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祥玉
在北京市延慶區(qū),有一條古老、秀美又清澈的河流—媯河。它全長15公里,即便是春寒料峭的3月,河水也在緩緩流淌、清澈見底,而兩岸豐茂的植被也在爭先恐后地吐新綠。風光優(yōu)美、環(huán)境清幽,宛若江南的媯河,是2019年“世園會”和2020年冬奧會的舉辦地。
媯河的美麗貴在天然純凈,沒有任何污染和人工破壞的痕跡。如果有一個媯河的功勞簿,賀玉鳳的名字一定會赫然在上。在過去的23年里,無論雪雨風霜,她每天都會來媯河撿垃圾。她是遠近聞名的媯河“河長”,是延慶“環(huán)保奶奶”和“2017年北京榜樣”,更讓人敬佩的是,在她的影響下,老伴兒、兒子兒媳和孫子都加入了環(huán)保行列,全家人身體力行保護這一方碧水藍天的同時,也體會到了平常又扎實的幸福……
撿垃圾上癮的妻子
2018年3月17日,北京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早上8點鐘,住在媯河岸邊延慶農(nóng)場家屬院的賀玉鳳準備出門了。她剛出門,老伴兒彭玉鐘就追了出來,遞給她一件藍色棉背心,說:“下這么大的雪,你就別去撿垃圾了好不好?”他話還沒說完,賀玉鳳已經(jīng)跨上了自行車。
現(xiàn)年60歲的賀玉鳳,出生在媯河岸邊一個普通農(nóng)家?!拔液苄r,母親就說:屋里打掃干凈了,全家人都亮堂;把門外街道給拾掇利索了,路人也會心情舒暢?!辟R玉鳳說。小時候,她經(jīng)常和小伙伴一起去媯河里玩兒?!澳菚?,媯河里的水都能捧起來喝,我們把腳丫子放在水里,能看見成群的小魚兒從腳背上游過?!闭f到兒時的光陰,賀玉鳳談得最多的,就是媯河兩岸的風景。那時她最憧憬的事情,就是做了母親后,自己的孩子也能像她一樣坐在媯河岸邊,把腳丫子放在水里玩兒。
21歲那年,賀玉鳳嫁給同在延慶農(nóng)場工作的彭玉鐘,夫妻倆住在農(nóng)場分配的家屬院里,一棟土磚搭建,有院子、菜地的小平房。農(nóng)場的工作并不輕松,收入也不高,尤其是隨著兩個兒子接連降生,一家人的生活過得有點兒緊張。也正因為如此,當1995年的某個夏日午后,37歲的賀玉鳳走在媯河岸邊的下班路上,撿起路邊的第一個玻璃瓶時,就有人擠對她:“再窮,也不能撿垃圾啊?!?/p>
“從沒想過撿垃圾掙錢,因為垃圾不值錢。我也沒什么環(huán)保理念,就是覺得玻璃碴兒會傷人。我希望身邊人都好好的?!倍嗄暌院?,賀玉鳳笑著解釋為何一撿垃圾就上了癮的原因。但彭玉鐘并不理解她,尤其是某天,他突然發(fā)現(xiàn)自家小院兒堆了幾座小山:玻璃瓶一堆、紙箱子一堆、塑料制品一堆……賀玉鳳進行了細致的垃圾分類,彭玉鐘還是很生氣,忍不住威脅:“讓你不要撿,你就是不聽!你明天再撿,我就跟你離婚!”他能不急嗎?彭玉鐘是單位車間主任,總有人對他說:“你媳婦天天撿破爛兒,你不寒磣???”
因為撿垃圾而離婚?賀玉鳳才不信呢!但是,她發(fā)現(xiàn)兩個兒子好像也有點兒嫌棄自己了。所以當晚她答應丈夫,再也不撿垃圾了。第二天大雨滂沱,賀玉鳳去上班,半路上被一塊玻璃碴兒給扎了右腳。她忍著疼痛,把玻璃碴兒撿起來裝進了口袋,然后弓著腰去找玻璃瓶。她隱隱覺得,丈夫不會真因為自己撿垃圾而跟她離婚,但從那以后,她還是“收斂”了很多。
擔心被丈夫罵,她后來每天提前兩小時起床去撿垃圾。撿完垃圾回家做早餐,早餐快做完時老伴兒和孩子們起床,賀玉鳳心中竟然很竊喜。不過垃圾都要先堆在院子里,積累一段時間才拿去賣。彭玉鐘當然知道妻子的“秘密”,但只要她不當著大伙兒的面撿,他就裝作不知道。
2000年,賀玉鳳的“活動地盤”從上下班必經(jīng)的延農(nóng)路延伸到媯河兩岸。她發(fā)現(xiàn),突然有很多人來媯河游玩了,一大家子開著車來,男人釣魚,女人燒烤,孩子們在草叢里嬉戲。那時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都不強,習慣隨手扔垃圾。裝魚食的塑料袋、瓶子、吃完燒烤的竹簽子……岸上的垃圾好處理,河里的垃圾常常夠不著,賀玉鳳不得不用棍子撈,但這樣會影響別人釣魚,“裝什么孫子!”“搗什么亂!”釣魚的人沖著她嚷,她統(tǒng)統(tǒng)當耳邊風。賀玉鳳心想:“為了能讓我的子孫后代回到家時呼吸新鮮空氣,看到媯河里游來游去的魚兒,我當當‘孫子也無妨!”
