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彩琴
案例闡述:
楠楠(化名)和欣欣(化名)是我園中二班的孩子,她倆經(jīng)常自發(fā)地玩在一起,是一對很要好的小伙伴。2018年3月7日午餐后自由活動時,楠楠和欣欣坐在一起聊天,“一言不合”楠楠就抓了欣欣的臉,留下一道三四厘米長的淺印痕,她們倆均沒跟老師說此事。起床午檢,老師發(fā)現(xiàn)后第一時間幫其消了毒,放學的時候跟欣欣家長(爺爺)簡述了情況,欣欣爺爺很諒解三個老師照看幾十個孩子的不易,一味說“沒事沒事!小孩子之間嬉戲打鬧正常!……”老師以為得到了家長的諒解,細小的抓痕問題不大,就沒跟園長反映,也沒有跟楠楠家長反映。
孩子到家后,欣欣爸爸看到孩子臉上的抓痕情緒激動,愛女心切,就把孩子臉上抓痕特寫的相片發(fā)到了孩子的班群里,并在班群說:“太狠了吧?一句話就行了嗎?……”等等話語宣泄。楠楠媽媽就覺小孩子之間嬉戲打鬧正常不過,她們太小打架爭吵也是無意的,我小孩抓人是不對,但你(欣欣爸爸)在群里這樣說,就詆毀我的女……,楠楠媽媽反而不依不饒。晚上8點多,欣欣爸爸情緒也靜了下來,也認識到自己的情緒、做法有點欠妥,也在群里解釋了一下,而楠楠媽媽還是不依不饒,欣欣爸爸就說:“明天找學?!?,雙方約定明天早上九點到我園。班主任在群調(diào)和不了雙方,3月8號一早跟園長匯報此事。我們在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后電聯(lián)楠楠媽媽,楠楠媽媽情緒激動,咄咄逼人,不依不饒。
9:00時欣欣爸爸和欣欣叔叔準時來到我園,楠楠爸爸媽媽9:10來到。欣欣爸爸覺自己女兒給抓傷了還要等他們,心就窩火了。而楠楠爸爸媽媽來到,楠楠媽媽還氣勢洶洶、咄咄逼人,氣氛火藥味十足。我們在誠懇對雙方家長闡明我們監(jiān)管疏忽的同時,盡可能安撫她們情緒,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后雙方家長和解。由我園保健醫(yī)生陪同欣欣去看醫(yī)生,后續(xù)由園方和楠楠家長協(xié)商。
案例反思:
本來是芝麻大的小事,變成大風波。關(guān)鍵就在老師發(fā)現(xiàn)情況后沒有第一時間向園長匯報,沒有事先跟雙方爸爸媽媽說明、解釋清楚事件的原由。欣欣爸爸知道抓痕不算深,最大的擔憂是怕孩子留疤,要的也是對方家長的道歉;楠楠媽媽知道自己孩子打人是不對,介意的是欣欣爸爸在群里明說,覺的詆毀了她女兒,而一切又是老師沒有第一時間跟雙方家長溝通而引起。
如果老師第一時間向雙方家長反映了,雙方家長對情況也有所了解,而老師在這期間再做雙方溝通工作,加以調(diào)節(jié),就不會出現(xiàn)在班群宣泄情況;第一時間向園長匯報了事故經(jīng)過,園長會第一時間指導老師如何處理又或親自電聯(lián)家長溝通,平撫事態(tài),避免事件進一步擴大,也就不會小事變大。
可見,溝通是何其重要。班群在為我們班級管理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需要班主任睿智的引導。意外防不勝防,磕磕碰碰有時也在所難免,一旦發(fā)生了一些小意外產(chǎn)生矛盾時,怎樣較好地處理小矛盾是老師、園長不愿面對而又不得不面對、頭疼的一大難題。根據(jù)多年的經(jīng)驗,我認為做好以下幾點能使家長工作相對變得得心應(yīng)手。
一、家園溝通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得家長的心,萬事好商量。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shù),關(guān)鍵在于平時教師要與家長間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關(guān)系與親密感情。而這種關(guān)系與感情的建立首先取決于教師的態(tài)度與行為:對孩子的關(guān)愛、對工作的責任感、對家長的尊重和理解。當家長感受到教師喜愛并關(guān)心自己的孩子時,工作盡心盡責時,自然的產(chǎn)生信任感,并由衷的尊重教師,心理上的距離自然消除,從而樂于與教師接近,愿意與老師溝通,家長與老師的關(guān)系就會十分融洽。做好家園溝通的工作,會讓老師受益非淺,使班級管理變得得心應(yīng)手。
二、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與方法
綜合自己多年一線的家長工作經(jīng)驗,我認為做好家長工作主要做到用心、細心、熱心。首先,用心做好教育,認真落實每一項親子作業(yè),除了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學習內(nèi)容,家長還會從中感受到孩子的成長、進步,讓家長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從而拉近與家長的距離,得到家長的信任、尊重;其次,細心照看每一個幼兒,對每一個孩子的喜好、行為習慣都有了解,充分利用離園、開放日、親子游的機會與家長面對面溝通、交流,讓家長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老師的細心;再次,熱情對待每一位家長。教師在溝通過程中要面帶微笑,親切平和。在和家長交流時,一個友好的微笑和禮貌的點頭,都能讓家園溝通在良好的氣氛下進行,使溝通變得親和,從而得到家長的認可、理解與配合。第四,善于利用班群溝通。在建立班群時首先要明確群功能及規(guī)則,例如:本群主要用于發(fā)布各項通知,所以,請家長們遵守以下規(guī)則:1、群內(nèi)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請客觀公正地發(fā)表觀點;2、關(guān)于孩子個人情況的交流,請盡量用私下交流的方式……,當老師在群里碰到以上案例情況時,一開始老師就要睿智地引導家長私下溝通協(xié)商。
三、園長與家長溝通的技巧與方法
作為一園之長面對的是全園幾百名形形色色的家長,在處理問題糾紛時除了要對事情的原由有詳細的了解外,我認為與家長溝通主要做到傾聽、真心、真誠、公平公正、多說好話。首先,要耐心地傾聽家長的訴求,其次,溝通過程要讓家長感受到我們園方是真心地做教育、真心為了孩子好,真心想幫她們解決問題。要讓家長感受到我們真誠的態(tài)度,以平和親切的語言溝通交流,真誠地替老師向家長道出疏忽之處,期望得到家長的諒解。要讓家長感覺到我們一視同仁,公平公正,不偏幫;再次,在與家長溝通時要見人說話,睿智地處理問題,說好話。應(yīng)該多說孩子好的表現(xiàn);說為了孩子好的話,說認可家長的好的話語,以此得到家長的共鳴,平撫家長的情緒。
四、家訪是家園溝通的良方
在平息矛盾風波后去家訪,可以體現(xiàn)老師、園方的有心及關(guān)愛。在家園“矛盾”中時去家訪,可以體現(xiàn)老師、園方對孩子的重視及關(guān)愛。只要家長接受老師、園長的家訪,也就表示一切還有溝通的機會。家訪溝通一定要表現(xiàn)得親和、得體、以孩子為溝通的突破口,關(guān)心孩子現(xiàn)狀及在家表現(xiàn)……,在“矛盾”中去家訪還可以探試到家長的態(tài)度及訴求。家訪后你會覺與家長彼此間的心走得更近了,彼此的關(guān)系較以前親密了。所以家訪也是家園溝通的良方、捷徑,做好家訪溝通會讓老師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