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就憋氣,可能是因為血液黏稠度太高了。
血液黏、血稠,稱為“高黏稠血癥”。除了容易發(fā)生在老年人身上,年輕人如果有血脂高、血壓高的問題,或者精神壓力大,總是長時間靜坐,也同樣會血濃如粥。蹲下時,回到心臟的血液會驟減。如果你本身的血液黏稠,血液循環(huán)供血不足,氧氣與二氧化碳不能及時完成交換.呼吸困難的問題自然就加重了。除了蹲下就憋氣,如果出現(xiàn)下面的幾種情形,如很可能意味著你的血太黏稠了。
1. 口唇發(fā)紫,容易氣短,心悸
血液黏度高的人,多伴有紅細胞增多的癥狀。因此,他們的嘴唇很容易發(fā)紫,而且稍微做一些體力勞動,就容易喘不過氣,平時也容易胸悶、心悸。因為紅細胞過多或是血液過濃,都不利于氧氣運輸,他們更容易缺氧,身體為克服缺氧只能加快心率。
2. 早上疲勞,晚上精神
如果早上醒來,總是渾渾噩噩的,沒有睡醒后的神清氣爽;吃過早飯后,大腦才逐漸清醒;到晚上了,反而精神狀態(tài)變得比早上好,這可能也是血液黏稠的癥狀。
3. 陣發(fā)性視力模糊
血液黏稠度高。血流不順暢時,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就無法及時供給視神經(jīng),隨之可能引起視神經(jīng)短暫性缺氧、缺血癥狀,看東西就會一陣陣模糊。
(佟彤/文,摘自《中國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