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正和
臨近端午,粽香又漸漸彌漫了整個城市。街上賣粽子的店鋪內,鋪天蓋地的廣告將花色繁多的粽子推至最耀眼醒目的位置??蛇@些工業(yè)化大量生產出的粽子,終是無法取代當年在老家母親裹的小腳粽在我心中的位置。
童年時,每到端午前夕,母親總會早早買來新鮮的粽葉,而后端把小藤椅,往后弄堂一坐。腿旁擺一盆淘凈漲過的糯米、半簍泡好的赤豆和一大碗醬酒鹵好的五花肉。待一切就緒后,便開始裹粽子了。
裹小腳粽可稱得上是一門細致的手藝,有著諸多講究。粽葉要選葉面寸半闊的寬幅蘆葉,且不能有一點泛黃。用清水將粽葉一張張洗刷干凈,修剪,再倒開水鍋內燙上片刻。待有一股濃烈的清香飄出后,取出粽葉,將其放到清水中漂洗。經這般處理過的粽葉少了脆性,裹起來更加乖巧服帖。
記憶中,母親裹粽子時非常從容,既快又穩(wěn)。她先用三張粽葉光面朝上,平行重疊拼好,雙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起葉殼,一個合攏,使三張粽葉挽成一個錐形“漏斗”,往里面灌上兩三勺糯米、赤豆或五花肉,邊灌邊用手拍打,填滿后還要用調羹使勁擠壓,讓米越緊越好。
隨后,將粽葉的尾部翻轉過來蓋住“漏斗”,并順著“斗”形至粽尖處繞上一圈。再取一片粽葉,這第四張粽葉叫“添葉”,小腳粽包得是否有棱有角、是否緊密,與這張“添葉”抽得松緊有很大關系。將“添葉”圍著粽身纏上兩圈,留出最細的葉梢。接下來,便需用到一根長約10厘米,尾端有一個直徑2毫米左右針眼的銅針。
包粽子為了避免餡料外漏,通常最后一步用線繩將粽子牢牢扎緊,捆綁成型后才能下鍋。而小腳粽無需線綁,全用粽葉穿扎,最后靠“穿針”收緊粽身。將銅針插在最外部的一片粽葉上,將尖細的葉梢穿進針眼,從反面輕輕一拉,葉尖就穿過了粽身,再把穿過來的葉梢收緊。一拉一收間,一個精致漂亮的小腳粽就誕生了。
煮粽子一般是在晚飯后,因為當時家中用的還是煤爐,那鍋粽子是要在爐子上過夜的。往爐中加足蜂窩煤,用一只碩大的鋼精鍋,將小腳粽整齊地碼在鍋里,添上足量的水,先大火煮上2~3小時,再將煤爐的進風口適當減小,用文火慢燒細煮。
經過一夜的煤爐燜煮,第二天清晨,那一陣陣說不清、道不明,卻又是如此親切的氣息,早已氤氳了整個灶間,并向四處散去。掀開鍋蓋,拎一只粽子出來。外觀上,瘦瘦尖尖,玲瓏別致,像極了舊時閨秀精巧的小腳,“小腳粽”之名,甚為形象。
母親裹的小腳粽有三種:肉粽、赤豆粽和白米粽。其中,清香本色的白米粽最得我愛。把穿過粽身的粽葉拉出,雪白的“三寸金蓮”便映入眼簾。將其置于碟中,白凈的“小腳”亭亭玉立,四溢著淡淡清香,煞是可愛。蘸上些綿白糖,對著尖尖的粽角咬上一口,軟糯而富有嚼勁,絲毫沒有米粒的感覺,尤其那一絲絲滲透在米團里的粽葉清芬,至今想起,仍感到齒留余香。
懷念母親,懷念那條小弄堂,懷念青葉纏繞出的小腳粽的清香。
(摘自《飲食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