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資治通鑒》中的教育故事

2018-06-02 10:46:46顧明遠(yuǎn)
中國教師 2018年5期
關(guān)鍵詞:觸龍齊威王資治通鑒

顧明遠(yuǎn)

《資治通鑒》可以說是一部治國理政的百科全書,記錄了自周威烈王(前403)至后周世宗(959)的1300多年間帝王將相治國理政的故事,其中有許多經(jīng)驗教訓(xùn)值得我們借鑒,無怪乎當(dāng)年毛澤東主席一再要求高級干部要讀一讀《資治通鑒》。從育人做人的視角來讀,也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值得我們思考,這里摘錄幾個,以饗讀者。

才是人之質(zhì),德是人之帥

戰(zhàn)國時期晉國智襄子(晉國大夫智宣子之子智瑤)當(dāng)政,在宴請韓康子、魏桓子時,對他們很不尊重且戲弄他們。智國勸他不聽。智瑤驕而輕敵,結(jié)果亡國(前457—前453)。

司馬光對此有一段關(guān)于德才的評論。他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庇终f:“是故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shù),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焙竺孢€有幾句:“夫德者人之所嚴(yán),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yán)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遺于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dāng)∽樱庞杏喽虏蛔?,以至于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故為國為家者茍能審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1]

司馬光對才德孰輕孰重、孰先孰后說得非常清楚。才是人的能力,德才是人的統(tǒng)帥、靈魂。一個人有了德,他做善事,能夠做到極致。一個有才而缺德,他做壞事也能做到極點,禍害于人。用人之道,要先看有沒有德,德才兼?zhèn)涞娜俗詈?,否則寧可用愚笨的人,也不能用無德的小人。司馬光說,人們對有德的人比較尊重,對有才的人比較容易親近,所以自古就有重才輕德的情況,結(jié)果亡國敗家,我們要明白德才的先后。

今天我們講,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wù),要牢記古訓(xùn),德育為先。就如陶行知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xué)萬學(xué)學(xué)做真人。”真人才能做真事,才能做善事。學(xué)校教育要堅持德育為先,錘煉學(xué)生的思想品德;能力為重,學(xué)好本領(lǐng),奉獻(xiàn)祖國。

言必信,行必果

商鞅在秦變法,恐民不信變法的命令,沒有立即公布?!傲罴染?,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徒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復(fù)曰:‘能徒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輒予五十金。乃下令?!保ㄇ?59)。

秦國商鞅要變法,怕老百姓不相信,于是在國都的南門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柱子,布告說誰能把它搬到北門,就賞金10兩。老百姓觀望著不相信。于是,又布告說誰能把它搬到北門,賞金50兩。有膽大的人把它搬走了,真的獲得了50兩的賞金。商鞅看到,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變法才開始公布實行。

司馬光評論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于民,民保于信;無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2]

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生存之基。誠信待人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中國歷代有許多關(guān)于誠信的故事,如“季子掛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把员匦牛斜毓笔侵袊颂幨来说娜松軐W(xué),現(xiàn)代社會在改革大潮中更需要誠信。當(dāng)前我國教育改革中的許多舉措,如高校自主招生等都難以實行,與社會缺乏誠信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因此,加強(qiáng)誠信教育是當(dāng)前德育最迫切的內(nèi)容。社會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chǔ)上,才能穩(wěn)定、團(tuán)結(jié)、和諧、發(fā)展。

重人才,輕珍寶

建設(shè)治理一個國家,是財物重要,還是人才重要?齊威王和魏惠王的對話說明了這個問題。

齊威王、魏惠王會田于郊。惠王曰:“齊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惠王曰:“寡人國雖小,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四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此四臣者,將加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3]

齊威王和魏惠王會見。魏惠王問齊威王,齊國有珍寶嗎?齊威王說,沒有。魏惠王奇怪地說,我們魏國雖小,還有直徑一寸的珍珠十枚,可以照亮十二乘車輛。齊國是大國,難道就沒有寶?齊威王說,我認(rèn)為的珍寶與你不同,我有四位大臣,各守其職,可以照觀千里,哪只是十二乘啊!

