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美琴
摘 要:在宋元時期,川渝接壤之處一個名叫飛龍的小鎮(zhèn)就以盛產竹紙出名。飛龍位于四川盆地,一年中多雨濕潤,當地竹林密布伴。隨著絲竹簾制作工藝的傳播,飛龍地區(qū)也成為重要的竹簾生產制作地區(qū)。清朝末期地方上一位張姓官員利用繪畫對自己的絲竹轎簾進行裝飾,逐漸成為地方的風尚,制作絲竹簾的匠人們便效仿他在絲竹簾上繪制各種圖案,逐漸形成了精美優(yōu)雅,風格獨特的竹絲畫簾這種工藝美術體系。
關鍵詞:飛龍竹絲畫簾
竹絲畫簾的制作可以大致被分為兩個重要的過程,其一是竹絲簾的制作,其二為繪畫裝飾。在制作中,首先要制作竹絲簾。飛龍地區(qū)對于竹絲簾的制作材料有著嚴格的要求,唯有這樣嚴格的材料選擇標準才能夠成就一根柔美溫潤的竹絲。在嚴格篩選材料之后,就需要抽取竹絲。目前川渝地區(qū)制作竹絲的方法有槽取與抽取這兩種,飛龍地區(qū)多使用抽取這一方法,將已經預先處理好的竹節(jié)放置在沖篾刀上進行反復的摩擦,使得竹節(jié)中的纖維分散,形成一根根分離的竹絲;隨后,需要將粗制的竹絲放入一塊帶有不同大小孔洞的金屬板,然后從孔洞中抽出,隨著竹絲通過直徑不斷縮小的金屬扣,整根竹絲逐漸變得大小均勻,外表也逐漸變得細膩光滑。已經制作好的竹絲需要經過干燥處理去除多余的水分,同時還需要再次的篩選,才能夠被放置在織造竹簾專用的機器上與蠶絲在一起被編造成簾。竹絲簾的制作方法與傳統布料織造的方法類似,以精心挑選的竹絲為緯線,以蠶絲為經線,相互交織編成一張完整的竹絲簾。在編織的工序完成之后,需要通過刷桐油的方法對竹絲簾進行防蟲與防蛀的處理。桐油阻隔了竹絲簾與空氣的直接接觸,形成一個良好的防水層,有效防止竹絲簾的霉變。同時,刷桐油的工序對于后期的繪制也有著較大的影響,刷的桐油較稀薄的竹絲簾在繪畫的時候有著較強的吸水性以及沁水性,能夠更好地展現出墨色的的變化,適合運用寫意的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效果類似于生宣;而刷的桐油較厚重的竹絲簾則更加綿韌,水墨不易暈開,適合反復上色以及精密的工筆繪制,效果類似與熟宣。
繪畫是竹絲畫簾創(chuàng)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從手法上來說,在竹絲簾山繪畫與在宣紙上繪畫并沒有多大的差別。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在竹絲簾上繪畫的難度遠遠高于在普通紙張上繪畫,首先在于對水分與墨色的控制上,竹絲簾以竹為主要的材料,不易著色,在水分的吸收延展上也與宣紙有著較大的差別,因此對于水墨的控制在竹絲畫簾的制作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其次在于墨線的勾勒上,雖然在竹絲簾的制作過程中已經力求材料的細致,但是竹絲簾仍舊具有較強的纖維感,因此線條勾勒的難度也大大增加。目前,民間刺繡、布貼、乃至于西畫等藝術都在竹絲簾這一載體上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與其他民間工藝美術不同,飛龍竹絲畫簾有著獨特的色彩表現。首先在原材料中。竹絲簾本身融合了竹與絲這兩種不同的材料,在色彩上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清雅之感。飛龍竹絲畫簾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往往會使用素心竹簾、堂心竹簾這兩種主要竹簾;素心竹簾在制作的過程中盡可能地保留了竹子的本色,在溫潤的白色中蘊含著一抹竹子特有的青色,在素心竹簾上進行創(chuàng)作,往往會使得整個畫面具有一種青白之氣,充滿了清靜飄逸的氣韻;而堂心竹簾則是在畫面中填加白膠,對竹絲簾進行進一步的處理,使得整個竹絲簾呈現出一種溫潤的色彩,整個畫面更加和諧。