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強 易燦南 胡 鴻 廖紅梅 劉興治
湖南工學院 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
核電廠數(shù)字化引起信息海量呈現(xiàn)、規(guī)程電子化與大量界面管理任務等變化,可能給人員信息獲取績效帶來不利影響,給核電廠安全運行帶來新的風險。作業(yè)人員從核電廠主控室環(huán)境中獲得電廠信息的認知行為為監(jiān)視行為(即信息獲取行為)[1]。作業(yè)人員操控電廠劃分為“監(jiān)視-狀態(tài)評估-響應計劃-執(zhí)行”四個階段,有效的信息獲取是操控電廠的前提,是狀態(tài)評估、響應計劃與響應執(zhí)行系列活動的基礎[2]。
對人員作業(yè)行為績效的影響因素稱為行為形成影響因子(Performance Shaping Factors,PSFs),PSFs一直是人因可靠性領域的研究熱點,Swain認為PSFs是對人員行為起影響作用的情景環(huán)境因素,包括外部的、內(nèi)部的與應激水平類[3];張力教授把PSFs擴充到“人-機界面、人的內(nèi)因、作業(yè)特性、組織管理和外部原因”等五個方面[4];Mosleh在研究IDAC模型[5]認為PSFs包括內(nèi)部和外部兩類。PSFs影響人員作業(yè)效率與可靠性,對人員作業(yè)績效提升有重要意義。本文擬對數(shù)字化核電廠作業(yè)人員視覺信息獲取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通過模擬實驗來開展不同水平下PSFs對其信息獲取效率的影響,以探究提升作業(yè)人員信息獲取效率與降低其人因失誤的途徑。
核電廠作業(yè)人員的信息獲取績效影響因素復雜,涉及電廠系統(tǒng)結構、任務性質(zhì)、信息特征與呈現(xiàn)方式、人機界面、作業(yè)環(huán)境、人員素質(zhì)、培訓與經(jīng)驗,以及組織管理等。Mumaw等[6]研究了核電廠操作員的監(jiān)視行為影響因素及其應對策略;Vicentes[7]等人發(fā)現(xiàn)警告信息、大量基于計算機顯示的參數(shù)或狀態(tài)畫面等多任務信息給監(jiān)視帶來新困難;Chang等人[8]在IDAC認知模型中考慮了外部和內(nèi)部影響因子;蔣建軍[9]選擇經(jīng)驗、心理壓力、任務復雜度與人機界面5個內(nèi)外部PSFs開展了其對監(jiān)視可靠性試驗研究。參考上述學者對作業(yè)人員信息獲取影響研究成果,結合數(shù)字化核電廠信息的自身屬性,以及信息顯示與管理模式等變化,并綜合考慮核電廠數(shù)字化后作業(yè)環(huán)境、人員素質(zhì)與系統(tǒng)演變等以下三方面客觀情況,篩選與擬定出任務復雜性等7個信息獲取的PSFs,并基于每個PSFs屬性與工程應用需要將其劃分為二個或三個不同影響級別,見表1。
(1)現(xiàn)代核電廠主控室基于人因工程準則與標準設計,照明、噪聲與溫濕度等作業(yè)環(huán)境按照標準設計與建造,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不考慮。
(2)人員按標準選拔培訓,無視力與體力等生理缺陷,生理影響不考慮;“培訓水平”與“知識經(jīng)驗”都與人長時記憶與心智模型相關,且相互影響,合并記為“培訓與知識經(jīng)驗”。
(3)數(shù)字化后核電廠人機界面演變?yōu)槿?系統(tǒng)界面(包括人機界面、信息特征、顯示等),綜合記為“人-系統(tǒng)界面”。
表1 七個被測試PSFs及其等級劃分
(1)實驗參與人員。被試分別來自某核電廠執(zhí)照操作員6名(其中高級操作員2名),以及某大學核技術、安全工程等專業(yè)高年級本科學生22名,平均年齡23.5歲,男性被試20名。學生被試均要接受對應實驗操縱培訓且測試合格,“培訓與經(jīng)驗”因子測試在某核電基地培訓中心完成測試,6名操作員均獲得操縱員職業(yè)資格執(zhí)照。
(2)實驗平臺。實驗模擬平臺由作者所屬團隊基于核電廠蒸汽發(fā)生器傳熱管破裂事故(Steam Generator Tube Rupture,SGTR),利用Visual Studio Basic.net軟件開發(fā)的,與文獻[9]實驗平臺一致。
(3)實驗測試指標。作業(yè)人員信息獲取績效指標為信息獲取效率(以獲取時間衡量)與準確率,該實驗主要是驗證PSFs對其信息獲取效率的影響程度,擬采用信息獲取時間(Reaction time,RT)來記錄與度量人員信息獲取效率,以驗證各PSFs不同水平下對信息獲取效率的實際影響。
每組實驗有20個信息獲取任務點,當被試執(zhí)行到相應任務點時,應先閱讀任務點的說明,以確定需要獲取的信息,再進行信息搜索,依據(jù)當前任務點需要來調(diào)取二類任務界面,并完成相應操作,最后回到任務信息獲取點。被試獲取該任務點信息的時間包括查看主任務、信息搜索與查看處理二類任務的時間。
“任務復雜性”因子等級為“低”情況下的模擬平臺,其它所有因子不同等級下的模擬均以SGTR事故為背景,模擬實驗操作流程可參見文獻[9]。
每個測試PSFs不同水平的平均RT及變化趨勢,見表2,如圖1-3。
表2 每個PSFs的平均RT及標準方差(ms)
圖1 PSFs不同水平的RT變化曲線
圖2 三水平PSFs的平均RT
圖3 二水平PSFs的平均RT
(1)與其它PSFs相比,新手、存在時間壓力與存在心理壓力時,被試RT顯著增多,見表2,強化培訓、優(yōu)化任務作業(yè)時間窗口與減少心理壓力是提升信息獲取效率的主要途徑。
(2)對“任務復雜度”PSFs來說,當PSFs水平為“低”時,RT明顯少于該PSFs水平為“高”和“中”;“二類管理任務”等級水平對平均RT影響較少,如圖1,與實際情況一致。
