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歲首次坐上飛機,美國女子阿梅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就知道自己“必須飛”。6天后,她報班學習飛行;6個月后,她湊夠錢買了第一架飛機。學飛7年后,她成為成功飛越大西洋的首位女性。
1932年5月,埃爾哈特駕駛“小紅巴士”(埃爾哈特飛機的昵稱)成為單獨、不停頓飛越大西洋的第二人及首位女性。同年8月,她駕駛“小紅巴士”成為單獨、不停頓飛越美國的首位女性。
埃爾哈特創(chuàng)造了很多飛行記錄的同時,她的談吐、行為、著裝、平權(quán)理念等種種細節(jié)所展現(xiàn)的個性魅力,更將其冠軍頭銜升格成偶像光環(huán)。當時的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也成了她的朋友和“粉絲”,甚至曾想拜師學飛。
埃爾哈特儼然成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一個時尚品牌,而這個品牌傳遞的信息不僅是美、酷、格調(diào),也是“想做就做、男女平等”。在給丈夫的信中,她談及即將起航的危險行程時寫道:“我想這么做,只是因為我想這么做。女人必須像男人那樣勇于嘗試?!?/p>
即便穿越到今天,埃爾哈特也算得上一名優(yōu)質(zhì)偶像吧?
1937年7月2日,埃爾哈特駕機沖上云霄,從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的萊城,直奔位于澳洲和夏威夷中點的豪蘭島。倘若順利,埃爾哈特將成為首位實現(xiàn)環(huán)球飛行的女性。40歲生日就要到了,還有比這更好的禮物嗎?但世事總不盡如人意,埃爾哈特并未如期抵達豪蘭島,她在自己的造夢之旅中失蹤。
在埃爾哈特成為美國偶像的十年間,她的鐵桿粉絲朱美嬌(Magie Gee)總喜歡在加州的晴空中尋找那架亮眼的“小紅巴士”。年幼的朱美嬌喜歡給家人講故事,特別是有朝一日自己也沖上云霄、飛越世界的故事——當然,沒什么人當真。有一次,她還聲稱在天上看到了偶像的蹤跡,她們還互相揮了揮手。
1937年,發(fā)生在中國的戰(zhàn)事緊緊牽動著世界各地的華人的目光。比朱美嬌年長11歲的美國華裔女子李月英回到中國,怎奈加入中國空軍的救國志愿卻遺憾落空,因為當時軍方還不接受女性飛行員。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國嘗到戰(zhàn)火燒身之痛,二戰(zhàn)太平洋戰(zhàn)場正式開戰(zhàn)。軍隊人力的缺口、軍需物資的制造和運輸需求,將更多美國女性推向就業(yè)、推向距離戰(zhàn)爭更近的崗位。一家軍需物資供應廠商1943年推出的宣傳海報至今還廣為人知:明黃底色上,一名女工擼起袖子、屈起右臂,秀出自己的肱二頭肌,上書“We Can Do it”(我們能做到)。朱美嬌的飛行技能有了用武之地。
李月英和朱美嬌做了只有極少數(shù)女人能做到的事——在2.5萬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為美國女子航空勤務大隊千余成員中僅有的兩名華裔,為空軍轉(zhuǎn)運戰(zhàn)機、駕駛靶機、協(xié)助男飛行員訓練。
戰(zhàn)后30余年,這些“女飛人”不能享受老兵待遇且全部檔案封存,貢獻鮮為人知,直至卡特總統(tǒng)1977年簽署法案這一現(xiàn)狀才得以改變。2010年,朱美嬌等300余名尚健在的女子航空勤務大隊女飛行員獲頒代表美國最高平民榮譽的國會金質(zhì)獎章,可謂遲到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