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陸傾賢
【實戰(zhàn)演練】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空間,本指“物質(zhì)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由長度、寬度、高度表現(xiàn)出來”;同時,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提到“網(wǎng)絡(luò)空間”“藝術(shù)空間”“想象空間”“心靈空間”“思想空間”等。
到了高二之后,名句背誦絕對成了一件苦差事。幾大張幾大張的紙發(fā)下來,面對成百上千的名言警句,我們需要做的是一字不落地背出來,它們的意思、內(nèi)涵反而顯得不那么重要了,更無須去談對這些真理的思考與探索了。
中國古人實在是太過聰明了。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而幾千年前的諸子百家?guī)缀跏菫楹笕藫纹鹆艘徽?。但是翻開儒家經(jīng)典,幾乎都是些結(jié)論性的句子,那些先哲已為你想好了所有,只等你將這些結(jié)論記住。一片天是很廣大,卻總是別人創(chuàng)下的,屬于我們自己的思維空間,似乎總是少了那么一點。
假如將目光投向大洋彼岸,從蘇格拉底到亞里士多德,西方的先哲更為注重的是一種思辨的過程。他們的傳道授業(yè)往往是以論辯的形式產(chǎn)生,正過來,反過去,舉例、因果、歸謬,長篇大論,啰啰嗦嗦,在字里行間似乎什么都沒明確告訴你,似乎又什么都說完了。這還不能提供多么廣大的空間,畢竟言語總有蒼白無力的時候。相較之下,寓言則更為生動逼真【本句表達(dá)欠妥帖——要知道,“寓言”也是用言語表達(dá)的】,諸子百家中也有那么幾位可愛可親的,例如莊子。莊子的寓言是最為神采飛揚的,他為你描述一只大鳥,告訴你“偃鼠飲河,不過滿腹”,讓你判斷惠施的大葫蘆到底是有用還是無用……比起結(jié)論式的、毫無回旋余地的名言警句,初讀莊子,我們可能只是井底之蛙,天空只有方方的一塊,我們需要自己逐步爬上去,然后發(fā)現(xiàn)一整片廣闊無垠的天地,而且,那是我們自己的。
可翻開那些名句背誦的紙,《論語》能占上好幾面,《莊子》卻少之又少。
中國的繪畫亦如此,畫什么都要講究個“留白”,總要留一點空間給予觀畫人自由地放逐思維。張愛玲曾在《畫論》中提到,一幅畫上的題畫詩,無論寫得多好,總感覺掐掉了那一塊好不容易留下來的空間,你看到蒼松翠竹可能感嘆自然之美,可我看到了,卻總想起小時候漫山遍野瘋跑玩樂的酣暢。
似乎是背那些名句背得怕了,總想看些奇怪吊詭的故事;也似乎是被天天一打開電視機就能聽到的語言暴力給弄怕了,里里外外的人一直在講話,一直在告訴你這告訴你那,我什么都沒想,可又好像什么都知道了;我知道的是跟你跟他都一樣的,不知對錯的,似乎在達(dá)成共識之后,就沒有再去辨別對錯的必要了。我們的思維擁擠在一起,從古至今皆是如此啊!
我總希望能多留一點空間去思辨、去判斷,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卻總是背道而馳。你說微博拓寬了空間吧,可真的是這樣嗎?而不是一大堆更快、更多的結(jié)論式的句子紛亂襲來,擠走僅剩的一點點獨立思維的空間嗎?
我也總希望高考名句的紙上,能突然出現(xiàn)一段莊子的寓言,不要求逐字逐句地背誦,只是單純留一點空間給我們……
【評點】
本文作者見識過人,知識面寬廣,對“留一點獨立思維的空間”這一論題領(lǐng)悟深刻,體驗深切;行文中縱向開展,從校園生活中的名句背誦到西方先哲對思辨的重視,由中國繪畫里的留白到微博的“背道而馳”“擠走僅剩的一點點獨立思維的空間”,無不極具穿透力,更有“莊子的寓言”貫通前后文,其思路、文字均如行云流水。而文章首尾照應(yīng)、緊扣論點又是那么自然、恰切,不見斧鑿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