(3)“培訓水平與知識經(jīng)驗”、“人-系統(tǒng)界面”、“報警”、“時間壓力”、“心理壓力”因子不同等級水平間的平均RT存在一定差異,可為作業(yè)人員信息獲取效率提升提供路徑。除了“存在心里壓力”,“存在時間壓力”及“新手”三個PSFs對被試人員獲取信息時間影響相對較大外,其它不同等級水平PSFs的RT相差相對較少,與電廠實際觀察結果一致。
(4)當“任務復雜度”及“二類任務管理”兩個PSFs水平均為“L1”及“L2”時,RT非常接近,與“培訓水平與經(jīng)驗”PSFs(當水平為L1”與“L2”)的RT有顯著差異;類似,在水平為“L3”時,前兩個PSFs的RT相差不大,但與“培訓水平與經(jīng)驗”相差顯著,如圖2。
同理,當“人-系統(tǒng)界面”及“時間壓力”為“L1”時,RT基本一致,在“L1”水平,“報警”的RT最少,“時間壓力”的RT最大;在“L2”水平,對于“人-系統(tǒng)界面”、“報警”、“時間壓力”、“心理壓力”的RT呈增長趨勢,如圖3。
(5)平均RT及其方差分析。下面就7個PSFs的總的平均時間及其方差進行分析,如圖4,見表3。
圖4 被試的7個PSFs的平均RT
圖4表明,“心理壓力”、“培訓水平與經(jīng)驗”、“時間壓力”平均RT顯著偏大,是提高作業(yè)效率的主要途徑;其它4個PSFs的RT雖存在差異,但平均RT較接近。
表3 平均RT方差分析
表3中表明,除“二類任務管理”外,其他6個PSFs對RT有顯著影響(P均小于0.001),其對獲取信息時間存在明顯影響,可通過優(yōu)化其不利影響來提高信息獲取效率。
(1)數(shù)字化核電廠信息屬性、呈現(xiàn)手段以及管理模式方面的變化導致人員信息獲取特征變化,參考經(jīng)典PSFs體系,篩選數(shù)字化核電廠出作業(yè)人員信息獲取績效的7個PSFs,可為人員行為績效模型研究奠定基礎,以及為其績效提高與信息獲取失誤預防提供參考。
(2)為明確PSFs對作業(yè)人員信息獲取效率的影響及其相對影響程度,基于開發(fā)的虛擬仿真平臺對其獲取效率進行了模擬仿真實驗測試,測試各PSFs不同水平下的RT來驗證其對信息獲取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篩選的7個PSFs對作業(yè)人員信息獲取效率影響是顯著的;基于7個PSFs影響程度橫向比較發(fā)現(xiàn),培訓水平與經(jīng)驗、時間壓力與心理壓力是影響信息獲取效率的關鍵因素,為人員信息獲取績效提升與人誤預防提供支持。
(3)基于開發(fā)的模擬平臺獲得的RT絕對值存在一定誤差,但是其數(shù)值代表的影響程度趨勢及其相對值比較也是客觀的。
[1] John M.O'Hara,James C.Higgins,Joel Kramer.Advanced Information Sysems Design:Technical Basis and Human Factors Review Guidance[R].NUREG/CR-6633.Washington,DC:US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2000
[2] 胡鴻,張力,蔣建軍,等.核電廠數(shù)字化人-機界面監(jiān)視轉移路徑預測方法及其應用[J].核動力工程,2014,(3):105-110
[3] SwainAD,GuttmannHE.Handbook of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with Emphasis on Nuclear Power Plant Applications[R].NUREG/CR-1278.Washington,DC:US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1983
[4] 張力.人機系統(tǒng)中人員行為形成因子[J].安全,1992,(5):4-6
[5] S-H.Shen,C.Smidts,A.Mosleh.Amethodoloty for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Human Error Data Based on a Cognitive Model:IDA[J].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1997,(172):157-186
[6] Randall J.Mumaw,Emilie M.Roth,Kim J.Vicente,Catherine M.Burns.There is more to Monitoring a Nuclear Power Plant than Meets the Eye[J].Human Factors,2000,42(1):36-55
[7] Kim J.Vicente,Catherine M.Burns.A Field Study of Operator Cognitive Monitoring at Pickering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B[R].Cognitive Engineering Laboratory,CEL 95-04
[8] Y.H.J.Chang,A Mosleh.Cognitive Modeling and Dynamic Probabilistic Simulation of Operating Crew Re-sponse to Complex System Accidents:Part 1:Overviewof the IDAC Model[J].Reliability Engineering&Sys-temSafety,2007,92(8):997-1013
[9] 蔣建軍,張力,王以群,等.數(shù)字化人機界面監(jiān)視過程影響因子的可靠性測試研究[J].安全、健康和環(huán)境,2015,15(8):35-39