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達君
很多年以來,芬蘭清廉指數(shù)一直名列全球前茅,數(shù)度摘冠。在芬蘭,國民視貪腐如偷盜、搶劫,公務員基本不敢以身試法。
在芬蘭,貪腐是何以成為“罕見現(xiàn)象”的?
芬蘭年輕人進入公務員系統(tǒng),最先受到的告誡便是管住嘴和手。老公務員會說:“可以接受一杯熱啤酒和一個冷三明治,別的就危險了。”
“一杯熱啤酒和一個冷三明治”的價值便是吃請和收禮的上限,超過此限,便會受到懲處。芬蘭法律規(guī)定,公務員可以接受的吃請和禮品,一般在20歐元左右。然而,在芬蘭餐館里,一杯白開水可能就要收費5歐元左右。
其實,芬蘭民間請客送禮也屬人之常情。但對公務員來說,吃請和收禮則是大事,必須謹守分寸,法律的規(guī)范非常嚴苛,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觸犯法律。所以,公務員普遍“小心翼翼”。
對公務員吃請和收禮的規(guī)范僅僅是最普通的,芬蘭的法律對政府和公務員的清廉要求,普遍高于《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讓任何受賄行為都無處可逃。其中,《芬蘭刑法》對商業(yè)犯罪、受賄和洗錢犯罪以及公務犯罪的規(guī)定,入罪門檻都低于國際標準。而且規(guī)定涉及受賄罪的,索取或接受的利益不一定與其公務行為有關,只要有索取或接受的行為,就構成犯罪。
此外,受賄的范圍不僅局限于接收錢財、物品,即使接受了低于市場利息的貸款,甚至是無薪授予的榮譽頭銜,也可能被視為受賄。
在復位罪重處罰的刑事司法下,一旦貪腐就會被追查,起訴的高風險和嚴厲罰沒的高成本,使人不敢鋌而走險。在嚴厲的法律劃出紅線后,公與私之間的界線便相當分明。
2002年,文化部長蘇維·林登被舉報曾利用職務之便,批準向奧盧市一家高爾夫公司提供17萬歐元的政府贊助,幫助其擴建高爾夫球場,而她與丈夫及數(shù)名親屬在公司擁有股份。這一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的行為引發(fā)民眾強烈抨擊,引起有關部門調(diào)查。一周后,林登黯然下臺。
芬蘭奉行公務行為全透明。在公務接待中,上至總理下至普通科員,一起吃飯的有哪些人,點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錢,都必須巨細無遺地列出清單并上網(wǎng)公布,人人可以查看,發(fā)現(xiàn)問題,媒體可以曝光,民眾可以舉報。曾有一位銀行高官,在公務接待中因上了一道鵝肝,被媒體查閱菜單后曝光,在巨大的壓力下不得不辭職走人。
芬蘭社會各界的監(jiān)督意識十分強。任何機構和個人都有權利舉報貪腐,尤其是芬蘭的記者,只要被他們逮住把柄,曝出丑聞,公務員肯定中箭落馬。就有這樣一名議員,接受他人贈送的戲票白看了一場戲,被曝光后,他的政治前途就此被按下停止鍵。
此外,民間幾萬個監(jiān)督團體和議會設立的網(wǎng)站也相當活躍,它們時刻監(jiān)督政府和公務員的“一舉一動”?!半S手舉報”已成民眾常態(tài),政府和議會也“虛懷若谷”,表示重視和感謝公民的舉報。
除了外部監(jiān)督,政府內(nèi)部的監(jiān)督也十分嚴密。比如出行,公務專車享用范圍非常小,除總統(tǒng)外,整個公務員系統(tǒng)中,只有總理、外交部長、內(nèi)務部長和國防部長四人享有專車待遇,且只能在上班時間使用。
這些,就是貪腐在芬蘭為什么是“罕見現(xiàn)象”的原因了。
(洛字兆薦自《黨員文摘》)
責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