育必須探索的問題。只有科學管理,因勢利導,才能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新聞報道,4月21日上午10點許,湛江市徐聞一中高三一名學生從教學樓跳下。下午5點左右,剛剛從廣二模英語考場出來便縱身從九樓跳下;無獨有偶,4月20下午5點左右,遂溪一中一名高三女學生跳樓身亡,近年來,高三學生心理出現問題的情況越來越多,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從我們身邊消逝,我們必須思考一個問題:高三學生心理出現了什么問題,怎樣才能有效地進行高三學生心理干預,作為一名高三一線教師兼班主任,談一下個人的一些思考。
心理問題表現如下:
1、愛哭泣
高三的學生在整個高三階段,學習的壓力大,所以反映在比平時要脆弱,經常找老師、同學或家長傾訴,傾訴時動輒就崩潰大哭。有的同學在哭泣時甚至不斷抽搐,精神非常緊張,哭泣成為師生溝通中常見的現象。
2、愛發(fā)脾氣,情緒激動
根據家長和學生的反應來看,高三學生比較容易情緒激動。經常有同學無緣無故發(fā)脾氣,或是認為老師的關注和管教是在針對他,師生溝通時易產生誤解。
3、焦躁,懷疑自己
面對堆疊如山的試卷,有的同學無法完成或完成質量不佳,容易焦躁。在完成題目的過程中,出現知識瓶頸,產生不正常心理,懷疑自己,出現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4、厭學、有自殘或自殺傾向
高三是一個意志品質磨練的過程,有的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學下壓力之外,還受到家庭、社會等影響,滋生一些不健康心理和錯誤的模仿行為,產生厭學甚至想結束生命的想法,甚至付諸實踐。
上述表現,是高三學生常見的異常行為。除了高考壓力大等原因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針對現象和原因,班主任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把握學生個性,深入了解學生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存在,所以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的個性熟知于心。有同學安靜,有的同學活潑,有的同學自卑……了解其個性特點有助于溝通交流,更好的深入其內心,正確疏導引領,避免產生極端想法。
二、及時召開主題班會,舉行各類活動,緩解壓力
高三學習時間緊張,班主任一方面要兼顧學生的學習,另一方面還需恰當地開好主題班會。不需要每周的班會課時間都開,但是一些特殊的時間必須要開。如湛江一模、二模、廣州一模等幾次模擬考試結束;高考倒數200天、100天、30天;根據班級情況穿插如“信任”“堅持”等主題的班會活動。主題班會以小組形式,由學生組織、開展,營造輕松氛圍,緩解學生壓力,引導其正確看待成績。除此之外,可以適當輔助一些集體活動,如拔河、春游、集體散步等。
三、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班主任素養(yǎng)
班主任是一個班的靈魂,如果班主任缺少相關能力和素養(yǎng),會直接導致班級問題愈發(fā)嚴重或不能及時解決。2016年5月,湛江市相關部門規(guī)定,班主任必須獲得心理學B證,生動的案例教學,讓班主任掌握一些基礎的心理知識,并運用到實踐中,用科學的理論解決存在的問題。
四、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干預機制
建立家長微信群,通過電話、短信、校訊通等形式及時向家長反饋雪上在校的情況,跟蹤目標學生在家的表現,根據學生在家的情況及時干預。嚴重的學生需要請學校的心理老師進行疏導,或請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治療,避免出現極端意外事件。在西方等發(fā)達國家,有專業(yè)的家庭心理醫(yī)生,足以看出其對心理問題的重視程度。只有家長和學校共同承擔,及時干預,才能避免悲劇發(fā)生。
除此之外,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輕松的學習氛圍,都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根據實戰(zhàn)教學經驗,能做以上幾點就已經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在對學生的三年教育中,每一個人都要承擔其各自的責任,讓高三學生快樂高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