古人都知道人才的重要,光有珍寶,沒有人才,別說珍寶,就連國家都保不住。因此,歷代賢明的君主都重視人才,而培養(yǎng)人才要靠教育。正如《學(xué)記》所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xué)為先?!苯裉煳覀円獙崿F(xiàn)“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就是要靠人才。特別是當(dāng)今世界,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國際競爭說到底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因此,習(xí)近平總書記始終強(qiáng)調(diào)要把教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立德樹人,培養(yǎng)人才?!笆陿淠荆倌陿淙恕?,這說明物質(zhì)建設(shè)比較容易,精神建設(shè)要靠幾代人的努力。我們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愛之深,謀之遠(yuǎn)

所有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子女,那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愛?《資治通鑒》中有這樣一段故事,值得做父母的思考。

秦國討伐趙國,趙國求救于齊國。齊國要求趙國讓長安君去齊國做人質(zhì)。太后舍不得,想讓燕后代替,而且不許大臣有什么反對意見。老臣太師觸龍去見太后,從家常起居聊起,然后說道:自己年老體弱,在未死之前把15歲的兒子托付給王室做個衛(wèi)士吧,于是就有了一段對話。

太后曰:“丈夫亦愛少年乎?”觸龍曰:“甚于婦人?!薄案改笎燮渥觿t為之計深遠(yuǎn)?!庇|龍問太后:“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碧笤唬骸熬^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庇|龍就說:“父母愛其子則為之計深遠(yuǎn)?!?然后說道:“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與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哉?”太后聽了他的話覺得有理,于是備了車馬送長安君質(zhì)于齊。[4]

對話中,太后驚奇地問觸龍,難道男子漢大丈夫也愛自己的孩子嗎?觸龍說,比婦人更愛。并且問太后,你認(rèn)為燕后比長安君更賢明嗎?太后說,不,遠(yuǎn)不如長安君。觸龍因此就說,什么才叫愛呢?愛子就要為他做長遠(yuǎn)的計謀。如果一個位重的人養(yǎng)尊處優(yōu),擁有貴重的器物,太后又封給他肥沃的土地,而無功于國家,將來國家遇到危害,他何以能擔(dān)當(dāng)?shù)闷鹫融w國的重任呢?太后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于是備好車輛送長安君到齊國。

這個故事對我們今天的家長是不是很有啟發(fā)意義呢?特別是官家、富家子弟,父母真正的熱愛,是要為他們的長遠(yuǎn)發(fā)展做計謀,讓他們?nèi)ュ憻挘顾麄冇掠趽?dān)當(dāng)。我們常聽說,英國伊頓公學(xué)、曼徹斯特公學(xué)都是貴族子弟學(xué)校,但那里對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生活都有嚴(yán)格的要求,而且要經(jīng)過艱苦的訓(xùn)練。就連英國的王子都要當(dāng)兵,錘煉品格。但我們今天的家長似乎只關(guān)心孩子的知識學(xué)習(xí),既不重視他們體魄的鍛煉,更不重視品格的錘煉,他們將來怎么能擔(dān)負(fù)建設(shè)現(xiàn)代化的重任,值得家長三思!

助人為樂,不求回報

《資治通鑒》第五卷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摘錄如下:

平原君欲封魯連,使者三返,終不肯受。又以千金為魯連壽。魯連笑曰:“所貴于天下士,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即有取,是商賈之事也。”[5]

趙國平原君為什么要賞魯連,這里沒有說明,歷史學(xué)家一定有考證,恕我無知。但這段話使我很感慨。魯連一定是對趙國有功,為平原君出了力,因此平原君要封他,但三次退回不受。平原君要賞千金為他作壽,他又不受。并且說,為國為人排難解困是一個知識分子最珍貴的品質(zhì),如果收受施賞,就變成了商賈買賣。這反映出歷代中國知識分子應(yīng)有的骨氣,做了善事,不求回報。我看到今天社會上有許多見義勇為者,做完善事,無聲無息地離開,真是佩服。但是現(xiàn)在社會上功利主義盛行,一些有知識有專業(yè)的人,無利不干,少數(shù)教師不是全身心地投入教書育人的工作,而是進(jìn)行有償補(bǔ)課,把教育事業(yè)變成商業(yè)買賣。相比魯連來,是不是有損知識分子的稱號?

