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惠芳
摘 要:多媒體輔助手段將形、聲、色、運動等相結合的情景直觀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眼見其形、耳聞其聲,受到美的熏陶。它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覺器官,能夠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德育情感,增強教育手段的吸引力,加大教育的信息量,實現(xiàn)趣味性教育,使學生在欣賞的情景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運用多媒體輔助現(xiàn)代教育活動,更易于輕松有效地將物化的道德意識內(nèi)化為自己的品質(zhì),達到教育教學的最優(yōu)化。
關鍵詞:多媒體;少先隊工作;活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6-01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6.104
學校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主要貫穿在班隊活動中,通過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對學生進行行為規(guī)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班隊會活動課往往組織形式單一、內(nèi)容空泛刻板,效果不佳。因此,針對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現(xiàn)狀,我校在積極改進小學思想品德、社會、綜合實踐課教學方法和形式的同時,致力于班隊會活動的研究,把德育活動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緊密結合起來,采用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班隊會活動,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等同班隊活動緊密結合,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了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
一、巧用多媒體,將愛國主義種子扎根心中
少先隊德育活動的主線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學校每年以“弘揚民族精神,培育愛國情懷”為主線,運用多種教育載體,把弘揚民族精神貫穿到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在少先隊員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讓輔導員最為難的是:學生生活在幸福的環(huán)境中,沒有新舊社會強烈對比的親身感受,沒有經(jīng)過艱苦奮斗的磨煉,往往對歷史缺乏了解,怎樣幫助學生了解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發(fā)展歷程,把當年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打擊侵略者,浴血奮戰(zhàn)的歷史情形內(nèi)容生動地展示在隊員面前,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呢?現(xiàn)代教育技術能夠很好地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如在少先隊活動課中利用多媒體教室開展“愛國影片展播”活動,通過播放《小兵張嘎》《小英雄雨來》《兩個小八路》等多部紅色經(jīng)典革命影片,讓學生們在重溫經(jīng)典的過程中,加深對紅色人物的了解,加深對革命歷史的認識,從而使學生們銘記歷史、珍視和平,將愛國主義種子深深地植入少先隊員心中,激勵學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
二、巧用多媒體,牢固樹立學生的安全意識
學校工作德育為首,在德育工作中又把安全教育擺在第一位。關注學生生命安全成為了世人矚目的焦點,因此學校開展了各種各樣的安全教育,如防溺水教育,預防流感的教育,地震、火災而開展的逃生演練教育,面對惡劣天氣開展的防雷、防泥石流等等安全教育應有盡有。但對小學生來說,地震是什么樣子,地震來臨時房子怎么會搖擺、倒下太難想象;火災到底會造成怎樣的后果也同樣很難了解,如果將一個個悲慘的畫面以故事的形式用多媒體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學生就如身臨其境。我通過播放《汶川地震》相關救援片段,生動的視覺畫面不僅刺激了學生的感官,而且使學生知道地震來臨時要注意保護自己,充分提高學生對安全知識學習的興趣,極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安全意識。通過觀看視頻后在平時的安全演練中學生都能夠認真對待演練,這樣安全就牢記在學生心中了。
三、巧用多媒體,激勵學生的感恩之心
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學生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幫助他的人,更不會主動地幫助別人。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的感恩情懷要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大部分教師布置的可能是“愛心體驗行動實踐”,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父母之愛。這些實踐包括我為父母煮一次飯、炒一次菜,或為父母梳一次頭、洗一次腳等等,實踐之后要寫出自己的體會,加深內(nèi)心體驗。如果教師換種方式開展感恩教育,如用多媒體播放一橫教師的感恩勵志演講《學會感恩,與愛同行》的視頻,一橫教師聲情并茂講述的一個個生動的事例,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感動得學生們熱淚盈眶,通過看、聽故事使他們懂得怎樣去尊敬自己的教師、孝敬自己父母、關愛自己的同學和其他的需要幫助的人,使學生們真正的沐浴在愛的陽光里,從而讓他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四、巧用多媒體,激起學生用實際行動愛護環(huán)境
小學環(huán)保教育內(nèi)容十分豐富,國內(nèi)國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包。有些是學生熟知的,有些則不是。學生限于生活的經(jīng)歷、知識的膚淺,很難正確感知教材的內(nèi)容。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可縮短學生熟悉客觀事物間的距離,在學生心中喚起強烈的真實感。例如在低年級水資源保護的教學中,在給學生介紹淡水資源危機時,由于我們學生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和年齡小掌握知識的能力有限,造成他們理解上的偏差,很難深刻理解缺水給人們生產(chǎn)生活造成的影響。我將西北干旱地區(qū)人們用水困難、生活中水污染和浪費水的現(xiàn)象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并結合2010年南方特大旱情所導致的嚴重后果通過畫面展示給學生,從而讓學生了解到我國水資源的缺乏以及水資源的污染和浪費,激發(fā)起學生的水危機意識。之后,再帶領學生回到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中,從節(jié)約每一滴水開始做起,牢固地樹立“節(jié)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的信念,用實際行動珍愛生命之水。
總之,在組織班隊會活動課的過程中,把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運用于活動之中,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充分運用通過各種途徑搜集的多種信息組織班隊會活動課,不僅有效促進少先隊活動課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將少先隊活動課引入了一個新的境界,而且有利于調(diào)動廣大少年兒童參與主題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在快樂的活動中受到了思想的熏陶和感染,促進各班隊形成了團結、友愛、協(xié)作的良好氛圍,為少先隊工作注入活力,插上騰飛的翅膀,讓少先隊之花盛開得更加燦爛。
參考文獻:
[1] 殷常鴻,崔玲玲.多媒體技術應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 高潔.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少先隊工作插上騰飛的翅膀[J].商情,2009(2).
[責任編輯 萬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