她的老有所樂和老有所為,有些與眾不同
對于妻子的一意孤行,久而久之,彭玉鐘也習慣了。他說,因為妻子愛撿垃圾,他很少與她同行。但后來,見院子里垃圾太多了,他也會幫她運出去賣掉。賣完垃圾后,彭玉鐘把錢遞給賀玉鳳,話說得并不好聽:“忙活了一個月,能割兩斤肉不?”賀玉鳳笑著說:“看著自己的家鄉(xiāng)越來越美麗干凈,看見孩子們越來越喜歡去媯河邊上玩兒,我比吃了肉還美!”
為了撿更多垃圾,賀玉鳳上下班選擇走不同的路。8年前從延慶農(nóng)場退休后,撿垃圾成了賀玉鳳一天中最重要的事。她每天早上4點半就起床,騎著自行車先繞媯河一個來回,6點半再回家做早飯,吃完早飯去撿一次,晚飯后再撿一次,晚上7點半《新聞聯(lián)播》結束,她馬上就上床睡覺。“那些喜歡看電視、打麻將的人老失眠,我這個愛撿垃圾的老太婆沾床就著!”賀玉鳳說。
2008年的一天,賀玉鳳用手去夠媯河里的垃圾,一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彭玉鐘看到渾身濕透的她,沒好氣地說:“活該!”賀玉鳳忍不住哭了,想到自己掉進河里時,岸上的垂釣者無一人伸出援手,想到這么多年來,自己無數(shù)次遭到同事、鄰居的嘲笑,她第一次想到了放棄。
但是第二天早上起床,賀玉鳳發(fā)現(xiàn)自行車上放了一把長長的抄子?!耙豢淳褪抢习閮鹤龅?,我馬上拿著抄子去了媯河。好家伙,一抄子下去,瓶子、袋子都上來了,能撈好多垃圾呢!”賀玉鳳興奮不已。那一刻她也終于知道,只要她堅持的事情,老伴兒還是會支持的。
2010年,大兒子彭霏的兒子出生,提出希望賀玉鳳來家里幫忙。她卻為難了,大兒媳特別好,她當然想去照顧她坐月子。但自己離開了,垃圾怎么辦?“撿垃圾比照顧兒媳和孫子還重要嗎?你去,我?guī)湍銚炖?!”彭玉鐘說。賀玉鳳一連說了5個“謝謝”。
小兒子彭躍在中山公園工作,有一次他問賀玉鳳:“您撿垃圾,一個月掙多少錢?”賀玉鳳說三四十元吧。兒子說:“我每個月給您300元,別撿垃圾了?!辟R玉鳳生氣了,說:“別說一個月300元,你就是給我3千、3萬我都不干!”她有些激動,說:“你沒發(fā)現(xiàn)這幾年,北京城里老是霧霾天兒,但咱延慶的天卻越來越藍了?我撿起的是垃圾,拾起的是美德!”
見小兒子不說話,賀玉鳳說:“嫌我撿垃圾丟人吧?好的,我明天就去你工作的中山公園里撿!”小兒子無奈地笑了:“環(huán)保需要所有人參與,您一個人做很辛苦,也沒太大意義。”
賀玉鳳卻不這么認為。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如果能多年如一日地堅持,那么,至少她家門口的延農(nóng)路就能干凈而平整,而不遠處的媯河岸邊,就會少幾處青草被垃圾捂死,少幾條魚兒被塑料袋噎死?!疤鴱V場舞太吵,打麻將輸錢,看電視、玩兒電腦費電,撿垃圾最健康!”賀玉鳳說。
2013年底,一位去媯河游玩的延慶電視臺記者向賀玉鳳舉起了手中的攝像機?!皠e拍!夠寒磣的!”賀玉鳳本能地擋住自己的臉。記者說:“您這是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一點兒不寒磣,相反特別偉大!”賀玉鳳愣了,說:“那我得回家跟老伴兒商量?!庇浾吒黄鸹氐郊?,彭玉鐘說:“拍吧!挺光榮的事兒!”幾天后,賀玉鳳的事跡在電視臺播出,她成了當?shù)氐拿恕?/p>
賀玉鳳的老伴兒、兒子兒媳們都慢慢地接受了她撿垃圾,但其他人還是不太接受。有一次,賀玉鳳受邀參加同學聚會。飯桌上,有人半開玩笑地說:“你上學那會兒當?shù)氖前嚅L,怎么現(xiàn)在撿起垃圾來了?”她笑了:“我沒房沒車,但你們帶著家人來延慶玩兒,頭頂?shù)乃{天白云,有我的一份功勞!”一個當大老板的同學問賀玉鳳,需要什么盡管告訴他。賀玉鳳說什么都不要,因為政府剛在媯河兩岸建了好幾處大型垃圾處理池,很多不能回收的垃圾能就地處理?!霸僬f,撿垃圾用的抄子,就我老伴兒做得最好使,兒媳婦們給我買的皮手套結實得很,撿啥都不傷手!”