把什么留給子孫?

漢宣帝太傅疏廣、少傅疏受辭官歸鄉(xiāng)里,日令其家賣金共具,請族人、故舊、賓客,與相娛樂?;騽駨V以其金為子孫頗立產(chǎn)業(yè)者,廣曰:“吾豈老誖不念子孫哉!顧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與凡人齊。今復(fù)增蓋之以為贏余,但教子孫怠墮耳。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且夫富者眾之怨也,吾既無以教化子孫,不欲益其過而生惡。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養(yǎng)老臣也,求樂與鄉(xiāng)黨、宗族共饗共賜,以盡吾余日,不亦可乎?!?[6]

這個故事也非常有教育意義。我們要把什么留給子孫呢?疏廣、疏受父子為我們做出榜樣。他們兩人是漢昭帝、宣帝的大臣,辭官回鄉(xiāng)以后,與民同樂。人家勸他為子孫置些產(chǎn)業(yè),可以讓子孫享受,他卻說現(xiàn)有的舊屋薄田,只要子孫勤勞,足可以維持生活,與普通百姓相同。如果置了產(chǎn)業(yè),反而會使子孫懶惰墮落,因此他說:“賢明的人財產(chǎn)多了,會削弱他的志氣;愚蠢的人財產(chǎn)多了,會增加他的過錯。我不能教育子孫,但也不能使他們增加過錯,甚至做壞事。我和鄉(xiāng)親友朋共享余年,不是很快樂嗎?”希望我們現(xiàn)在賢明的人都有這種心態(tài)。

參考文獻(xiàn)

[1]司馬光.資治通鑒(第一卷)[M].北京:中華書局,1956:14.

[2][3]司馬光.資治通鑒(第二卷)[M].北京:中華書局,1956:48,50.

[4][5]司馬光.資治通鑒(第五卷)[M].北京:中華書局,1956:163-164,183.

[6]司馬光.資治通鑒(第二十五卷)[M].北京:中華書局,1956:833.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xué)資深教授、中國教育學(xué)會名譽(yù)會長)

責(zé)任編輯:孫建輝

zgjssjh@126.com

猜你喜歡
觸龍齊威王資治通鑒
家訓(xùn)小故事:觸龍說趙太后
家訓(xùn)小故事:觸龍說趙太后
家教世界(2024年7期)2024-04-30 08:15:32
家訓(xùn)小故事:觸龍說趙太后
家教世界(2024年4期)2024-03-28 12:03:14
田忌賽馬
胡三省苦心作注
老友(2020年6期)2020-06-22 17:03:49
火了1000年,一套被毛澤東翻碎了的書
新傳奇(2019年28期)2019-08-06 03:07:08
田嬰巧薦王后
田嬰巧薦王后
故事會(2018年5期)2018-03-06 22:07:04
《資治通鑒》帶我玩穿越
《資治通鑒》差點被毀版
东乡| 新干县| 无为县| 肇庆市| 柯坪县| 思茅市| 增城市| 仁寿县| 凉城县| 洛扎县| 萍乡市| 甘孜| 湘阴县| 方正县| 大悟县| 漾濞| 绍兴市| 洪湖市| 遂宁市| 马公市| 凤台县| 韶关市| 博爱县| 郯城县| 庄浪县| 尼勒克县| 乐亭县| 长宁区| 平度市| 读书| 班戈县| 吴忠市| 紫金县| 南汇区| 和田县| 都匀市| 逊克县| 海盐县| 汨罗市| 江陵县|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