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晉羽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刮起了一陣“面壁蹲”的“大風”,甚至有超過曾火爆一時的“反手摸肚臍”的趨勢。
這個動作號稱“每蹲一次,就能對我們的脊柱和體態(tài)進行一次完整的矯正”。那么,“面壁蹲”真有這么神奇嗎?
網絡上將“面壁蹲”的動作分解為:練習時兩腳間距寬于肩,讓腳尖碰到墻壁或與墻壁留有一點間隙,兩腳外展45°。雙手放在兩腿之間或者雙手向上舉起,挺胸收緊腰腹部,背部挺直。緩慢下蹲,膝蓋頂住墻壁,保持膝蓋與腳尖的方向一致。緩慢下蹲到最低點,然后再站起來。
這個“面壁蹲”的動作看似簡單,但對人的肌肉力量要求很高,很多平常人都難以做到,特別是難以做到其要求的標準。
如果“面壁蹲”的動作正確,且把握幅度、速度、頻率得當,的確是對身體有利的,例如可以提升人的心肺功能;可調動到常常運動不到的肌肉、韌帶等,使其堅韌有彈性……但其作用遠不如網絡上說的那么神乎其神?!懊姹诙住眱H僅是一種鍛煉方式,其并不能代替治療脊柱疾病,大家應理性對待。
在進行“面壁蹲”時,鍛煉者應把握蹲的訣竅。鍛煉時應注意雙腳間距與肩同寬,下蹲時動作應緩慢并配合吸氣,到大腿與地面平行或稍低時,就應配合呼氣起身,以免對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造成傷害,起身速度相較于下蹲可適當加快。
關于運動強度,建議鍛煉者根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到微微出汗為宜,循序漸進慢慢加量。同時,在進行運動時,應關注自己身體的聲音,微微酸痛屬正常,但如果每次均有較強的痛感,則應停止該動作。
注意:有關節(jié)病、骨病、高血壓、心臟病、嚴重骨質疏松等基礎疾病的患者以及老年人,應謹慎選擇該動作。這類人群最好是咨詢醫(yī)生后,再決定是否通過“面壁蹲”來鍛煉。
(摘自《健康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