賀玉鳳說,她不會因為自己是個“撿垃圾的”就覺得丟人,相反,她打心眼兒里覺得自己很富有。當然,她之所以如此有底氣,是因為現(xiàn)在老伴兒成了她的得力助手,而兒子、兒媳甚至是孫子也以她為傲。
更重要的是,我們常說“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但其實無論年老還是年輕,真正的“樂”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能造福于子孫后代甚至社會,真正的“為”,是勿以善小而不為的身體力行。
如果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那么爺爺奶奶就是孫子的一面湖水
2016年5月1日,兩個兒子帶著妻子、孩子回家過節(jié),這么多年來沉迷于保護媯河兩岸環(huán)境的賀玉鳳突然感嘆道:“住在長城腳下,但從沒去過長城?!贝髢合瘪R上決定,第二天一家人去爬八達嶺長城。5月2日早上,一家人啟程前,賀玉鳳笑了,原來和她一樣,所有人都往口袋里塞了個塑料袋,6歲的大孫子甚至還讓爺爺做了一把小抄子。一家人到達長城腳下的停車場,第一件事就是撿垃圾。那一刻,賀玉鳳覺得特別驕傲。
那天晚上,大兒媳給賀玉鳳注冊了微信,賀玉鳳想了想取名“幸?!保驗樗娴暮苄腋!K谂笥讶Πl(fā)的第一條微信:“八達嶺長城腳下的停車場有很多垃圾,明天誰跟我一起去撿?”陸續(xù)有朋友發(fā)來信息,說愿意跟她去長城腳下?lián)炖?。第二天早?點鐘,賀玉鳳到達八達嶺長城停車場時,天下起了大雨,但她很感動,因為昨天聯(lián)系的6個人都來了。這6個人都是賀玉鳳的朋友轉發(fā)她的信息后慕名而來的,所以她都不認識。因為天降大雨,地上到處是一次性雨衣。沒帶任何雨具的賀玉鳳,馬上號召大家撿垃圾。這時,旁邊一家商鋪的店員給他們送來了一次性雨衣,另外一家商鋪的小姑娘給他們端來了熱水,停車場的工作人員還提供了免費午餐。賀玉鳳說,那一刻她真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2017年3月,賀玉鳳成立了“夕陽傳遞志愿服務隊”,志愿者每逢節(jié)假日去延慶各大風景區(qū),每年5月2日去八達嶺長城。服務隊成立之初有28個人,不到一年已經(jīng)發(fā)展到200余人。年紀最大的隊員70歲,最小的是賀玉鳳4歲的小孫子。
“如果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那么爺爺奶奶就是孫子的一面湖水?!边@是一直堅持寫環(huán)保日記的賀玉鳳記在本子里的一句話。她的兩個兒子都上過大學,都在北京城里工作,兩個兒媳都是城里人。“我曾擔心兒媳、孫子們會嫌棄我,但是他們沒有。用小兒媳的話說就是:‘盡管院子里堆滿了垃圾,但因為媽媽仔細分類,看起來就很整潔干凈;水泥地面總是一塵不染,窗戶玻璃總是閃閃發(fā)光。這樣的家,不想回的人才是大傻瓜?!?/p>
“兒媳和孫子比兒子還懂我!”賀玉鳳說,逢年過節(jié),他們兩家人都會回來,一大家子擠在并不寬敞的平房里,卻也總是歡聲笑語。兩個孫子一進門,就爭先恐后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塑料袋,拽著賀玉鳳說:“奶奶,撿垃圾去吧!”兩個兒媳拉開孩子,說:“讓奶奶做飯,我們替她撿垃圾吧!”
現(xiàn)在,賀玉鳳剛上小學二年級的大孫子是學校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走到哪里都喜歡撿垃圾,號召別人愛護環(huán)境。有一次,小兒子帶著賀玉鳳和4歲的兒子在中山公園劃船,小家伙突然讓爸爸把船劃回去撿一個塑料瓶,賀玉鳳隨口說了句:“有點兒遠了”,小孫子就反問她:“您不是‘環(huán)保奶奶嗎?”賀玉鳳笑了。
是的,已經(jīng)在媯河兩岸撿了23年垃圾、被評為“2017年北京榜樣”、用自己的行為影響了成百上千人的賀玉鳳,是當之無愧的“環(huán)保奶奶”。到了這個年紀,她常會被人問:“你都給子女們留下了什么?”至今依然住在平房里、手頭也沒什么存款的賀玉鳳說 :“不洗也可以吃的綠色蔬菜,永遠一塵不染的家,還有因為我和志愿隊員們的努力,越來越美的這一片碧水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