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魯迅作為文壇巨匠,世人對其作品的探究從未間斷,眾多學者紛紛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但學界往往聚焦于形式、內(nèi)容亦或是主題的探討,忽視了對魯迅小說標題的研究。魯迅小說的標題往往有多層含義,多重含義層層遞進,相互交織,其意義耐人尋味,從多層面展現(xiàn)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以及其小說所要表現(xiàn)的多重情感內(nèi)涵。
關鍵詞:魯迅;小說;標題
長期以來,學界對魯迅小說的研究不勝枚舉,既有認為其作品是“新論紛呈、結(jié)構奇特的中國人史”的地位討論,又有對“魯迅語言中的獨特的 ‘藥味,情節(jié)中的‘診病模式,傳統(tǒng)文化中‘痼疾的針砭,社會病的‘解剖”的內(nèi)容和藝術手法的探究,更不乏將魯迅與古今中外名家相類比的研討。
這些論述有理有據(jù),各有所長,但眾多學者卻不約而同地忽視對其小說標題的深層挖掘?!盀榱藞A滿地完成作品,作家們可謂費盡心思和技巧,而小說標題,則是一切智慧和藝術的開始?!睒祟}是小說的精髓總括,也是最直接體現(xiàn)作者情感的標志。魯迅的小說語言犀利、結(jié)構精巧、修辭巧妙、主題深遠,其標題的設置也毫無例外地具有濃厚的文學特質(zhì)。
魯迅早年留學日本,創(chuàng)作上受到了外國文學的顯著影響,如改寫果戈里同名小說《狂人日記》。這一點在小說標題的設置上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主人公的名字作為小說題目,如《孔乙己》《阿Q正傳》等,與我國小說命名的含蓄傳統(tǒng)相去甚遠,但卻簡潔明了,直逼主題。但多數(shù)情況下,其標題還是遵循“意括性”原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題目的張力,使之與內(nèi)容之間具有更強的多義性、隱喻性和互文性。這類標題“極為關注作品內(nèi)涵與思想意義的提煉概括,通常采用政治象征、雙關隱喻等手段,讓自身獲得雙重或多重意義訴說,盡可能地給出作品的思想深度信息”,無論是《故鄉(xiāng)》還是《傷逝》,亦或是《祝?!范际侨绱?。這類標題有意象又有哲思,既能表達情感又能暗含諷刺,讓人如嚼橄欖,回味無窮。
現(xiàn)以《祝?!窞槔瑢︳斞感≌f的標題藝術性展開探討。
一、結(jié)構上的形式義
魯迅在小說開頭就提到“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交代了作為線索人物的“我”回到了魯鎮(zhèn),并且恰逢新年。魯鎮(zhèn)的人們都在忙著準備“祝?!薄S纱?,“祝福”表面上是指我們現(xiàn)在所理解的傳統(tǒng)新年的一個特殊“儀式”。
小說整體結(jié)構是兩個閉合的圓,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和多面性”。一是“我”,以前離開魯鎮(zhèn),又回到魯鎮(zhèn),最后又要再一次離開魯鎮(zhèn);暗線是祥林嫂的際遇,初次來到魯鎮(zhèn),后來離開,又再一次回到這里,直至死亡?!白髌返膬?nèi)部結(jié)構即各個部分、各種因素的相互關系和組織”,也就是“我”與祥林嫂的“離開—歸來—離開”和“來—去—來”,兩個圓相交織構成了看似簡單,卻又錯綜復雜的小說結(jié)構。這一點在魯迅其他小說中也較為常見,如《故鄉(xiāng)》,說故鄉(xiāng)—離故鄉(xiāng)—歸故鄉(xiāng),恰好是一個閉合的圓;《孔乙己》中,以孔乙己的生平際遇作為整篇小說的線索,正好串起一個個情節(jié),亦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可惜的是,學界對魯迅小說結(jié)構的研究大多止步于此,沒有深挖細掘、去探究標題“祝?!迸c結(jié)構的巧妙關聯(lián)和深層呼應。
我們應當看到,在這兩個“圓”的重要節(jié)點處,祝福一直如影隨形,充滿了神秘的隱喻色彩。首先,“我”再次歸來魯鎮(zhèn)時,正趕上年終祝福,離開時也伴隨著祝福轟隆隆的鞭炮聲。其次,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是冬初,也就是舊歷的年底,與祝福的時間相近。再次,死了丈夫和兒子的祥林嫂回到魯鎮(zhèn),因再嫁被四嬸禁止參加祭祀,去捐了門檻后,依然在祝福的祭祀上被呵斥。最后,她又死在祝福前夜。祝福這個傳統(tǒng)的祭祀儀式,作為小說兩條線索的重要節(jié)點支撐,不僅暗示了時間的推進,串聯(lián)起零散的故事情節(jié),其不斷出現(xiàn)與重復回旋仿佛魔咒一般聲聲催促,將祥林嫂一步一步推向了死亡的深淵。
二、手法中的反諷義
