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sandra Dubin 何欣洋
很多父母喜歡用照片記錄養(yǎng)育孩子這趟旅途里最難忘的瞬間。滿月、百天、半歲、
一歲……每個節(jié)點都不想錯過。其實,驚喜隨時會發(fā)生,只要用心感受就好。為了養(yǎng)好娃,我們都讀過成百上千的書,刷過無數育兒網站。從娃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努力地觀察、訓練,想讓他們能按時爬行、走路和說話,生怕落后于別人。然而,所有的書都沒有告訴我們,其實孩子成長的路上有更多值得珍惜的時刻。這些時刻有的甜蜜,有的傷感,但它們是如此寶貴,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1.說出第一句完整的話。很多父母非常在意孩子能掌握多少詞匯,但實際上,無論是“祝爸爸生日快樂”還是“今天真開心”,當孩子能夠完整地說出一個短句時,就表示他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比單純地記憶詞匯重要多了。
2.第一次對手足表達親昵之情。也許小孩子并不懂得手足之情的深意,但當他與兄弟姐妹手牽手、互相擁抱或者共享自己的事物和玩具時,這一刻就變得神圣而純潔了,因為那是與生俱來的親情。
3.第一次打拍子。當我第一次看到兒子坐在兒童椅上隨著餐廳的音樂有節(jié)奏地搖頭晃腦,而他的妹妹在旁邊一起抖動著小腳丫時,我的心都要融化了。他們喜歡什么類型的音樂都沒關系,他們在感知這個世界的美妙,這才是最重要的。
4.第一次享受在外就餐。當孩子很小的時候,他的活動天地僅限于家里,就餐環(huán)境單一安靜。當他第一次在外面的餐廳里不哭不鬧地享受自己盤中的美食時,就代表著他對陌生環(huán)境有了適應能力和抗打擾能力,這簡直太值得慶賀了!
5.第一次不坐嬰兒車去散步。前兩天,家住附近的朋友邀我們一家四口去她家吃晚餐。我們便沒有帶嬰兒車,只是牽著兩個寶貝兒的手慢慢走了過去。這樣的經歷可不像在家里隨便走兩步那么簡單,沒有了嬰兒車,孩子開始學會了不再依賴,學會了堅持。
6.第一次顯露出真實的個性。當孩子還在襁褓里時,我總覺得他們又吵又能哭,甚至懷疑他們以后也會是個吵鬧的人。但隨著時間流逝,他們的真實個性開始逐漸顯現:我的女兒喜歡探索新鮮事物,什么都喜歡摸一把,就像我一樣;我的兒子很謹慎,喜歡保護妹妹,就像我的丈夫……看著我和丈夫的迷你版逐漸長大,是一種多么欣慰的感覺!
7.第一次受傷流血。當孩子開始試圖觸摸自己無法輕易碰到的東西時,他探索世界的路上便會出現危險和傷痛。當然,這些傷口讓他變得警惕和小心,這幫助他們遠離危險、走向成熟。
8.第一次大發(fā)脾氣。這樣的時刻聽起來就沒有之前幾個那么甜蜜了,反而會讓父母非常頭疼。我的女兒有次因為鋼琴彈不好而大哭大鬧,撅著屁股趴在地板上怎么拽都不起來。當然,最后她還是抹干眼淚練琴去了,但發(fā)完脾氣的她好像覺得自己有些丟人,也許下次她就能好好控制情緒了。
9.第一次小創(chuàng)作。每個孩子都有很多玩具,但當他們開始用玩具或其他工具為自己創(chuàng)造新的作品時,就顯得更加有意義了:當他們開始用樂高積木與紙殼粘成一個新的城堡,用蠟筆在汽車玩具上畫出一個新的車窗時,這是他們打破局限、學會創(chuàng)新的表現。
10.第一次主動親吻他人。從剛生下來到蹣跚學步,孩子肯定被很多人親過臉蛋,這沒什么可稀奇的。但有一天,當他主動把小嘴貼到你的臉上時,這就說明他已經學會通過模仿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了:可能是感激、安慰、高興,也可能只是單純地為了多吃一個餅干而討好你……不管怎么說,這是他主動表達自己的珍貴時刻,盡情地享受他與你的親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