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熱軍
久聞蘭溪諸葛村的大名,很是神往。利用在浙師大培訓間隙,約幾位友人一同前去探古訪幽。
下得車來,便看到一池荷花,很是壯觀,約有十來畝的水面。碧綠的荷葉一簇簇地簇擁著鋪滿了池。紅的、白的荷花迎著烈日鮮艷地蓬勃地盛開,毫無懼色,散發(fā)出陣陣幽香。也有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夾雜其中。給人以潔凈、脫俗、雅淑、清涼之感。路邊,種著向日葵、雛菊、高梁等,都是一片連著一片。
往前走,見到一個大的池塘。對面是明清風格的粉墻黛瓦的古民居,倒映在水中,拍成照片,很是好看。
左岸就是丞相祠堂。進得門來,看到一進屋,放著一只巨大的香爐。上方掛著“名垂宇宙”四個大字,兩邊柱子上寫著一幅對聯(lián):薄田十五頃桑樹八百株完其澹泊永垂百代清廉典范,雄文廿四篇珠璣數(shù)萬字教我子孫宜享萬年俎豆馨香。再往里走,見到諸葛亮羽扇綸巾的坐像,上面掛“萬世景仰”四個大字。
諸葛亮塑像前坐著一個鶴發(fā)童顏的老者,是用八卦算命的。我們過去和他拉話兒。他告訴我們,諸葛村創(chuàng)建于宋末元初,是諸葛亮第27世孫諸葛大獅所建。諸葛村按照八卦圖的形狀而建,八卦村的四周環(huán)繞著八座小山,恰巧形成外八卦。諸葛村圍繞鐘池,有八個不規(guī)則的區(qū)域,是為內八卦。村中建筑千門萬戶,面面相向,背背相承,巷道縱橫交錯,似連非連,半通不通,似一座迷宮。太平軍曾攻打諸葛村,諸葛村男丁犧牲了三分之一,硬是守住了??箲?zhàn)時,有一隊日本兵經(jīng)過附近,竟沒有發(fā)現(xiàn)諸葛村。
我們告別老者,來到了鐘池。鐘池一半是水塘,一半是陸地,構成了一個太極陰陽魚的形狀。古民居依圖而建,此處的畫面最是好看。
往里走,就來到大公堂。大公堂門口兩邊各有忠、武兩個巨大的字。進里屋,上方掛大公堂三字,左右柱子上寫有一聯(lián):六經(jīng)以來有二表,三代而下僅一人。氣魄非凡。中間寫《誡子書》全文?!墩]子書》僅86字,言簡意賅,發(fā)人深省,是膾炙人口的教育名篇。是諸葛后人的行為指南,至今還造福著滋養(yǎng)著諸葛人。
再走,就到了天一堂的后花園。我們坐在亭子里休息。有一個長長的回廊,涼風習習,好愜意呀。園子里種了好多花草樹木,有松柏、杜仲、銀杏、陸英、代代花枳、紫薇等。諸葛后人遵從“不為良相、便為良醫(yī)”的族訓,懸壺濟世。
我們轉了一圈走出諸葛村。我們對村中結構精巧、典雅古樸、雕粱畫棟、重檐歇頂、風格迥異、鱗次櫛比的明清建筑印象深刻。
諸葛村保存這么恢弘的美侖美奐的明清建筑,世所罕見,是國家的瑰寶。堪稱中國建筑史、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諸葛亮的高風亮節(jié),世所傳頌;諸葛家風澤被后人,是后代永遠吃不完的精神食糧。
別了,包含厚重家族文化的諸葛村;別了,具有深邃哲學內涵的諸葛村;別了,地靈人杰的諸葛村;別了,民風淳樸的諸葛村。你將會留在我的文化記憶中。
天生是書生
小時候,我最希望的事就是去外婆家。外婆總能做些好吃的給我們吃,這對營養(yǎng)不良的我們有很大的誘惑力。我還與表兄妹們到山上去放羊,到果園里去摘桃子,到溪中去玩水,到戲園去看戲。我最喜歡的卻是到黃杰家看小人書。黃杰比我大幾歲,但輩份挺大。我們不管這些,直呼其名,大人們也不怪罪。他家有許多小人書,我們常在他門口的大橙樹腳下看。黃杰媽媽是個小學教師,待我們很和藹,從沒有嫌我們鬧。我如饑似渴地看,水滸、三國、西游的許多故事,那時都知道啦。另外,還有許多革命戰(zhàn)爭體裁的故事,什么《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等。讀初高中時,我開始讀武俠書,金庸的《射雕英雄傳》,粱羽生的《七劍下天山》,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等等。我?;孟胱约阂徊恍⌒牡暨M某個山洞,然后發(fā)現(xiàn)武功秘籍,練就絕世武功。考上師范后,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中文系的任務就是看書。天下還有這么美妙的事?我好像老鼠掉進了米缸。我整天都鉆在圖書館里看書,一個晚上,能看完一部中篇小說。外國文學、現(xiàn)代文學、當代文學都有閱讀書單。外國文學從《荷馬史詩》開始,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歌德的《浮士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等一路下來,另外,當時《飄》(《亂世佳人》)正紅,也借來看了?,F(xiàn)代文學,看魯郭茅巴老曹的。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吶喊》,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駱駝祥子》,曹禺的《雷雨》等等。當時,錢鐘書《圍城》也很熱,張愛玲的小說又得到人們的關注。當代文學,我們除了讀十七年文學外,更多的看的是當時同步的各種流派的小說、詩歌等。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尋根文學、改革文學、朦朧詩等。路遙、阿城、諶容、莫言等就是那時登上文壇的。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阿城的《棋王》、諶容的《人到中年》、張賢亮的《綠化樹》等當時都很有名。莫言的《透明的紅蘿卜》、《紅高粱》,我讀時,感覺他的語言獨特,生動活潑,讀來輕松有趣味。那時思想很活躍,西方各種學說引進很多。我讀了尼采、叔本華的書,還有佛洛伊德的《夢的解析》。這幾年比較系統(tǒng)地讀了中外的名著。參加工作后,讀書有一段時間的停頓。2004年,我調到臨海六中教書。一個人(我妻子在鄉(xiāng)下教書),住的是出租房,連電視機都沒有。我只好到圖書館借書來打發(fā)時間。后來,我教《論語》,突然發(fā)現(xiàn),我們竟然有這么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我于是開始讀“四書五經(jīng)“,諸子百家。它們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是中國文化的最高形式。我斷斷續(xù)續(xù)前后用了近十年的時間,讀了以下的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易》等等。為了讀懂《易經(jīng)》,我把臺灣曾仕強先生的講《易經(jīng)》的視頻從頭看到尾,才慢慢知道什么是卦。這期間,我在搜狐開了博客,寫了三百多篇文章。2017年3月,我在網(wǎng)上建了個讀書會的群,匯聚那些喜愛讀書的朋友一起來讀書。要求每位朋友每天看點書,打卡報告,每月讀幾本書,寫讀后感。我們抱團讀書,群中讀書氛圍相當濃郁。有的朋友,是加入讀書會后才拿起筆的。應群友要求,我還辦起了寫作培訓班,專門進行寫作培訓。我覺得,我天生就是書生,我以當書生為榮。朱永新先生說,“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你的閱讀史?!弊x書喚醒了我的靈魂,哺育著我的精神,滋潤著我心靈,塑造著我的人格。我喜歡讀書,喜歡寫作。我將把讀書寫作當作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