魯迅筆法犀利,尤其善于反諷?!白8!笔切≌f的主要敘事環(huán)境,每當小說的情節(jié)矛盾沖突到達頂峰之時,都恰逢魯鎮(zhèn)的“祝福”這一充滿暗喻的敘事場景。環(huán)境與故事情節(jié)往往是相互照應的,但在《祝?!分校邊s是相背離的,“利用言語的非常規(guī)表達方式,讓特定的上下文以及社會文化心理背景與話語構成矛盾”,形成巧妙的反諷。如“孔乙己”名字來源于舊社會私塾學生學寫字的字帖的前幾個字,這與自稱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他形成鮮明的反差,也暗含諷刺之意。由此可以看出,小說標題暗含著主題意蘊,是魯迅小說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祝福是年終大典,是美滿祥和的代名詞,但是正是在這樣闔家歡樂的喜慶之中,祥林嫂孤獨地死去了,而且是以“窮死”這樣凄涼的方式離開。她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在喜樂的氣氛里孑然一身地離開這個冷漠的世界。但她顯然更加可悲,小女孩追隨奶奶離去,面上還帶著笑;祥林嫂在死前臉上卻盡是“木刻似的”表情,深陷在饑寒交迫的身體摧殘和死后會被劈成兩半這樣精神上的恐懼折磨之中,顯得更加凄苦與無奈。
環(huán)境與情節(jié)的鮮明矛盾充滿了諷刺的意味。布魯克斯說反諷是“語境對于陳述語的歪曲”,顯然在這篇小說中,環(huán)境與事件矛盾所形成的反諷便是標題“祝福”強烈張力的來源。
三、主旨中的象征義
魯迅思維深邃,加之受限于特殊歷史環(huán)境,因此,他常?!霸谧髌分袠淞⒁粋€核心意象,作為體現(xiàn)藝術主旨的凝聚點”,飽含著象征與暗示以表達不可明說的深沉哲思。
“這四種權力——政權、族權、神權、夫權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辈豢煞裾J,祥林嫂是傳統(tǒng)的勞動人民婦女的代表,她勤勞善良、踏實肯干,同時也被這四條鎖鏈緊緊捆綁著。學界大多贊同魯迅借祥林嫂的人生際遇,揭露了封建禮教制度“吃人”的本質(zhì)這一主旨,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小說標題“祝?!迸c主旨的微妙聯(lián)系,即“祝福”恰恰是凝結(jié)著“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的封建禮教的代名詞。
祥林嫂的一生都因循著封建禮教所謂的“規(guī)則”。被婆婆抓回去改嫁,她也反抗不得,只能遵從于“族權”與“夫權”;雖是被迫改嫁,卻依然被指責“不忠不潔”,捐門檻是她唯一的“出路”,滿心歡喜地去,卻始終無奈“神權”依然把她阻隔在祭祀的門外;最后,“四權”凝結(jié)起來將她徹底驅(qū)逐出傳統(tǒng)社會,禁錮在悲慘命運的大網(wǎng)之中。若說第一次“祝?!苯o祥林嫂帶來重生的希望,那么接下來的幾次“祝?!?,柳媽的話、四嬸的言行、捐門檻的失敗都一次又一次摧殘著她的精神,敲擊著她的靈魂,讓她慢慢淪陷在傳統(tǒng)封建禮教的泥沼中,最終伴隨著精神的死亡而走向肉體的毀滅。
四、寓意中的隱含義
小說的寓意就是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這種目的往往是積極的,區(qū)別于現(xiàn)世批判,更多的蘊含著作者對未來的積極期待,而這種期待也蘊藏在小說標題的設置上。
“祝?!笔囚旀?zhèn)的年終大典,是“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的”。歸根結(jié)底,“祝?!钡谋疽饩褪且粋€儀式慶典,其目的是要“消除危險”,人們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不和諧因素,或是對更好的生活狀態(tài)有強烈的渴望,而封建禮教束縛下的人民對此無能為力,才由此產(chǎn)生“祝福”這樣看似虛無迷信的儀式慶典,這其中也潛隱著作者的精神寄托。
魯迅說“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作者始終抱著積極的態(tài)度來批判這個社會,他不單用筆來書寫社會的黑暗,更用痛陳黑暗的方式喚醒人們要勇敢的奔向光明。在這里,“祝?!庇謸碛辛司裨⒁?,作者祝福廣大勞動婦女早日擁有平等的權利;祝福束縛在封建禮教制度下的人民早日擁有自由;祝福中國這片廣大的土地,早日重現(xiàn)幸福的光輝。
魯迅以其獨特的創(chuàng)作方式和理念,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小說作品,作品內(nèi)容與情感主題相互交織,標題又從各個方面與結(jié)構、主題、情感相互映襯,意境深遠、耐人尋味,形成了魯迅小說的一大特色。對魯迅小說標題進行探究,不僅可以更為直接地體味其作品的深刻內(nèi)涵,還可以通過標題的暗示,品讀出其作品暗含的情感特質(zhì),從而進一步理解特殊時代背景下,文壇巨匠魯迅的深沉憂思與無限感慨。
參考文獻:
[1]潘穎,程德強,蘇懿.2004年中國魯迅研究綜述[J].魯迅研究月刊,2005,(9).
[2]劉舒.小說標題的符號學闡釋[J].安徽大學學報,2006,(10).
作者簡介:劉慧文(1994—),女,天津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在讀碩士,主研方向為語文課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