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中有“文明的對話”這一主題,編者對該主題的教學給出了這樣的表述:文明的發(fā)展離不開縱向的積累與創(chuàng)新,同時也離不開橫向的溝通與借鑒。堅持對話,摒棄偏見,增進交流,消除隔閡,人類文化一定會展現(xiàn)出共同繁榮、異彩紛呈的燦爛前景。誠然,現(xiàn)代文明離不開對話,現(xiàn)代文明也離不開對曾經(jīng)文明的回顧與審視。很顯然的一點是,文明的對話的目的在于讓對話者更為文明,而當今天高中學生以文本為載體與名家對話,又或者是在“文明的對話”的數(shù)篇文章的解讀中需要汲取些什么的話,那筆者以為認同、接受、建構屬于自己的對話的文明應當是有價值的參考答案,同時也應當是必要的教學主線。本文試以《拿來主義》為例,談談筆者的觀點。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以“文明”和“對話”作為關鍵詞組織一個主題內容的教學,顯然是適切的。處于理性思維階段的高中學生,有對文明關注的內在動力,有理解對話并在對話中獲得認知的需要。當然,這里的文明是指基于文本的精神文明,或者說是認知領域中對文明的理解。本單元中,一共組織了四篇文章,其中“碰撞與溝通”組織的是《拿來主義》和《東方和西方的科學》,另有“認知與交融”這一子主題?!赌脕碇髁x》是魯迅先生的經(jīng)典作品,圍繞“拿來主義”形成的討論一直延續(xù)至今,拿來主義亦成為今天人們日常用語中的一個重要詞匯。在這樣的背景下,解讀“文明的對話”的主題,筆者以為更需要基于“對話的文明”來進行。
既然是對話,那就意味著對話的雙方有共同的意愿,遵循類似的范式,否則對話很有可能變成自說自話。而既然是關于“文明”的對話,那對話雙方當有共同認可的“文明”。在這里,筆者對“對話的‘文明”的理解是,對話者——學生與文本(也包括文本作者),須本著對對方觀點的尊重的態(tài)度對其觀點進行分析、吸納或批判,且即使是批判,也應當是基于理性認識而進行的。也就是說,對話的文明應當是兩種態(tài)度:一是認同,二是辨析或批判(批判取其批評、判斷的本義)。有了這樣的文明態(tài)度,對話方有可能真正發(fā)生。
誠然,作為學習,學生與文本抑或文本作者的對話不可能以真實語言對話的形式進行,但理解作者的觀點并經(jīng)由自身的解析與建構,進而變成自身的認同,仍應當是本主題教學的重要落腳點。
《拿來主義》之所以影響延伸至今天,重要的一點就在于魯迅先生洞察了中國國民性的特點或者說弱點。任何一個后來者在閱讀先生作品的時候,都會感覺先生說得“非常有道理”。先生的雜文,之所以被譽為“匕首投槍”,也恰恰是先生之觀點,直指國民性的不足之處。在《拿來主義》一文的開始,先生就說“中國一向是所謂‘閉關主義,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這里需要分析:先生所說者,是否屬實?今天的國民性中是否還有這一點?如果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讀懂《拿來主義》也就有了基礎。
曾有批評者認為魯迅的作品有“戾氣”,這顯然是誤讀了魯迅,同時也說明批評者內心是回避魯迅先生對世事的批評的,這種鴕鳥式的心態(tài),使得批評者遠離了對話的文明。筆者在教學中,也有學生提出了類似的問題:魯迅先生對現(xiàn)實的認識是不是有些偏激?筆者理解學生的這一觀點?!艾F(xiàn)在的學生很現(xiàn)實”是對當下學生的主流評價之一,接受甚至是認同了社會上的所謂的“潛規(guī)則”,使得學生在閱讀魯迅先生作品的時候,更多地帶有懷疑的眼光。顯然,對包括《拿來主義》在內的文本的解讀,需要在學生現(xiàn)有認知的基礎上,建構關于文明的合理認識。于是,在《拿來主義》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分析歷史,分析文中所述之事,并從歷史發(fā)展、社會進步等角度評判這些史事,再結合當下國人對外國商品、影視作品、社會觀點的推崇,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魯迅先生所批評之狀,至今仍存。
有了事實作為依據(jù),學生即可進入理性對話的境界,于是也就體現(xiàn)出一種對話的文明:有學生說,魯迅先生在論述“拿來”與“拋來”的時候,實際上表明了一種觀點,那就是要基于自身的需要去選擇“主動地拿”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也有學生說,“拿來”很重要,但需要認識到的是“拿來”不能成為一種路徑依賴,如果讓我接著魯迅先生的觀點寫,我還要寫一篇《學習主義》,拿來應當是為了學習的……
如此,學生在解讀《拿來主義》一文時,便是真的在與魯迅、歷史、現(xiàn)實對話了,這種對話是理性的,是基于共同的目標的,很顯然,這表現(xiàn)出的是對話的文明。
語文課堂上解讀文本,必須建構文明的對話方式。文明是歷史沉淀下來的,學生解讀文本的過程,就應當是一個積淀的過程,是一個尋求共識,聯(lián)系歷史與現(xiàn)實的過程。“文明的對話”并不必然導致學生對文明的認識,只有有了“對話的文明”作為保證,學生與文本之間才能真正展開文明的對話。
需要指出的是,高中語文教學中,文明對話方式須有一定的自我性,這個自我性是指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采用一種自己習慣的、能夠與文本、作者進行有效的深度對話方式。這種方式可能不會一蹴而就,但在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形成這種文明對話方式,可以為學生的文本解讀構建一個最適切的范式,而在這個范式中,理解、建構文明才成為可能。
[作者通聯(lián):江蘇姜堰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