同時,伴隨著竹絲畫簾置于外部環(huán)境中的時間變長,竹絲畫簾往往逐漸呈現出一種溫潤的玉色,使得整個作品都帶上一份古意,從這一點上來看,飛龍竹絲畫簾有著與其他民間傳統藝術不同的淡雅。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飛龍竹絲畫簾在繪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主要以傳統國畫為主要的方式,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同時布片拼貼、刺繡等傳統民間工藝也在飛龍竹絲畫簾中有所體現,這些藝術手法使飛龍竹絲畫簾多了相對于其他書畫的立體感。
伴隨著飛龍竹絲畫簾的發(fā)展,這一民間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筆者認為飛龍竹絲畫簾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需要從這樣的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是在技法方面。繪畫藝術融合了中國傳統繪畫特色,呈現出一種古典、清雅的風格,國畫與飛龍竹絲畫簾的結合,有著重大的意義。許多其他的藝術形式也在飛龍竹絲畫簾上得到應用,如水彩畫、布面拼貼等,使得飛龍竹絲畫簾展現出一種豐富質感。但是,筆者認為飛龍竹絲畫簾的創(chuàng)新離不開對技法的創(chuàng)新,比如說將刺繡技法、布面拼貼、靜電植絨等技法與竹絲畫簾結合在一起。刺繡這一表現形式則是技術與技術的碰撞,目前大量的竹絲畫簾作品以刺繡的形式加以展現,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綜合了兩種不同的工藝技術,使得整個作品看起來精致細膩別有趣味。 其次是在題材上面,目前飛龍竹絲簾畫目前飛龍地區(qū)的竹絲畫簾主要作為一種工藝品出售,在內容上主要以傳統的中國題材為主,注重其裝飾性以及藝術感染力。筆者認為如果想要在題材上面創(chuàng)新的話,可以可以從切合社會發(fā)展實際,創(chuàng)新竹絲簾畫的題材,通過引入風景畫、動漫形象等題材,能夠增加消費者選擇的可能性,進一步促進飛龍竹絲畫簾的傳播與發(fā)展。第三是在媒介方面,對于飛龍竹絲畫簾的傳播有著較大的推動作用。在飛龍竹絲畫簾展現的載體上,竹絲畫簾在發(fā)展的過程中經歷了門簾的實用功能時期到作為環(huán)境裝飾的藝術品時期。但是在現在制作者的創(chuàng)新思路下,飛龍竹絲畫簾有了新的載體,被應用到扇面、包袋、絲巾等多個方面,飛龍竹絲畫簾載體上的創(chuàng)新大大增加了這一民間工藝藝術在生活中的應用空間。 第四是在傳承方面,目前飛龍地區(qū)竹絲畫簾在傳承方面人就秉承著師徒傳承的手法,因此缺乏向大眾教學的學習體系。筆者認為在飛龍地區(qū)建立起工作室式的發(fā)展體系,分制作的不同環(huán)節(jié)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使得整個竹絲簾畫的生產體系更加完善。同時可以通過在本地校園中將竹絲畫簾的制作加入校本課程,引導學生對于傳統工藝美術的繼承與發(fā)展。飛龍地區(qū)的竹絲畫簾想要在未來的發(fā)展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還需要引進專業(yè)的繪畫人才,畫面表達是飛龍竹絲簾畫的關鍵在映入繪畫專業(yè)的人才,或者是在藝術表達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專業(yè)人員,能夠幫助飛龍地區(qū)的竹絲簾畫在藝術表達上有更好的創(chuàng)新,讓飛龍竹絲畫簾這門璀璨的民間工藝保持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