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姣嬌
【摘 要】
語文教學主要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其具體包括五個專門領域,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其中寫作是學生語文功底的具體體現(xiàn),同時在新課標中對初中階段學生的寫作也有明確的要求。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幫助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和組織材料等多方面的能力,然而,在實際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往往會遇到許多問題,使得作文教學成為一個難題。本文將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進行分析,并對解決措施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給廣大師生在作文教學中一些參考與啟發(fā)。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困境分析 研究探討
作文,能夠集中體現(xiàn)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歷來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而初中是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學生的作文學習將會對學生以后長遠的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們應該重視這一階段的教學,直視初中作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積極提出解決措施并實施到教學過程中,走出作文教學困境,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初中作文教學一般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千篇一律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作文教學方法陳舊、老套、效率低,一般是老師宣布今天主要講作文,然后念念題目,分析一下,對材料進行解析后,就讓學生自己動手寫,或者給一些范文,讓學生參考,還有的就是給學生大量的作文素材讓學生背下來利用等,教師往往費了一堆力氣,但是到了讓學生動筆的時候,學生似有所悟,但腦海卻茫然一片,不知如何下筆,最后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趕出一篇符合字數(shù)的應試之作后,長呼一口氣,終于寫完了的念頭油然而生。不難知道,這樣的作文一般數(shù)量是出來了,但是質(zhì)量卻難以保證了。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果老師會委屈,明明已經(jīng)教學生怎么寫了,但學生卻仍然不能交出滿意的作文。學生也會灰心,為什么每次的作文都寫不好,寫作文怎么那么難。最終學生和老師兩敗俱傷。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對學生在寫作文中的問題對癥下藥,普遍陳舊的教學方式往往只會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索然無味學寫作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最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學生對寫作文提不起興趣,覺得寫作是一件枯燥無聊痛苦的事,一到作文教學課教室就哀聲遍野,對寫作抱有很強的抵抗情緒。這是為什么呢?一是學生害怕寫作文,覺得作文是語文中最難學習的,教師將寫作當作一項特殊的任務來進行,學生也會對寫作文如臨大敵。長此以往,提起寫作,學生就會下意識地在心里產(chǎn)生一種“寫作文很痛苦,寫作文很無聊”的心理暗示,甚至對此產(chǎn)生嚴重的抵抗情緒,討厭寫作文,自然對此提不起興趣,學生的畏懼心態(tài)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二是學生不會寫作文,學生沒有得到有效的作文指導,對寫作文無從下手,或者在寫作過程中,一些寫作的訓練抑制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不能進行隨心所欲且高效的寫作。另外也跟寫作的環(huán)境有關,學生在教室寫作,在限定時間完成作文固然是考試要求,但是這樣壓抑緊張的寫作氛圍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最后寫出來的只能是濫竽充數(shù)之作,不僅讓學生產(chǎn)生抗拒心理,同時作文得不到好評更會讓學生產(chǎn)生挫敗感,最后學生只會陷入使勁寫卻寫不好最后不想寫的惡性循環(huán)。
三、套路模板無真情
在初中學生的作文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那就是理念化、概念化、主題化、模式化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比如,寫做好事,就會出現(xiàn)一幫學生扶老奶奶過馬路;寫難忘的事,就會出現(xiàn)一堆拾金不昧受表揚的孩子;寫我的媽媽,那肯定是先鬧矛盾最后發(fā)現(xiàn)父母不易和好如初。每每看到學生這樣的作文既讓人啼笑皆非,又覺得可悲。為什么學生的作文最后呈現(xiàn)出來的仿佛是同一個人寫的呢?為什么不能寫出真情實感呢?這些疑惑背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的寫作沒有立足于實際生活。初中階段的作文,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作文的素材,進行真情實感的寫作。長期的應對考試,讓學生背一堆模范作文,主題先行的作文,學生從中得到的是間接經(jīng)驗,而不是自己的實際感受,因此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只是一個轉(zhuǎn)述他人故事的人,而不是一個主動說自己故事的小作家。這樣寫出來的作文,自然不會得到很高的評價。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真實體驗表達在教學過程中。
對于如何解決上面提到的作文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呢?針對上述問題,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應改進教學方法,根據(jù)新課標對學生的寫作要求以及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以學生為主體,但是也不能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尤其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導”的地位和作用更應該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和發(fā)揮;此外就是不能一味地為了讓學生應試而忽略了對實際生活的體驗,要知道,好的作文素材往往是來源于生活的,只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心,因此教師在寫作的過程中要創(chuàng)設情境或者根據(jù)條件豐富學生的社會實踐,積累學生的寫作經(jīng)驗。當然,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是必不可少的,畢竟熟能生巧。有效有趣的寫作訓練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有幫助的,但是我們要明白,此寫作訓練與我們平常印象中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nèi)完成一篇合格作文的做法不同,而是開展旨在幫助學生解決“怎么寫”和“寫什么”以及“為什么寫”的寫作訓練。在這里,讀者可以借鑒吳立崗、賈志敏等老師的“素描作文”,或是張萬化、李白堅老師的“活動作文”,還有“交際作文”。
總之,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們應該對作文教學引起高度的重視,通過各種有效手段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錢秀俐,錢竹倩.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4)
【2】杜蓉蓉.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解決途徑初探【D】.貴州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