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娟
摘 要:在高中生物圖像專題復習中,生物圖的認知、圖文轉換、從生物圖中準確獲取生物學信息的能力,是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落腳點,也是高中生生物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基本要求。文章從“遺傳信息的表達”的知識背景及“考試說明”要求,“遺傳信息的表達”的圖像復習策略,“遺傳信息的表達”的復習過程三方面對此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中生物;遺傳信息的表達;圖像;復習策略;復習過程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0-0085-01
圖像題在高考生物試題中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高考生物試題中圖表信息命題的背景廣泛,蘊含的知識豐富,可以突出對考生獲取和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進行考查,因而備受命題者的青睞。在高三生物復習課中,教師應緊扣教材知識點,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以及處理信息能力。本文以“遺傳信息的表達——RNA和蛋白質的合成”(以下簡稱為“遺傳信息的表達”)復習課為例,探討圖像信息在高三生物復習中的運用。
一、“遺傳信息的表達”的知識背景及“考試說明”要求
“遺傳信息的表達”這節(jié)內容是浙科版必修二第三章第四節(jié)內容,最新“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暨高考選考科目考試說明”有以下考點要求:1)DNA的功能(a);2)DNA和RNA的異同(b);3)轉錄、翻譯的概念和過程(b);4)遺傳密碼、中心法則b);5)基因的概念(b);6)復制、轉錄和翻譯的異同(b)。6個考點中有5個知識點教材中有相應的圖片和表格,教師在復習過程中可以結合相應的圖表進行拓展復習。
二、“遺傳信息的表達”的圖像復習策略
“遺傳信息的表達”內容的考查一般和圖像相結合,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同時也要對圖像有一定的辨別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復習時,要結合高考的命題趨勢,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加強對學生的訓練,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查缺補漏,從而讓學生更加牢固和深入地掌握知識。
對于遺傳信息的表達,試題一般比較注重學生基本主干知識的考查,通過創(chuàng)設圖片情境,檢驗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從而體現(xiàn)出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水平。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圖像專題復習的時候,要選取一些典型的試題,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系統(tǒng),讓學生全面而整體地把握知識結構,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圖像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遺傳信息的表達”的圖像復習過程
在復習轉錄和翻譯過程時,教師可先出示例1:(2013浙江)某生物基因表達過程如圖所示(篇幅所限,圖略)。下列敘述與該圖相符的是(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雙螺旋解開,B.DNA—RNA雜交區(qū)域中A應與T配對,C.mRNA翻譯只能得到一條肽鏈,D.該過程發(fā)生在真核細胞中。
該題考查的是教材“轉錄和翻譯”的知識點,教師可給出轉錄和翻譯的相關圖像,轉錄的過程主要如下(篇幅所限,圖略)。教師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圖像,看看可在圖像中得到哪些知識點,哪些知識點是已經掌握的,哪些知識點是沒有掌握的。接下來要求學生翻到教材相應位置進行精讀和細讀,在容易出錯的地方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標記。相應知識點復習結束后,完成例1。
四、“遺傳信息的表達”圖像復習歸納小結
圖像題答題時一般解題步驟為:審題(關鍵詞)→析圖→聯(lián)想(建立聯(lián)系——題圖與教材相關知識整合)→作答(規(guī)范準確的語言)。教師在高三生物復習教學中還可有選擇地找一些圖表、圖像類的題,進行專題訓練,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從而有效地提高復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龔江琴.“遺傳信息的表達——RNA和蛋白質的合成”一節(jié)教學設計及實施策略[J].中學生物教學,2014(11).
[2]徐猷.“遺傳信息的表達——RNA和蛋白質的合成”的教學設計(第1課時)[J]. 生物學通報,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